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鳳專欄】帶中風的先生去旅行,人生從黑白變回了彩色...怎麼做到的呢?
【朱國鳳專欄】帶中風的先生去旅行,人生從黑白變回了彩色...怎麼做到的呢?
「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肝若顧得好,人生就是彩色的。」這幾句廣告台詞,早已深植人心,其實把台詞裡的「肝」置換成「腦血管」,情境一樣適用。我的地理老師,人生曾經就因為腦中風而瞬間變成黑白。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7/03/01
瀏覽數 36,559

中風後,還能遊歷十幾個國家,誰說中風後的人生一定會變黑白?
「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肝若顧得好,人生就是彩色的。」這幾句廣告台詞,早已深植人心,其實把台詞裡的「肝」置換成「腦血管」,情境一樣適用。我的地理老師,人生曾經就因為腦中風而瞬間變成黑白。
記得求學上地理課時,老師帶領我們神遊過中外無數的名山大川。老師的腦中彷彿內建了無數張的各國地圖,因此當他旅行異地時,也能讓在地導遊自嘆弗如。
他豐富的地理知識,還可以幫助導遊進行更深度的導覽,不用講,有老師參加的旅行團,團員的收穫應該更多。
老師退休後,原本打算好好的遊歷各地,親自去體驗那些曾在地圖上神遊已久的國家。但是一次的加拿大探親之旅,由於日夜溫差、與室內外溫差都大,誘發腦血管栓塞,加上送醫延誤,老師從此半身癱瘓。
老師原本體格精壯,又是柔道黑帶,一夕遭逢驟變,可以想像從此被困在輪椅上的悲憤。首當其衝的是師母,師母也曾經被老師氣得離家出走,被照顧者與照顧者都很煎熬。
▍ 旅行,讓中風人士重新找到活下去的意義
但是最早走出負面情緒的也是師母,她除了每天陪著老師到公園復健,師母知道,復健之路遙迢,必須要再想方法,讓老師覺得人生仍有期待,仍有活下去的意義,她決定讓老師重拾旅行的熱愛。
推著輪椅去旅行,不比推著輪椅去公園,途中有太多事前意料不到的狀況。因此師母選擇的目的地是還是加拿大,因為女兒在加拿大定居。師母只要搞定兩座機場:桃園機場與加拿大機場,落地後就有親人負責接手,狀況容易控制,師母的負擔也較輕。
(圖片來源:pixta)
由於老師中風後的首度海外之旅,有了圓滿的結果,師母更有信心帶著老師走出國門,只是改成跟團。
記得去年有一則新聞標題是「身障團與非身障團被併團,雙方都玩不盡興」。原來是某民眾和友人們參加大陸張家界的旅行團,由於人數不足,旅行社與另一家旅行社併團。
倂團其實是旅行團的常態,只是投訴的民眾表示,旅行團中有多達8名是身障人士,而且是輪椅族。有的行程,非身障族往往要耐心等候輪椅族跟上;有的行程,輪椅族不便參加,也必須在遊覽車上乾等,雙方都很無奈。
▍ 比團員晚下車、比團員早上車
師母帶老師報名參加的,都不是身障團,但是每次都能盡興而歸,更重要的是,其他團員也沒有感到不便,我很好奇,師母是怎麼做到的呢?
「推著輪椅出遊,首先要克服的是旁人的觀念」,師母以過來人的經驗如此表示。因為當機場集合時,團員看到有輪椅族同行時,不免有人心中會想「拜託,都坐輪椅了,還要趴趴造?」或是「喔,接下來這幾天,我們的行程可有得等了」。
師母知道,這是一般人會有的正常反應,嘴巴雖然沒說,想法其實已經寫在臉上。因此她會先跟團員們致意,希望這趟旅程沒有帶給大家不便。
師母知道,出國旅遊的時時刻刻都很寶貴,大家都不希望旅程被耽擱。因此遊覽車每到一個定點,師母都是讓其他團員先下車,讓大家可以趕著去參觀。
集合時間快到時,師母也會自動提早結束行程,趕在團員們回來前上車。不擋路、不拖慢行程,其他團員都未曾感受到輪椅族同行的不便,師母與老師唯一犧牲的,只是比別人少一點的遊覽時間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師母主動多給隨行工作人員一倍的小費,因為師母知道,其他團員的權益雖然不受影響,但是輪椅族能夠盡興而歸,仍然需要領隊、導遊、司機等人付出更多的耐心與愛心。
例如「如廁」,身障人士不比正常人士,大小號的耐受度較低,也就是如廁頻率會較高。或許有人會想,用「包大人」不就好了?但是可曾想過,與「包大人」相處一整天,還會有玩興嗎?
