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節氣養生】「雨水」後降雨多、濕氣重 四神湯、薏仁助腸胃排濕
9583 人瀏覽 -
-
-
2023/02/17
作者 卓文雄 -
-
-
-
-
-
文/骨藝家 卓文雄
許多人知道:「春天屬木,是養肝的季節」,然而卻忽略了,春天同時也是脾胃保養的時節!
「雨水」,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雨水過後,降水開始,雨量逐步增多。
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
在大地回春變暖,冰雪解凍融化之後,空氣也開始變得比較潮濕;與此同時,雨量也慢慢增加,因此,整體大環境中的濕氣,會讓我們很有體感,因此,有人會覺得過完農曆年後,反而有氣溫變更冷的感受!
其實就是因為溼氣變重,才讓體感溫度,感受到更冷。
(圖片來源:photo ac)
當環境變得更濕冷時,氣血循環不好或代謝較差的人,也會開始感覺到身體因為濕氣變重,出現重濁感。
就像《黃帝內經》所說:「因於濕,首如裹」,會感受到身體就像頭部被布包裹著一樣的不舒服感受。
這樣的濕氣,屬於一種陰邪,易使氣血阻滯,若再加上血遇寒則凝,氣血循環便更加不通順,身體就會開始產生風濕性疾病,或身體發炎的症狀。
而本身免疫系統比較不穩定的朋友,也容易產生一些過敏現象,例如:過敏性鼻炎、濕疹、蕁麻、風濕性關節炎......等。再者,濕氣過重也容易影響到脾胃功能,則身體的營養吸收度,也會跟著變差。
因為,脾胃位居中焦屬土,土好則木才有根(還記得前面有提過,春天屬木,是養肝的季節嗎?)所以在養肝的同時,也要記得養好你的脾胃,強化脾胃功能,才能產生加乘效果!
具體作法上,建議從兩方面著手:
✔ 飲食上
建議可以多食用四神湯、薏仁......等食物來幫助腸胃排濕!
✔ 穴位保養上
建議可多按摩:天樞、水道、血海、足三里,來強化腸胃的功能。筆者在協助客戶時,則會搭配可以刺激穴位的貼片小工具,讓客戶回家也能自行使用。
原文經骨藝家卓文雄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1. 【節氣養生】大寒-洋蔥式穿法禦寒、避免飲用寒涼性食物
2. 節氣「白露」報到後 早晚涼意要留心保暖
在大地回春變暖,冰雪解凍融化之後,空氣也開始變得比較潮濕;與此同時,雨量也慢慢增加。 -
-
-
- ● 關於作者>>
- +看更多作者
-
-
-
- 骨藝家/中華創意生活協會常務理事 卓文雄
- 現任新北市政府自癒力種子講師,亦為兩岸健康管理師。
因為自己年輕時生的一場大病,過度的使用藥物,導致身體受到二次傷害,後來透過氣功、芳療、經絡整復⋯等自然療法,協助自己擺脫藥物,恢復健康。
也因爲曾有這樣的經歷,希望能透過自然療法幫助到人們,一起遠離藥物,讓身體更加健康。
目前也擔任講師,培育相關人才投入健康產業,一起幫助更多的人。
骨藝家·光能量粉絲團:https://reurl.cc/jd16A2
-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