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或親友需要「短期照顧」時,怎麼辦?
當你或親友需要「短期照顧」時,怎麼辦?
這是一直被忽略的短期照顧需求者的典型:生活大多能自理、不須大量醫療資源介入、想維持既有生活模式,又期待早日恢復健康。
愛長照企劃編輯
2022/02/21
瀏覽數 13,962

文/愛長照企劃編輯
在大家耳熟能詳的長期照顧領域,機構照顧總是被認為不得已的選項,國外研究也顯示離開熟悉的家住進機構的長輩,通常會損失過半的幸福感,所以很少人會主動選擇在機構裡接受短期照顧。然而如果有短期照顧的需要,申請外籍看護常常緩不濟急,找個看護回家不但要緣份、成本也高,遇到家中卻沒有合適的照顧資源怎麼辦?
▍疾病黃金恢復期 「短期照顧」的重要性
短期照顧的需求,其實已經很普遍出現在你我身邊。一般人常在動完膝關節、髖關節、白內障、內科器官等手術、或一般疾病初癒,不見得能開心從醫院返家,因為還得面臨一段生活起居尚難以自理的尷尬時刻,這時是否有適切的食衣住行娛樂陪伴等照顧,對身體復原程度會有很大的影響。如果家中沒有家人或家人無法有效協助,如何尋到黃金時期的短期照顧資源,將是「會好」,而且「好的完全」的重要關鍵。
「陳姐~歡迎有時間再回來看我們!」年輕夥伴們快樂地向73歲的陳姐揮手告別,獨居台北的她形容自己車禍後在好好園館休養的兩個月,像是坐月子般被呵護,復原得很快、很好。原本夜晚有讀經習慣的她,在這段時間還常帶其他住戶一起讀誦,她說己決定日後要養老時,「家」就在這裡。
住在台中、平日到處當志工的68歲阿美(化名)姐,長期受膝關節退化之苦,因家中病弱老公脾氣不好又無力照顧,在決定更換人工膝關節後,即安排到台中好好園館休養一個月,在貼心優質陪伴、專業服務引導及醫療接送,正如陳姐一樣,很快從依賴助行器,到放下拐杖,再到快步行走。完全康復的她,在離開前,還特別為園區開墾一塊菜園,她認為這樣的照顧模式應該好好宣傳,更多短期生活自理有困難者,一定很開心可以在關鍵復原階段有這麼貼心的起居協助和陪伴服務。

