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被忽略的3大失智症警訊 -《當最愛的人失智》

最常被忽略的3大失智症警訊 -《當最愛的人失智》

見微知著」,所以一定要掌握「務必親眼所見」,把握「日常蛛絲馬跡」,才能早期發現失智症狀,及早救治。   記憶不好?但記憶還好,也可能是失智症。

寶瓶文化

2017/04/12

瀏覽數 90,199



作者/蔡佳芬 醫師
 
「醫師,我媽媽的報告看起來,結果是怎麼了呢?嚴不嚴重?」凱莉女士遠從海外趕回來,風塵僕僕就為聽取母親的檢查結果。
 
「目前的資料綜合起來評估,媽媽應該是罹患了阿茲海默氏失智症至於嚴重度的話,如果用世界上最廣泛使用的量表來當標準,可以說是中度了。」
 
「什麼?已經中度了,那不就表示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嗎?怎麼會這樣?」

 
關懷
(圖片來源:pixta)
 
我輕輕點了點頭。初次診斷的失智者家屬,心情上常不能接受這種結果。
 
她眼眶泛紅喃喃地說了起來:「我每次打電話回家,問她好不好,她都說自己很好,還說她什麼事都可以自己來。」凱莉女士落下淚來。
 
我技巧性地轉移了話題,避免她再追究自己為何沒能早點發現。
 
我試著鼓勵她,趁著此次返台,好好衡量目前的資源與未來可能發生的情況,把握時間陪伴,並安排後續的醫療照護計畫。
 
一葉知秋?但等葉落往往為時已晚。古語說: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說的是如果看到一片葉子掉落,就能知道秋天將要到來。
 
這葉子就如同是過去數十年常常在宣導的「
失智症十大警訊」一般。包括了常見的失智症徵兆,例如:
記憶力衰退,無法勝任事務,說話表達出現問題,時間、地點的概念混淆,判斷力警覺度下降,對於較抽象的概念出現思考障礙,東西擺放錯亂,喪失活動力或是創造力...等等,現在都可以輕易地在網路上查詢,甚至是便利商店也都有張貼宣導單張。

那麼,為何我們會錯失了早期發現失智症的機會呢? 到底是遺漏了哪一項呢?其實問題就在於,不只是要了解哪片葉子是觀察重點,更在於
能否早期就發現細微的「變化」。
 
你是等到葉子都飄落了,才發現這樹木已經乾枯?還是眼尖地觀察到這葉子顏色漸變,由綠轉黃,光澤漸失,似乎營養不良?甚至是氣味稍異,芬多精的清新已然吸聞不到?
 
又假設我們無法在長輩身旁獲得第一手消息,此種情況下會得到怎樣的資訊呢?「你去窗戶那裡看看,葉子還在樹上嗎?」長輩可能會認真地前往查看,窗外灰暗,只見枝幹搖曳黑影幢幢。長輩瞥了一眼,便回應你說:「有啊,樹上有葉子啊。看起來都差不多啦。」

 
關愛
(圖片來源:pixta)

 
▍   當一個人出現認知功能障礙時,別忘了,同時也會影響了提供訊息的可靠度
 
臨床上,常見到家屬回報失智者仍能自行洗澡,但真見到本人,卻發現滿身異味。
倘若收治病人入院治療,常發現她確實能自行進入浴室更衣,但卻已無法完成洗澡的整套步驟。於是乎每回洗完澡,髮上依然佈滿油垢,其實這樣的狀況,在日常生活上早就需要他人協助。
 
「見微知著」,所以一定要掌握「務必親眼所見」,把握「日常蛛絲馬跡」,才能早期發現失智症狀,及早救治。
 
記憶不好?但記憶還好,也可能是失智症。
 

 
  第二個容易被忽略的失智症狀則是「非失憶症狀」
 
想到失智症,大家第一個印象就是失智者一定是記憶力不好。記憶力障礙的確是阿茲海默氏失智症的最主要特色,但經過一世紀的研究,現在醫學科學家發現至少有數十種不同的失智症。每種都有自己的特徵,每種失智早期的症狀也都不盡相同。
 
譬如
路易氏體失智症的早期症狀可能是睡眠障礙,甚至是出現幻覺。額顳葉型失智症的早期症狀,則可能是性格改變,或是語言功能出現障礙。這些不同類型的失智者在早期時,可能還保有不差的記憶功能,良好的方向感,於是讓親友、家屬難以聯想到他們可能罹患了失智症。
 
不管是記憶力障礙,或是除了記憶力之外的其他種種功能障礙(如注意力、視覺空間能力、語言能力、注意力、運算能力、定向感、社交認知能力等),要注意的是,他是否出現「以前會,但現在居然弄錯」或是「以前會,但現在不會」的現象,這可能就是失智症的訊號。
 
 

▍    第三個容易被誤解的失智症症狀,則是精神情緒行為症狀
 
失智者可能會以憂鬱情緒作為初期的表現,也可能出現情緒激動、妄想、幻覺等症狀。如果不知道「原來這些也都可能是失智症所導致」,就容易解讀為是心情不好,可能得了躁鬱症,或是以為失智者得了其他的精神病,甚至將症狀誤解為是「失智者故意」要這樣做,這都是在診間常見的情形。
 
失智
(圖片來源:pixta)

如果發現身邊邁入初老或老年期的親友出現「以前沒有,但現在卻變得怪異」或是「以前不會這樣,但現在卻變成這樣」的種種情形,就要多想想,是否這是失智症的早期徵兆。
 
 



繼續閱讀:
 
  1. 打倒羅賓威廉斯的不是憂鬱症,是「路易氏體失智症」
 
  1. 不易早期察覺的失智症-額顳葉型失智症 
 
 

更多《當最愛的人失智》的文章: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更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 service@ilong-termcare.com

 
寶瓶文化

寶瓶文化

出版媒體

寶瓶文化以最旺盛的企圖心在出版市場出發,「把事情做大」是寶瓶創社的信念。我們有最專業的精神與非如此不可的決心。我們深信,要做出版,就要做大眾出版,而以我們的專業、決心與意志力,必能讓作品有最完美的呈現,發揮最大的影響力。未來,寶瓶將繼續努力出版高品質且適合大眾閱讀的好書,希望藉此努力,能讓讀書成為全民運動! 文學、教育、視野。向自己提一個問,讀一本書,去探觸、延伸生命的邊界。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