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有情緒很正常 調適自己才能接納別人-《梁瓊白的五心級抗癌美食》
生病有情緒很正常 調適自己才能接納別人-《梁瓊白的五心級抗癌美食》
目前全台各縣市從當地醫療機構發展出來的各種癌症協會很多,如果時間許可,不妨去參加她們的各種活動,紓解獨自抗癌的鬱悶,而且這些團體常常會安排一些講座,演講的來賓都有一定的專業。
原水文化
2018/10/04
瀏覽數 17,060

文/梁瓊白
生病了應不應該告訴人家?有心事要不要跟朋友吐苦水?受了委屈能不能發洩出來?老實說以前我是否定的,因為怕成為別人的話柄,所以多年來都是有苦往內吞,有淚暗處流,這樣壓抑的情緒管理,我都懷疑自己是否患有憂鬱症而不自知,因為我常常沮喪到想一了百了。
幸好總在情緒最低潮的時候還能保有理智,讓自己離開現場或變換環境來轉移心情,也在事後理解到消極和逃避是無法解決問題,讓思緒轉個彎才能一步步走回正軌。
其實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有各自的心結,所有的不好、不順、不如意,這些都不應該是原罪,看看別人、想想自己,就知道我絕對不是最慘的、最壞的、最可憐的,總想風光示人,不過是逞強罷了,明明在受苦卻粉飾太平,不過是自作自受而已,有什麼好?
過去的那些態度吃夠了苦頭,現在我承認自己就是懦弱、就是無能、就是需要幫助,所以現在比較願意跟朋友訴說,哪怕只是雞毛蒜皮的事,我都覺得說出來,就像把情緒包袱扔了一樣,輕鬆多了。
由於身邊很多朋友都退休了,他們有的是時間,我雖然還在工作,但是時間上還是自由的,因此我不再錯過每一個邀約,甚至提醒大家別忘了我,群體活動的好處就是熱鬧,吃吃喝喝、說說聊聊,什麼鬱悶都紓解了,再聽聽別人家那些爛芝麻陳榖子的破事兒,誰也好不到哪兒去。

▲與好友聚餐的時刻,可以轉移情緒,分享喜樂
原來啊!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這就是人生,只要有同理心就不會幸災樂禍,只要不加油添醋,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就會變得單純,像我這個年紀的人,生命已走過大半,生活的酸甜苦辣、生命的生老病死都有過直接或間接的體驗,更應該調適自己、接納別人、也讓別人適應自己,日子才能輕鬆過。
癌症病人容易情緒低落,除了對病情的沮喪還有對未來的無助,如果能參加一些病友會,跟相同病情的人一起活動,我覺得有它正面的助益,因為這種團體可以激發同病相憐的認同感,雖然每個人的病情不同,但是可以交換不同的經驗,加上團體的人多,病例也多,總會遇到共同點,也能引發共同話題。
目前全台各縣市從當地醫療機構發展出來的各種癌症協會很多,如果時間許可,不妨去參加她們的各種活動,紓解獨自抗癌的鬱悶,而且這些團體常常會安排一些講座,演講的來賓都有一定的專業。
說是互相取暖也好,在這個有最多共同經驗的團隊裡,無論是排遣時光或吸收新知,都可以按個人需求去加入,我自己也常常參加她們的各種講座,只是因為還在上班的緣故,一些娛樂活動就比較少參與。

▲敞開心靈感受每刻的呼吸如沐春風
此外,不管是新舊病患都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需要回診,每次在醫院候診等待時,難免會聽到其他病友的討論,如果是相關話題,我也會主動加入,把我知道的和經歷的跟她們分享。
患病初期常常沒信心,每次回診都十分忐忑不安,有一次跟旁邊的病人聊天的時候被也是來回診的另一位病人聽見了,她馬上很熱心的跟我們討論,看她神采飛揚、滿臉笑容和充滿愉悅的語氣,頓時讓我增加不少希望,覺得自己應該也能像她一樣,度過難關。
生病的人在精神上很需要鼓勵,而來自病友的鼓勵更具效果,因為從他的身上可以看到印證,不像沒生過病的人,說再多都只是安慰而已,因此當我痊癒後,我也很樂意用相同的方法去散發信心,病人也要勇於接受別人的關懷,走出自怨自艾的思維,才能讓生活充滿陽光。
繼續閱讀:
1. 臨床心理師黃耀庭:中風後病人的情緒從何而來?鮮少人注意,家屬的情緒也是關鍵
2. 認識癌症第二步:心靈的毒素來自情緒壓抑
更多《梁瓊白的五心級抗癌美食》的文章:

《梁瓊白的五心級抗癌美食》作者/梁瓊白
本文經原水出版社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
分享
文字
100%
120%
140%
Related Articles
延伸閱讀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