而且輪椅族必須選擇無障礙廁所,先進國家或許無障礙廁所密度較高,但是開發中國家,就要事先規劃無障礙廁所的路線,否則可是會「急」出人命的,這些都需要隨行工作人員的細膩配合。
(圖片來源:pixta)
▍ 機場與飛機,早已無障礙
我問師母,推著輪椅玩了十幾個國家,有沒有碰到比較不便的地方?師母想了想,日本某些旅館的浴室太小,讓她有點困擾。
特別是那種整體設計成型的浴室,當初打造時就是因為寸土寸金,馬桶、洗臉檯、浴缸尺寸小不打緊,輪椅推不進去也不打緊,最傷腦筋的是,空間太狹隘,只能容許一人進入,讓師母無法幫老師洗澡。
除此之外,推著輪椅去旅行,並沒有我想像中的「蜀道難,難如上青天」。我原本以為,輪椅族光登機就是一大挑戰。
其實現在各大機場與航空公司,早就為輪椅族排除障礙。輪椅族一樣可以暢行天下,不會因為行動不便,而喪失搭乘飛機的權利。因為業者會提供兩項服務:
(1)機場內至登機門間提供輪椅協助
(2)登機協助
由於機艙空間狹小,一般輪椅不適用於機艙,必須進行託運,自己的輪椅被托運了,要如何移動呢?這時機場地勤人員會提供從機場內到登機門間的輪椅協助。
由於機艙走道狹窄,一般規格的輪椅無法通過,因此到登機門前要再改換「機艙輪椅」。有的機場是在check in櫃台開始,就提供「機艙輪椅」,可以一椅直接登機。
登機後,航空公司通常還會提供身障人士兩種服務:
1. 登機與下機時,機艙口至座位間的移動;
2. 使用機上專用輪椅或其他輔助裝置來往洗手間。(人力精簡的廉航則須再作確認)
(圖片來源:pixabay)
不過,輪椅族搭飛機出國,還是有幾個重點要注意。
1. 提供適飛的醫生證明
輪椅族訂位時,須告知訂位人員身體狀況,以及所需要的設備與服務,如協助通關、輪椅等服務項目,航空公司也會特別安排方便進出、但是不阻礙旅客逃生的座位。
航空公司可能會依個人身體狀況,請身障人士的醫師,填具適航證明,譬如其中一項是「請醫師研判病患之病況是否適合此次旅程? 否⬜是⬜(請詳述)」。
2. 儘量提早報到
為了方便輪椅族能順利登機,準備時間較長,有時輪椅族會被安排在一般旅客之前登機,因此儘量提早報到。此外譬如電動輪椅的托運,基於安全考量,處理必須格外謹慎。
因為不同的電池類型,如乾電池、非溢漏式濕電池、溢漏式(濕)電池、鋰電池等,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主要是確認電池的接頭,要能加以防護,才能避免短路;或是確認電路已經被絕緣,不會被意外被啟動。
為了確保電動輪椅/行動輔助工具的安全運輸,旅客最好提供製作說明書,方便地勤人員依照指示處理及運送。而且行程若涉及不只一家航空公司,還必須確認每一段航班,都已獲得各航空公司的同意。
從老師的故事知道,只要做好心理準備與實質準備,中風後的人生,依然可以維持多彩,只要是輪椅可以到的地方,都能留下美好的記憶。
(圖片來源:pixta)
專欄作家|朱國鳳

點此了解朱國鳳>>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