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癒力與健康-揚生慈善基金會

自癒力與健康-揚生慈善基金會

當健康細胞的比例愈來愈高,體質就會慢慢優質化,由細胞組成的自癒力系統功能也會愈來愈強壯,你便有機會成為健康的人。   因此,養生隨時可開始,永遠不嫌遲。

揚生慈善基金會

2017/02/03

瀏覽數 23,048




文/少過
 
http://www.ysfoundation.org.tw/Upload/News/2016062411001637.jpg
 
Q. 有自癒力,為什麼還會生病,還要看醫生?
 
原因是自癒力沒有保養好。像車子一樣,沒有定期保養,車況就會愈來愈差,自癒力的功能是對付體內發生的異常,如果平時沒有保養,對付異常的能力就會愈來愈差,到了對付不了異常時,就會出現病兆,生病,就得去看醫生。生病不是自癒力失效,而是自癒力功能嚴重衰退的結果。
 
 

Q.「疾病的療癒是透過自身的自癒力,醫生只是從旁協助而已。」
 
希波克拉底醫師說的這句話,二千多年後的今天,仍被認為是維護人體健康的至理名言。但這句話有時被誤解,認為癒病只要有自癒力就行了,醫生的角色無關緊要,這是很大的誤會。
 
我們生病,是因為自癒力功能太弱,而醫和藥適時介入幫我們控制住病情,避免惡化,人體可利用這段病情穩定的時間恢復或強化自癒力功能,當自癒力功能強壯到足以替代藥物並修補受損的器官時,人體才開始走向康復之路。因此,醫和藥是痊癒療程中很重要的一環。
 
疾病患者,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出院時,並不表示他的病好了,出院是因為他的病症因醫師的協助而獲得控制,出院後,仍得定期回診並繼續服藥,以維持身體的運作,直到他的自癒力功能能把飽受病菌病毒摧殘的器官修復,器官的功能恢復了,他才算痊癒,「出院」了。
 
因此,自癒力功能不只是幫助我們預防於未病,對於疾病的療癒也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Q.我今年65歲,身上有兩種慢性病,如果現在開始養生,對健康有幫助嗎?
 
會,會有幫助。人體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健康,人就健康。人體細胞在新陳代謝的循環裡不斷的汰舊換新,新細胞不斷的被繁殖,而老舊細胞則被淘汰,比如胃細胞每7天更新一次,皮膚細胞約25天,肝細胞約180天,一年期間人體約有98%的細胞是更換了的新細胞。
                                                              
只要改變生活型態,吃對,適量運動,有好眠,讓新生細胞得到優質營養,足夠的氧氣,同時人體在好眠中得到充分的休息,這些新生的細胞便會是健康細胞。
 
當健康細胞的比例愈來愈高,體質就會慢慢優質化,由細胞組成的自癒力系統功能也會愈來愈強壯,你便有機會成為健康的人。
 

因此,養生隨時可開始,永遠不嫌遲。


本文經揚生慈善基金會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http://www.ysfoundation.org.tw/Upload/News/2016062411122662.jpg
 
 

揚生慈善基金會的其他文章:
 
  https://lh4.googleusercontent.com/S1e_4aQHsgthq76zZhtAg4BN0F-2wcgQzunUB7Fp0A6ZCuWkxQW-Twoij3KtehMJwesy1Wh1Kq0UPtvnoCM2Aj-drEtDkkzM_vU-PntDfYQjtHA4tiseF0mrUwKtukyc6IAGhNs8
關於揚生慈善基金會
揚生慈善基金會相信預防重於病後的治療,他們協助人們體會自癒力的力量,讓身體裡的醫生為我們的健康把關,預防於未病,健康到老。
 
 
銀髮照顧,就找愛長照:http://www.ilong-termcare.com/

愛長照
 
―――
 

◎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更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8525icare@gmail.com
​​​​​
◎ 若您欲轉載文章內容,歡迎您透過 E-mail 來信與我們聯絡,討論相關事宜。切勿未經授權擅自下載、複製、更改、發行,或其他使用。8525icare@gmail.com


揚生慈善基金會

揚生慈善基金會

自癒力

揚生慈善基金會是播種自癒力的園丁,成立於二○一二年。 自癒力是身體裡的醫生,可以處理侵入人體的病毒病菌,使人體免於病痛。 自癒力是與生俱來的,但若沒有用心保養,他的功能便會逐漸消退,不能為我們的健康把關。 揚生慈善基金會的任務是,像園丁一樣協助人們深耕體內的自癒力種子,讓他生根發芽茁壯,成為守護健康的好醫生。 有健壯的自癒力,就能預防於未病,健康到老。 我們相信預防重於病後的治療! 微電影《身體裡的醫生──自癒力》https://youtu.be/cFcel_WJIu4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