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之後,維持心臟功能的醫療措施—升壓劑、強心劑、循環輔助器、心臟節律器-《輕鬆自在走好最後一哩路》

急救之後,維持心臟功能的醫療措施—升壓劑、強心劑、循環輔助器、心臟節律器-《輕鬆自在走好最後一哩路》

心臟節律器又可分為體外及體內兩種。體內型心臟節律器須以外科手術植入,由於永久使用的緣故,得定期更換電池,所以病人每隔一段時間就得接受一次手術。

新自然主義

2017/11/13

瀏覽數 50,197




作者/川嶋朗

病人經心臟按摩術及AED急救恢復心跳以後,若心功能仍處於不穩定的狀態,有幾項措施可以幫助病人維持心功能。

當病人的心功能衰弱、血壓明顯偏低時,可給予能讓血壓上升的「升壓劑」以及可增強心臟收縮的「強心劑」。

除了藥物以外,還包含機械性循環補助器,如「人工心臟」、「主動脈氣球泵浦」等。
裝上這些維生系統,可為心臟衰竭病患提供心功能的支持,不過,通常裝上去以後,就不能拆下來了。

使用循環補助器的主要目的在於替病人爭取下一個治療的機會,如果病人所患的疾病已不可能治癒,那麼,就只是在延長病人的死亡過程而已。因此,是否要接受循環補助器的治療,非得經過審慎的判斷不可。
 
AED
(圖片來源:photo AC)

「心臟節律器」是一種利用電流刺激來幫助心臟跳動的儀器。譬如有心臟病的人,如果倒臥在地是因為心律不整所引起,就可能需要裝置心臟節律器來幫助心臟維持穩定的功能。

心臟節律器和人工透析一樣,對挽救器官衰竭病患的生命,做出極大的貢獻。事實上,的確也有很多人因為心臟節律器而達成回歸社會的目標。

心臟節律器又可分為體外及體內兩種。體內型心臟節律器須以外科手術植入,由於永久使用的緣故,得定期更換電池,所以病人每隔一段時間就得接受一次手術。

在我們決定接受心臟節律器治療之前,應該先思考若只是單純地延長壽命,卻無治癒希望,是否妥當。

 





繼續閱讀:

1. 插管?電擊?病危時一定要堅持急救嗎?了解「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

2. 徐慶玶-人生的最後一哩路,您選光速還是龜速 



更多《輕鬆自在走好最後一哩路:幸福全人生,生死皆自主》的文章:
 
輕鬆自在走好最後一哩路   
《輕鬆自在走好最後一哩路:幸福全人生,生死皆自主》作者/川嶋朗
本文經新自然主義出版社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



 
新自然主義

新自然主義

出版媒體

「新自然主義」從人的身心靈健康出發,追求對自然的尊重與學習,進而回歸到對本土既有智慧的認識與傳承,並尋求大自然與人的新平衡點。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