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紀錄回顧|家庭照顧責任如何影響你的團隊?】

【講座紀錄回顧|家庭照顧責任如何影響你的團隊?】

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企業除了承擔招募與留任壓力,還需面對員工家庭照顧責任所帶來的隱性離職風險。講座「職場照顧雷達」聚焦此議題,邀集人資、EAP、長照平台三方專家,剖析照顧壓力如何影響職場穩定,並探討企業如何透過內部支持措施強化員工韌性、實踐ESG精神,打造具人本與永續性的照顧友善職場。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5/07/01

瀏覽數 1,014


文/愛長照編輯團隊

 

 

隨著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照顧」成為越來越多員工必須面對的現實壓力,也悄悄走進企業的人力與管理系統中。由愛長照主辦之職場照顧雷達系列講座,第一場次,邀請到三位橫跨人資、EAP以及長照領域的專家,帶大家看見:「員工在職照顧議題已經不是企業要不要介入的問題,而是刻正必須投注資源處理的重大性議題。」

【人資小周末 盧世安創辦人|從豐田案例談照顧風險與組織穩定】

 

 

 


世安老師以豐田汽車為例,帶領我們重新思考「員工長照責任」對企業的實質影響——不再只是道德與福利,而是攸關組織穩定與人才流失的關鍵。


早在2014年,豐田就開始試行讓非生產線員工居家工作,並在2016年全面實施。這項政策並非因為疫情,而是因應日本高齡化社會下,照顧人力嚴重不足的現況。當時出現大量「中高齡員工」為照顧長輩被迫離職,對企業來說,這些50多歲正值高產期的員工流失,造成嚴重的人才與知識損耗。


老師指出,企業若忽視員工照顧責任,將面臨以下五個重大挑戰:


1. 離職的隱性主因:長照壓力往往不是被說出口的離職理由,卻是最常見的壓垮點。

 


2. 突發性高:不像育兒可預期,長照多為跌倒、急病等緊急狀況,企業若無配套將措手不及。

 


3. 破壞工作節奏:照顧責任會影響員工加班、出差、請假頻率,光靠心理諮商無法解決問題。

 


4. 中高齡人才流失:資深人才是企業的知識資產,無支援機制即可能快速流失。

 


5. ESG與社會責任:長照支援是實踐企業社會責任的具體作為,也成為新世代EAP的核心之一。

 


目前豐田、松下等日本企業已逐步建立照護彈性制度與轉介平台。台灣雖尚未普及,但趨勢已現。


老師也提到花旗銀行總經理郭國林的故事——即便身居高位,當雙親需要照顧時,也曾苦於找不到合適的資源。這也反映出台灣在長照支援體系仍有極大發展空間。


對企業而言,投資長照資源,不是「要不要做」的問題,而是「怎麼開始做」的課題。


• 初期可從推廣照護知識、建置轉介網絡、提供諮商服務與合作保險等方式切入,減輕員工壓力。


• 支援照顧,是強化員工體驗、建立雇主品牌的關鍵一步。


在高齡社會下,照顧問題無可避免。唯有企業正視這項挑戰,才能留住真正想留下的中堅人才。

 


👉一句話送給現場的夥伴 :


當「工作與照顧」不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題,企業若能主動擁抱長照議題,就等於為中堅人才留下一條能繼續前行的職涯跑道。這不是善心,而是最務實的投資策略。

 

 

【鉅微管理顧問公司 黃思宇副總|EAP 不只是輔導,是讓員工「留下來」的工具】
 

 

 

 

Roger 老師以其多年推動 EAP(員工協助方案)的經驗,深入剖析企業如何透過 EAP應對日益嚴重的「照顧離職」問題。他指出,EAP的核心從來不是單一服務,而是一種「組織策略」與「資源整合平台」。


📌 EAP的定位,不是福利,而是戰略


Roger 老師提到,企業若能讓員工無後顧之憂地安排生活與假期,自然能提升專注力與穩定度,而EAP正是提供這樣支援的關鍵工具。


他形容EAP如同「線上資源預訂平台」,就像訂餐、訂房系統一樣,員工只要輸入需求,就能快速獲得符合條件的解方,省去一家一家摸索的時間與力氣。這樣的平台思維,讓EAP能即時回應照顧壓力、情緒困境與緊急事件。

 


