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讚美,讓他被看見、被聽見

好的讚美,讓他被看見、被聽見

心中沒有讚美的詞句,很多時候是因為過往經歷中沒有太多被讚美的經驗,在我們心中「被鞭策」的語句很多,「被肯定」的詞句卻很少。

新活藝術首席講師 Moony康思云

2019/04/27

瀏覽數 10,792



文/康思云
 

從小,我就以「身為建築師的女兒」為榮,一方面是因為爸爸坐在圖桌前深思的樣子很有藝術家的魅力,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班上沒有其他同學的父母跟我爸的職業一樣,帶來一種「我很特別」的感覺。有一次,爸爸帶回家一張圖紙請我塗色,那是他們正在設計的建案。
 

年僅六、七歲的我,把一棟雄偉的大樓塗成了淺綠色和粉紅色相間的夢幻房子,很得意的還給爸爸。爸爸看了眼睛一亮,說:「我手下的建築師沒有一個用妳這樣的顏色!」,一邊露出了讚賞的表情。
 
藝術
 
雖然後來爸爸的設計圖仍用了別的色彩,但這個回憶卻深印在我心中,爸爸的回應其實只是描述了一個事實,卻加深了「我很特別」的信念,也使我認定自己很有藝術天份。
事隔多年,如今我以「用藝術服務老年人」作為我的志業,也訓練一群專業助人者運用藝術來協助年長者統整自己的生命、設計美好的老年。
 
讚美
 
在培訓學生的過程中,常被問到:「要怎麼欣賞老人的作品?」、「要怎麼讚美到對方的心坎裡?」、「我的讚美要如何正中紅心?」,表達讚美的實際演練中,也常有學員苦於詞彙有限,除了「你好棒」、「好漂亮」、「有進步哦」等籠統的句子外,不知還能怎麼表達。
 
心中沒有讚美的詞句,很多時候是因為過往經歷中沒有太多被讚美的經驗,在我們心中「被鞭策」的語句很多,「被肯定」的詞句卻很少。當自己或身旁的人犯錯、失敗時,腦海中馬上出現上百句批評和責備的句子,而當我們面對成功時,卻有點陌生於接受肯定和褒獎。
 
然而,若閉上眼回想兒時一個被讚美的經驗,幾乎每個人都會嘴角露出微笑,甚至眼角泛著淚光。因為那段記憶彷彿被加上了美麗的光暈,一景一物、一字一句,還有當時內心的雀躍和欣喜,是那麼的清晰。
 
表達
 
現代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士曾說:「人類內心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這份肯定不需要華麗的詞藻、誇張的表情,有時只需要細細地表達「我注視著你」以及「我看見的你」。
 
當看見朋友換了一個新髮型,除了「換髮型了,變年輕了哦!」之外,可以說得仔細些:「你把分邊的劉海改成了妹妹頭,頭頂的髮量感覺增加了;之前的長直髮剪短了、燙捲了,這個捲度剛剛好,增加了浪漫的感覺…」,當朋友聽見你如此仔細地描述他的新髮型,也感覺到自己很重要。
 
同事穿了新衣,也不要再以「好看」一語帶過,花一分鐘好好欣賞、描述一下衣服的顏色和樣式,讓對方感覺到自己的改變被注意到、被肯定。
 
讚美
 
好的讚美,存在於仔細觀看的雙眼、用心聆聽的心裡。從此刻開始,別再苦惱於「字庫不足」而錯過了讚美的時機,用真誠的字句傳達所見所感,讓對方被看見、被聽見,就是最好的讚美。
 

原文經新活藝術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1. 跟長輩的溝通的重要技巧 原來你可以這麼說
 
2.
人過了中年,不要讓幸福擦肩而過,隨時記錄,讓自己活著「有憑有據」
 

關於作者|康思云

點此了解康思云>>

   

新活藝術首席講師 Moony康思云

新活藝術首席講師 Moony康思云

藝術社工師

藝術,是融入在日常生活中的元素,也是人們表達自我非常自然的一種方式,大部分的我們,在學會寫字之前,就已會用畫畫、積木堆疊或黏土雕塑來表達自己。 身為一位藝術社工,藝術是人們彼此溝通的媒介,透過色彩、線條、畫面的呈現等,藝術帶我們跨越語言的限制,走進對方的心中。 新活藝術是台灣第一間提供創意老化服務的社會企業,身為執行長及首席講師的我,帶領上千位助人者及專業志工運用藝術服務各地的長者、照顧者,並培訓更多的助人工作者,持續為台灣長者提供更優質有創意的服務。 相信長者需要的不只是身體的照顧,還需要色彩繽紛及充滿想像的創意服務,帶來發自內心的滿足與笑容。 請上新活藝術官網、臉書,也歡迎留訊息與我聯絡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