▲陳姐、阿美姐行動恢復後,更能自在、享受園館內安排的健身操活動。
▍「短期照顧」全面性服務 新模式顧身、也顧心
看過周邊許多的照顧窘境,再讀到以上2個真實案例對照顧服務有這麼積極、正向的感受和回饋,你是不是覺得這樣的服務新模式很棒?
案例中的陳姐,雖然年紀不算大,長期獨居卻仍有活躍的社交活動,某天散步途中不幸被車子擦撞,導致髖關節骨裂受傷,需要充分休養。阿美姐膝關節開刀,出院後需要好好療養一段時間,但因為家中關係緊張又無力照顧,需要找到適合復原的生活環境和關係,這是一直被忽略的短期照顧需求者的典型:生活大多能自理、不須大量醫療資源介入、想維持既有生活模式,又期待早日恢復健康。
紀金山教授注意到高齡少子化、工作地經常變動,加上不婚晚婚的社會趨勢,傳統家庭照顧量能已難滿足人們常會有的照顧需求或孤獨問題,特別在為高齡社會打造的桃花源-好好園館裡,開辦了滿足短期照顧需要的好好安心家園,細心提供三餐、團體活動、24小時生活照顧管家、串聯專業照顧團隊、醫療接送,既著重身體復原外,心理快樂,也是備受重視的一環。陳姐及阿美姐正是選擇這種創新服務的受益者。
▍「短期照顧」服務如何選擇 7面向要考慮
目前社會所有的照顧資源,無論看護、居家服務、機構等都各有偏重,也各有不足之處。在短期照顧的需求裡,服務選擇應考慮幾個面向:
1. 身體照顧:日常有哪些的身體照顧需要,如:沐浴、更換傷口藥物,是否有專業人力能協助?
2. 營養照顧:這是身體恢復健康的根本,尤其休養期間更是重要,是否有人協助或準備營養均衡飲食。
3. 社交和活動:休養期間心境容易產生孤軍奮戰的無力感與孤獨感,需要有專業的陪伴者,促進人際關係的各種活動,提升心理韌性及復原力。
4. 環境設備:無障礙空間為基本,通風好、採光佳、優雅的房間,以及是否鄰近醫療資源和大自然也是考量的項目。
5. 緊急救援:這點最為重要!萬一有緊急意外事故,是否有應變的措施,特別是要有24小時的陪伴人力。
6. 照顧費用:短期照顧因期間較短,通常有較大的費用彈性。費用高低主要關鍵在使用照顧的時間,如果有共照的機會,相對服務成本就能降低。
7. 給家屬的心情支持與諮詢:資深照顧者常有苦無處訴,新手照顧者則手忙腳亂壓力爆表,短期照顧單位如果有諮詢和支持服務,照顧的關係會更溫馨。
許多人面臨照顧問題時,第一反應就是將自己當成那位主要照顧者,甚至被「孝順刻板印象」綁架,無法脫離一對一的照顧情境。特別是當欠缺照顧資源,遇到就硬著頭皮接手、一手包辦 ,很快地在過度疲勞時,生活變得像是彼此折磨,關係還不如「天邊孝子」。
因此提醒大家的是,照顧者能不能有好的生活,關鍵在盤點出家庭所有資源並做好選擇,學習適度放手,將照顧交給專業,自身轉變成為支援者和陪伴者;坦然接受自己的限制與處境,才能過得更加有「希望」。
▍家人的「心」需要善待,你看見了嗎?
人生路上,我們經常會遇到某些需要照顧的狀況:
‧ 退休生活難以適應
‧ 空巢期或喪偶帶來的孤獨感
‧ 身體退化失眠引發的憂鬱
‧ 罹病、術後需要療癒
試想這些情形發生在自己身上,會有什麼心情?回想家人曾遇到的情形,是如何面對的?生活中身體照顧是基本要件,心靈照顧更不可忽略。這時我們需要有正向的態度與作法,陪伴家人一起度過。
好好園館創辦人紀金山說:「我們要比家多一點,讓人更懂得享受高齡生活中的快樂、健康、希望。」 好好園館有自然寧靜的莊園、全新的建築和設備、24小時完整的生活管家服務、連結光田醫院的醫護和緊急救援資源,為短期照顧提供完善的身體照顧、營養餐食準備、社交和活動,一定能為休養期間大幅提升復原力和幸福感。
如果你或家人親友有短期照顧困擾,可以試著來好好園館的安心家園短住,換個環境、轉換心情,一起把「健康」的身心找回來。

▲好好園館每日的陽光、夕陽都是滋養心靈的養分。
▍如果喜歡這裡,身心更快康復!
身為照顧者、家屬,我們的初心都是希望被照顧者能有好的照顧環境和品質。
好好園館為大家準備了第二個家,如果你也期待透過這樣二地居住的新模式,讓照顧生活能夠增添幸福感,請動動手指預約參觀或報名試住:好好園館https://www.goldville.com.tw,入住者只要生活可自理,年齡並無限制,更歡迎照顧者與被照顧者一同來,在有充分支援的人生旅店裡,來場不一樣的照顧者之旅!
▲好好園館外觀建築
繼續閱讀:
1. 不分年齡,大家來交朋友!老後共居新實驗「好好園館」:希望做得比家更多一點
2. 【退休宅獨家報告2】年紀大沒人陪?爺奶參加「銀髮救國團」 相揪好好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