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平衡力學概念-中華自然療法世界總會

脊椎平衡力學概念-中華自然療法世界總會

我們若要避免漸增的疼痛和減緩退化、老化,有意識地覺知身體平衡,如高空走鋼索一般,時時維護脊椎前後生理曲度,調整左右兩側不平的壓力,可藉由礒谷力學脊椎平衡運動,來消除酸痛疲勞,強化身體自癒力,使身心更穩定健康。

中華自然療法世界總會

2017/02/20

瀏覽數 30,231


 
生命的樑柱身體的鑽石-脊椎,從入胎開使遺傳父母基因,九個月吸收母體養份和體內外訊息,記憶儲存在節節生長胚胎細胞中,離開人間時骨骸成為土壤或久遠埋葬,隨地層變化被考古挖掘成骨董研究,出生後受環境習性影響,如新車用成舊車更換零件-器官。
 

或許疼痛仍在也無法完全替代原有功能,我們一生都無意識在靠它支撐所有活動,卻沒有人知道這珍貴的人體鑚石,何時會失去功能,直到它動不了或必須停下修理。
 
脊椎
(圖片來源:illust AC)
 
脊椎是人體的支柱,人體以脊柱為中軸線,正常來說,兩側肌肉、骨骼、神經均成對稱,所以它在靜力學和動力學上都有本身的特點,即架構複雜,基本穩定。
 
首先,脊椎有如下的生物力學機能:支援頭和軀幹,保持頭和上半身的平衡,將頭和軀幹的重力力矩透過骨盆傳遞給下肢,協調各部份之間的生理活動;其次,吸收作用於脊椎的外力和震盪力,保持脊椎和神經根免遭外力損傷;第三,參與形成顱腔、胸腔、腹腔和盆腔,支持和保護這些腔內的臟器。這裡,特別要注意的是,由於人體神經是從脊椎骨縫隙中穿插出來的,然後再行走到內臟,分散到四肢和兩肋,最後達於肌表。
 
一旦對稱受到破壞,平衡失調,功能即受到影響。在短時間內,軟組織會因「補償」調節,在一定程度上舒緩肌體的壓力和緊張。但如果長時間保持這種狀態,血液流動緩慢,組織細胞血氧供應不足,就會產生質變,從而造成器官功能紊亂和機體老化。
 
身體最大最重的骨骼是骨盆,最長的肌肉與神經連結在骨盆,人靠兩腳立足行走,頂天立地有別於其他生物,而支撐重力是連結骨盆的腿骨,
長期受引力、重力和內臟壓力,使股關節偏離核心而引起骨盆的水平歪斜,脊椎的異常轉位發生而造成疾病,早期的意外傷害與精神創傷,在脊椎深層細胞記憶中,隨著時間和習性累積,脊椎結構逐漸改變,症狀如玻璃的裂痕漸漸擴散。
 
女子後背後腰痛
(圖片來源:irasutoya)
 
如肩膀酸痛,剛開始會從較長的那隻腳相反一方的肩、頸肌肉開始,因此使得頸椎附近瘀血(血液循環不良),壓迫到連接腦的神經,造成神經末稍傳導障礙,引起微血管擴張或出血,產生頭痛。
 
此外,同樣部位的神經也連接到眼部,導致眼內疼痛、眼睛疲勞及眼部的疾病,久了就會造成白內障或青光眼。還有,如果肩向前突出,就會壓迫到肩內側的動脈與神經,而引起流向末稍的血液量減少,結果導致手的虛冷症或手、手指麻痺、疼痛、手的握力及張開度降低。
 
因此,意外傷害、走路不良的習性、或因運動、工作長期慣性單側施力動作,以及平常念書或長期性的姿勢不良,造成身體的肌肉、關節壓力加重,股關節漸漸受到異常角度的壓迫,受骨盤支撐的脊椎會彎曲,使得從脊椎間伸向內臟的脊髓神經受到壓迫,而直接影響到內臟的功能正常運作,進而影響神經及循環受阻,引起臟腑的疾病或慢性疾病。
 
「疼痛」是疾病將發生而傳達給人的警告信號,
我們都會誤以為「疼痛消失=疾病已治癒」,這是錯誤的訊息,因為即使感覺不到疼痛,疾病卻在逐漸進展中。因此必須了解,止痛藥只是暫時紓解而已,作用只是以藥物來麻痺傳達疼痛的神經而已,本來有疼痛,卻強迫身體感覺不到,即使使用止痛藥來使疼痛消失,但疼痛本身依然存在體內,不僅治不好造成疼痛原因的疾病,還會越來越惡化。
 
因此,疼痛必須從根源治療,才能保護身體的健康。而礒谷養生法為根本治療疾病的方法,因此在治療的階段疼痛就會消失,反過來說如果因治療而疼痛排除,就可以判斷疾病已漸漸治癒。
 
我們平時有一句話「脊椎平衡,酸痛解除」。明確了脊椎平衡的概念,重點在於調整慣性姿勢。在治療的過程中,我們總結了一些基本的做法:“晨晚抱膝鬆腰背,蹲下開合活腿筋,蛙式健臀腿有力,抬頭望天不老化”。
 
還有一些如:重力平衡不傷骨,伸背拉腰鬆筋骨,睡三坐一好體力,都是行之有效的保健及鍛鍊方法。只要根據這些基本的做法,持之以恆,一個人的身體狀況就可以有很大的改善。
 
因此,我們若要避免漸增的疼痛和減緩退化、老化,有意識地覺知身體平衡,如高空走鋼索一般,時時維護脊椎前後生理曲度,調整左右兩側不平的壓力,可藉由礒谷力學脊椎平衡運動,來消除酸痛疲勞,強化身體自癒力,使身心更穩定健康。
 
運動
(圖片來源:pixta)
 
 

運動力學參考工具書:
1.礒谷療法系列叢書-正義出版社
2.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都在腰痛-如何出版社
3.健康由脊椎開始-世茂出版社
 
心靈參考工具書:
家族系統排列-來自疾病的訊息
 

 
本文經中華自然療法世界總會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跟著達人一起鍛鍊,找回健康的身體:
 
 

中華自然療法世界總會
關於中華自然療法世界總會

希望我國能和其他世界各國一樣,至少有異類療法、同類療法、自然療法及傳統療法等四種醫學,而非一醫專政。
 
提供多元自然療法的基本理念,強調「寓健康於平時」的重要性,平時即重視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和諧親情及均衡身心,以期達到「人人醫學、家庭醫學、預防醫學」的境界。


中華自然療法世界總會的其他文章
 


中華自然療法世界總會

中華自然療法世界總會

自然療法

陳紬藝會長特別 樹立「人人醫學、家庭醫學、預防醫學」三大會務目標 ,希望我國能和其他世界各國一樣,至少有異類療法、同類療法、自然療法及傳統療法等四種醫學,而非一醫專政。 提供多元自然療法的基本理念,強調「寓健康於平時」的重要。 平時即重視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和諧親情及均衡身心,以期達到「人人醫學、家庭醫學、預防醫學」的境界。 讓台灣的「自然療法」走向世界,也讓世界的「自然療法」走入台灣。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