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長短不重要,而是要活得精彩!」快樂長壽更有意義-《人生,幾分熟?》
「生命長短不重要,而是要活得精彩!」快樂長壽更有意義-《人生,幾分熟?》
「生命長短不重要,而是要活得精彩!」但其實深信這句話的人,只要慢慢體會就能發現:誰說生命長短不重要?是因為我們都無法確定自己能活多久,才勉強退而求其次地說只要活得精彩,就已經無憾
遠流出版社
2018/03/14
瀏覽數 35,143

作者/吳若權
只要還活著,
就一定要愈活愈開朗!
即使缺錢、沒伴、生病,
都能無礙日常。
既不探問自己或至親還能活多久,
也不以別人的價值標準,
來審視自己是否活得夠精彩。
願意接納病苦的折磨,
即使不平安也能度過。
生命很可貴,但長壽未必是福?很多朋友怕老來生病,沒人照顧、沒錢治病,所以寧願自己不要活得太長。
根據《康健》雜誌最近所做的調查,有高達80.4%的民眾不想活到一百歲,主要原因是:1.健康不佳(84.4%);2.金錢不夠(34.6%);3.親友不在(18.6%)。
再對照十八年前《康健》雜誌所做的調查,不期待活到百歲的民眾比例為六七.四%,由此可以發現以下這個令人心疼的事實:大家對於能活存多久的指望愈來愈悲觀了;或者要換個角度解釋,台灣人對生活品質的要求,遠高於能夠活到多老的期待。
十八年來,台灣經濟衰退到讓很多人對前景感到悲觀,但在健保制度與醫療品質方面,相對於其他國家,其實還是被人稱道的。

(圖片來源:pixta)
可惜,醫療服務再好,大家並不指望以臥病在床的方式度過餘生,寧願不要活到百歲,以免拖磨太久。我想,還有另一個既殘酷又現實的事實,是活到百歲而人生依舊精彩的成功個案少之又少。
所以,媒體無法提供民眾一個值得效法的典範,多數民眾看到身邊垂垂老矣而不快樂的親友,甚至是自己父母為病所苦的晚年,聽到的、看到的老後人生都這麼淒涼,也心知肚明:「我們是孝順父母的最後一代,也是不會被子女孝順的第一代!」這句話是千真萬確的,當然對活到百歲沒有太美好的期待。
幸運的是,我身邊有一個非常獨特的個案,是二十年來為家母診治疾病的中醫師,他今年已經一百零六歲,有兒有女,而且都很孝順,但他仍選擇獨立生活,到現在還照常替病患把脈開藥。
他非常低調,不願接受媒體訪問,只有病患才有機會親自目睹這位百歲中醫的風采。即便如此,大家羨慕之餘,都不免會有這個念頭:「我應該不會像他這麼好命!更何況他自己是中醫師,當然知道如何養生啊!」
所以,當我們看到電視上播出名人英年早逝的新聞,彷彿都會比較同意以下的勵志格言:「生命長短不重要,而是要活得精彩!」但其實深信這句話的人,只要慢慢體會就能發現:誰說生命長短不重要?是因為我們都無法確定自己能活多久,才勉強退而求其次地說只要活得精彩,就已經無憾。

(圖片來源:pixta)
如果有一天,連活得精彩都強求不來,才又退到最後的底限說:「只要活的時候平安,臨死之前沒有太痛苦就好。」但無論你如何卑微地退守,這些期望都還是無窮無盡的索求。
即使看起來已經是最低的期望:「活的時候平安,臨死之前沒有太痛苦就好。」若是跟最高的勉勵:「生命長短不重要,而是要活得精彩!」相較之下,其實前者並沒有簡單太多。
最後我們終將知道:此生老後能夠自在快樂的唯一秘訣是──無所求。這是另一種無欲則剛的人生態度,但並不是要你剛強到無視於生命的無常,而是因為懂得柔軟,而活得無比堅強。
無論你現在幾歲,只要還活著,就一定要愈活愈開朗!即使缺錢、沒伴、生病,都能無礙日常。既不探問自己或至親還能活多久,也不以別人的價值標準,來審視自己是否活得夠精彩。

(圖片來源:pixta)
願意接納病苦的折磨,即使不平安也能度過,對所有經歷的一切,百分之百概括承受。若能具足這份勇氣與信念,無論用什麼方式、能活到多久,老後的人生都會是幸福的旅程。
而這份勇氣與信念,跟你有沒有健康的身體、有沒有足夠的金錢、有沒有親友的陪伴,幾乎完全無關。它來自內心對生命和宇宙最堅定的信仰,也是透過修行而能獲得的最高智慧。
與其為了能活多久、有沒有錢、是否有人陪,而每天害怕惶恐,不如把所有生命的未知數交給你信仰的神,把能夠獲得靜心的修行交給自己,篤定地度過活著的每一天。
繼續閱讀:
1.退休後再工作,能深切體會到「對社會有所貢獻」的感覺
2. 我的晚年我做主!不靠孫兒,這些英國熟女們打造出自己的「慢活俱樂部」
更多《人生,幾分熟?:成為理想中的自己,吳若權的大人學》的文章:

《人生,幾分熟?:成為理想中的自己,吳若權的大人學》作者/吳若權
本文經遠流出版社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
―
1975年,發行人王榮文創辦「遠流出版社」,期許「承先啟後、源遠流長」之外,也有「萬里尋仙不辭遠、不廢江河萬古流」之意。遠流始終渴求新鮮智慧,尋訪高人、聰明腦袋,鼓舞國人面對激蕩滾滾流水,敢做中流砥柱。「建立沒有圍牆的學校」、滿足廣大讀者「一生的讀書計畫」是遠流出版堅持不變的理念。 進入21世紀,新時代的新觀念驅動了社會、生活型態與消費者行為的巨大改變,遠流已由傳統出版,轉型創新為紙本、數位(台灣雲端書庫)、空間(華山1914文創園區)三合一的全新知識傳播集團。未來,遠流將持續開發原創內容、創造品牌價值,提供多樣的載體服務,利用多元的呈現方式,滿足量身自主的閱讀與學習。盼望在美麗新世紀裡,為全球的華文讀者,持續營造最豐厚美好的生活視野。
分享
文字
100%
120%
140%
Related Articles
延伸閱讀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