【眼睛疾病篇】眼紅、視力模糊、眼瞼下垂的真相-《快速入門!臺灣人不可忽視的百大病症》
【眼睛疾病篇】眼紅、視力模糊、眼瞼下垂的真相-《快速入門!臺灣人不可忽視的百大病症》
過度用眼會讓眼睛的睫狀肌持續緊繃,造成視力模糊,這時應該多休息。常常讓眼睛暴露在紫外線下,造成白內障也會引起視力模糊,這時減少紫外線的暴露也可減少視力模糊。
三民書局
2020/03/20
瀏覽數 15,616

文/李龍騰
▍眼睛紅的真相
眼睛紅的原因很多,包括角膜損傷、急性結膜炎、急性青光眼、急性虹彩炎,或是結膜下出血等,從眼睛裡到外的疾病都可能造成眼睛紅,程度從輕到重都有。有時急性青光眼還不至於造成眼睛嚴重損傷。另一種情況,眼白若只有輕微的紅,這通常是結膜下出血,不用太緊張。但若伴隨頭痛、發燒、眼睛痛等症狀,那就要注意了,一定要趕快求醫。
角膜若有損傷而用眼睛紅來表現,這種情況亂點藥水會很難處理。
如何預防或緩解?
處理眼睛紅的第一個要務是先讓眼睛稍微休息,除非必要,否則不要亂點藥水、不要吃任何相關藥物以免造成診斷上的困擾。
臺灣人不可不知
很多臺灣年輕女性喜歡戴角膜變色片,戴久了常會眼睛紅。紅眼症幾乎人人有經驗,多半會有淚水和眼睛癢,不可隨便買藥水自我治療,尤其是亂點抗生素或類固醇,常會造成意想不到的後遺症。

(圖片來源:istock)
▍視力模糊的真相
視力模糊最常見的原因是感染症,例如細菌、病毒感染;非感染性的原因則如葡萄膜炎、交感性眼炎。當然,眼睛疲勞、使用過度會造成視力模糊,近視、遠視、老花、散光這些屈光問題也是潛在的原因,青光眼、玻璃體混濁、視網膜血管病變、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以及一些眼疾留下的後遺症也會被醫師列入考量。
內科疾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腎炎的視網膜病變等也可能造成視力模糊。
如何預防或緩解?
過度用眼會讓眼睛的睫狀肌持續緊繃,造成視力模糊,這時應該多休息。常常讓眼睛暴露在紫外線下,造成白內障也會引起視力模糊,這時減少紫外線的暴露也可減少視力模糊。
臺灣人不可不知
臺語說「目睭矇霧」就是視力模糊,很多民間人士把它和性功能障礙(俗稱敗腎)扯在一起,其實是不恰當的說法,應該查明原因,導正觀念。

(圖片來源:pexels)
▍眼瞼下垂的真相
當眼瞼的高度比黑色瞳仁(角膜上緣)大概低一毫米以上就叫眼瞼下垂。先天性的原因像是一出生提瞼肌就發育得比較不好。後天性的原因包括外傷、重症肌無力、神經病變(包括顏面神經麻痺)、交感神經出問題、腦部腫瘤造成神經麻痺、眼睛內部長腫瘤等,都可以造成眼瞼下垂。
年紀一大,提瞼肌的功能退化、位置鬆散,因為重力的關係,造成老人家眼睛看起來鬆垮垮的,也會造成眼瞼下垂。
如何預防或緩解?
不要以為眼瞼下垂是年紀大了自然就會退化,還是建議找專業的眼科醫師來判斷,不然小病拖成大病,誤了自己的健康。
臺灣人不可不知
臺灣人流行割雙眼皮,讓自己看起來更美,也流行打玻尿酸、肉毒桿菌等來處理眼瞼下垂,但千萬要先弄清楚是什麼原因導致眼瞼下垂再處理,以免後果不可收拾。
繼續閱讀:
1. 蝦密?這樣護眼很NG,別拿眼睛開玩笑
2. 「我老了眼睛看不見,希望你能這樣幫忙我」物理治療師教你怎麼做長輩的眼
更多《快速入門!臺灣人不可忽視的百大病症》的文章:

《快速入門!臺灣人不可忽視的百大病症》
作者/李龍騰
本文經三民出版社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
―
分享
文字
100%
120%
140%
Related Articles
延伸閱讀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