📌 六大關鍵支援,聚焦「照顧離職」問題


1. 心理支持:照顧者常陷於「責任感過重」、「不敢分工」、「社會期待」等壓力糾結,EAP的專業輔導能有效協助釐清與紓壓。


2. 資源轉介:協助員工找到看護、托老、托幼等具體照顧服務,減少生活負擔。


3. 照顧意識培力:透過講座、工作坊提升員工照顧知識,並介紹彈性上班、遠距選項、補助政策等公司支持措施。


4. 主管敏感度訓練:幫助主管理解照顧需求背後的困境,避免產生誤解與不當回應。


5. 緊急事件支援:24 小時專線與即時心理穩定機制,協助員工處理突發狀況。


6. 需求調查設計:透過問卷掌握企業內部員工的真實需求,作為制度設計基礎。

 


Roger 老師提醒我們,「離職」不是照顧者的首選,而是資源耗盡下的被迫選項。


如果企業能透過 EAP提供及時支援與有彈性的解法,就能把「不得不離職」轉變為「可以留下來」的選擇。


台灣正進入超高齡社會,照顧不再是少數人的問題,而是多數人的現實。


• EAP的價值,正是與企業一起打造一個既包容又有韌性的職場文化。

 


👉 一句話送給現場的夥伴 : 


每一個照顧者,背後都有一段沉默卻吃重的故事。我們無法取代員工的家庭,但我們可以成為讓他們不必犧牲家庭的那份力量。


 

【愛長照 紀鈞惟執行長|從照顧離職到企業永續,長照整合型解決方案分享】

 

 

 


每年有超過18萬人因照顧請假甚至離職,當中超過半數是十年以上資歷的中堅員工。愛長照的企業服務,便是為了讓企業能支持這些「正在兩頭燒」的員工,不必在工作與家庭間做出痛苦選擇。


什麼是照顧離職?


當員工因家庭長輩照顧需求而被迫請假、轉職、甚至離開職場,企業損失的不只是人力,更是多年累積的經驗與知識。根據統計,台灣每年有約18.7萬人因照顧請假,當中五成年資超過十年,三成已是主管職。


 • 壓力從哪裡來?


高齡長照不像育兒會越來越輕鬆,而是會「越來越重」。當照顧者面對失智、退化、甚至急性醫療變化時,時間、金錢與決策都壓力山大。再加上現代家庭結構變遷,無法再倚賴「兄弟姐妹分工」,獨力照顧者很容易筋疲力竭。


愛長照如何提供支持?


紀執行長介紹了愛長照的「企業員工家庭照顧支持方案」的四大特色:


1. 跨專業一對一照顧管家:護理、社工、心理、法律、財務專業整合,協助員工規劃可執行的照顧方案。


2. 全台遠距支援+資源媒合:即使員工家人不住同縣市,也能快速找到符合地點、時間與自費預算的看護、機構或政府方案。


3. 知識庫+資源庫整合:不只解決緊急需求,也補足員工「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的空缺,例如:照顧法律、財務風險、心理壓力等。


4. 陪伴與信任機制:讓員工知道公司與他站在一起,不必獨自面對,進而提升留任與忠誠度。

 

 

成效與未來展望


• 94%使用者感受壓力下降,平均減少36%。


• 企業留才案例:員工原已打算離職,經照顧管家協助後成功留下。


• 快速媒合力:曾協助一位高階主管出國前三小時完成臨時看護媒合。


• 長期戰略意義:隨著照顧需求常態化,企業若能培養10~15%的使用率,將為未來穩定人才、建構友善高齡職場打下基礎。

 


紀執行長最後提醒我們:「照顧壓力不會自己消失。若企業不主動處理,它會在人才流失、團隊崩解與品牌信任中,悄悄發酵。」


愛長照不是要幫企業承擔所有問題,而是成為企業應對未來變局的最實用工具。


👉 若企業想要支持照顧者,第一步建議怎麼開始 ?  


先盤點員工的照顧需求非常重要,透過調查與聆聽員工真實的聲音發現問題所在,再針對關鍵痛點對症下藥。

 

 

 

繼續閱讀:

1. 長照需求升溫,企業人力資源政策該如何應對?

 

2. 【照顧時代的人才策略】三、讓留才變成可以量化的證明

愛長照編輯團隊

愛長照編輯團隊

照護小秘書

樂活養生、心靈加油站、長期照護、病症知識、社會資源......長照所需要的一切,愛長照編輯會努力整理資訊給大家!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