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總創新「家庭照顧協議」線上指引工具,避免衝突毀了愛!

家總創新「家庭照顧協議」線上指引工具,避免衝突毀了愛!

今日推出的「家庭照顧協議線上指引工具」比較像是教育程式,民眾必須先完成「有邀集家人談照顧的動機」、「了解被照顧者的失能狀況」、「家庭照顧計畫有改變的必要」、「至少有一位以上的家人願意共同討論」等四項自我評估才能使用。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9/08/29

瀏覽數 11,331



文/愛長照編輯團隊

您的家庭曾因照顧而吵架,甚至撕破臉、對簿公堂嗎?家人若想討論照顧問題,該如何開始?

由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家總)主辦,衛生福利部(衛福部)指導,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法扶基金會)協辦的「長照 2.0 後~家庭照顧協議的想像與實踐」跨專業對話研討會,今(23) 於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廳登場,邀集長照社工法律醫療等專家,進行跨界對話,並公布家總經三年籌備的「家庭照顧協議線上工具」,希望引導民眾先自助使用,並逐步發展專業服務。

衛福部薛瑞元次長致詞時表示,他年初回老家過年,聽到親友談長照,驚覺「家庭內的
溝通問題很大」,照顧拖愈長,要不要急救?照顧方式?分工?誰出錢?幾乎沒有不吵的。因此他特別在衛福部家庭照顧者支持性服務創新型計畫,將「提升家庭照顧者照顧協議及財務管理知能」列為重要目標。

 
財務
(圖片來源:pixabay)

 
✔國內首份調查顯示,僅三分之一的家庭經常溝通照顧問題,照顧方式、費用分擔不均最常吵。

根據家總 107 年與聯合報《願景工程》合作國內首份採抽樣電訪完成的「照顧長輩家庭的照顧分工、決策與衝突經驗調查」,總計 652 份有效樣本, 44.9%由家人照顧,平均照顧 5.6 年,平均每月花費 32,334 元。平均每位被照顧者約有 8.9 位家人,卻僅 2.4 人(約三分之一)實際分擔照顧工作。

家人討論照顧問題的頻率?37.1%「偶而討論」,30.9%「不討論」、僅約三成「經常討論或隨時討論(30.7%)」。討論最多的照顧問題?有 47.2%家庭會討論到「照顧方式」,37.7%討論到「醫療決策」, 30.5%的家庭討論到「照顧時間分擔」,19.3%家庭討論到「照顧支出分擔」。




不到三成的受訪者表示曾「家人曾因照顧問題而發生爭執 )」,推測可能與國人「家醜不外揚」心態有關,尚待進一步探討。而有過爭執的長照家庭中,56.9%曾因「照顧方式想法不同」而爭執,22.9%曾因「照顧費用分擔不均」而爭執,有 16.0% 家庭曾因「醫療安排方式不同」而爭執。

至於家庭如何解決照顧爭執?以「家人討論決定(38.2%)」為最多,其次是「主要照顧者自行處理(23.7%)」、「長輩決定」或「長兄姊決定」皆約 7.9%。值得注意的是,「不處理(21.1%)」比例高達兩成一,而尋求專業人士協助(例如社工師、諮商師、
律師、財務專家等)為零。
 
家人
(圖片來源:pixabay)


✔家總與法扶攜手「家庭照顧協議」創新服務

家總理事長、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社會暨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郭慈安表示,傳統觀念根深蒂固, 家庭照顧常被「孝道簡化」,家人不好意思討論照顧,也不知從何談起。

郭慈安說,三種居住模式決定主要照顧方式:「在家照顧」、「白天出門晚上回家」及「二十四小時有專人照顧」等,過去談照顧安排,不外乎家人輪流照顧、離職照顧,或請外籍看護工,但近年來各縣市長照 2.0 資源積極布建,一般戶長照家庭每月只要 1 千 6 百元至 6 千元間,即可使用居家服務日間照顧中心、復能照護、營養照護等,但民眾普遍陌生,但「照顧方式」直接影響「照顧支出」與「照顧分工」,也是衝突主因。

法扶基金會執行長周漢威說,法扶在 2018 年處理了 3,462 件「給付扶養費」處理案,過去三年就年增加 42.7%案量,多數是老人棄養爭訟。但只有法律諮詢是不夠的,未來希望與家總合作創新扶助態樣,由法扶會指派專職律師,直接參與家庭照顧協議之擬定,提供「照顧費用」、「照顧方式」、「照顧人員」、「醫療安排」,或是「財產繼承」等協議諮詢。


 
爭吵
(圖片來源:pixabay)


✔家庭照顧協議線上指引工具:四評/六要/三不,有意願、有能力的自助型家庭自己可協議

曾有位照顧中風父親逾二十年的女性家庭照顧者,在父親過世後面臨經濟斷炊、房子被收回窘境,但求助家總及法扶後仍無解,促使家總開始思考「事前協議」的重要性。但家總秘書長陳景寧說,今日推出的「家庭照顧協議線上指引工具」比較像是教育程式,民眾必須先完成「有邀集家人談照顧的動機」、「了解被照顧者的失能狀況」、「家庭照顧計畫有改變的必要」、「至少有一位以上的家人願意共同討論」等四項自我評估才能使用。


陳景寧說,整個指引工具以「需求盤點、資源盤點、資產盤點、家庭會議、形成文件、檢視調整」六步驟,協助民眾形成家庭照顧安排與後續管理機制。只要輸入失能程度、經濟狀況等,就能取得長照安排選項與花費預估,每個家庭可量身產出自己的家庭會議議程,直接列印即可使用。

家總建議, 召開家庭照顧會議每次以九十分鐘為妥,以不超過三次召開為佳,時間太冗長容易失焦。陳景寧提醒, 失敗的家庭會議常因「感性蓋過理性」,例如討論父母對誰較好、過去家人關係等無助決議的內容, 因此陳景寧也提醒慎選主持人,並
嚴守三不禁忌:「不插嘴、不翻舊帳、不強求公平」家庭照顧會議目的是讓每個家人都有表達意見的機會,瞭解彼此的期待與付出能力,拉近落差、凝聚共識。

本文摘自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家總)新聞稿,閱讀原文>>
 https://www.familycare.org.tw/service/11373
   

繼續閱讀:

 
1. 沒被說出口的傷痛,成了「家庭禁忌」!越無法告別,往後的療癒將更漫長......
 
2.
不要說出這些話:「每個月給你錢,還照顧成這樣...」家庭照顧者的十大困擾句
愛長照編輯團隊

愛長照編輯團隊

照護小秘書

樂活養生、心靈加油站、長期照護、病症知識、社會資源......長照所需要的一切,愛長照編輯會努力整理資訊給大家!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