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成功老化政策:老有所為、老有所醫-《新加坡樂齡學習》

新加坡成功老化政策:老有所為、老有所醫-《新加坡樂齡學習》

新加坡政府相信能為社會繼續做出經濟貢獻,是成功老化的其中一個重要環節。政府所推行的其中一項計畫為勞工部所制定的「重回工作崗位計畫」,幫助家庭主婦、老年人及補裁人員找到合適的工作。

麗文文化事業機構

2018/08/11

瀏覽數 27,725



主編/胡夢鯨  
 

新加坡基本上不是一個福利的國家。政府所採用的是「全民參與」政策,意思就是每個人必須要有自力更生的心態,而家庭必須是第一個支援點,社區將是提供各項服務的第二支援點,而政府的角色,則是提供一個架構,讓個人、家庭和社區能互相配合,盡共同的責任。
 
社區發展、青年及體育部(Ministry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Youth and Sport,簡稱社青體部)是主要負責管理新加坡有關人口老化課題的政府部門。
 
社青體部成立了工作小組,如「三方樂齡工作就業組」及「部長級老化工作組」,結合其他社會福利機構,共同推動代間融合的政策與活動,從「保障」、「參與」和「健康」三大方面,帶領新加坡人民邁向「成功老化」的遠景。
 
圖 2-4 為「成功老化」的策略架構:


▲圖2-4 「成功老化」的策略架構圖(資料來源:由作者自行繪製)
 

▍老有所為
 
(一)提高雇用能力
 
新加坡政府相信能為社會繼續做出經濟貢獻,是成功老化的其中一個重要環節。因此,新加坡政府鼓勵樂齡人士繼續留在勞動隊伍,除了能填補勞動隊伍的空缺外,所得的收入也能讓樂齡人士維持經濟獨立,減低對家庭、或對政府的依賴。
 
政府所推行的其中一項計畫為勞工部所制定的「重回工作崗位計畫」,幫助家庭主婦、老年人及補裁人員找到合適的工作。政府同時還設立就業獎勵花紅,以鼓勵更多樂齡人士重回工作崗位。
 
最近,政府著手研訂將退休年齡從62歲延後到65歲,並要求雇主必須重新雇用已達到退休年齡但仍適任員工的法令,此法令將於2012年1 月1 日起開始生效。
 
重新雇用的精神,在於能協助人民按其意願和能力,盡可能長久地工作,同時也允許雇主與員工就目前的工作安排做出彼此同意的改變。


​​​​​​​
 
此法令的靈活性讓雇主可以繼續利用年長員工的專業技能與經驗,幫助企業保持競爭力,也為年長者提供就業機會,讓他們繼續有薪受僱,賺取定期收入。重新僱用法令的指導原則如下:
 
1. 評估年長員工的工作表現及健康狀況。
 
2. 薪金以雇員的工作崗位為基礎。若需要調整薪金,可參考中間薪金額。
 
3. 為無法重新被僱傭的年長員工提供一次性的就業輔助金,在年長員工退休前一年,與他們討論重新受僱事宜。
 
就業獎勵
(圖片來源:pexels)
 
4. 在不符合重新受雇條件雇員退休前至少3個月通知他們。
 
5. 調整年長員工工資時,考慮他們滿60歲時是否曾被減薪。新加坡政府為協助雇主及人民延後退休,於2010-2011 年再加碼5千萬元新幣發展「優勢計畫」(Advantage)。
 
此計畫於2005年開始推行,強調資深員工對公司的價值。私人公司可以獲得高達4萬元新幣的津貼,以調整人力資源策略,聘用、留住和重新僱用更多年長員工。截至2010年3月,已有1,300個公司參與此項方案,重新僱用近9,500位老年退休工作者、留任員工有19,300位。
 
除了雇主需執行其企業責任外,員工亦需要不斷地自我提升,其基本的能力包括健康的身體,且需要不斷地自我提升工作技能,保持具生產及可受雇的狀況。
 
為了達到這項目標,新加坡政府提出繼續教育訓練(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CET),2010年6月接著推出工作福利訓練方案(Workfare Training Scheme),此方案特別針對老人、低薪資工作者等,以經濟為誘因,鼓勵他們提高工作技能。
 
受惠者可索取90-95%的課程費用及缺勤補貼,其條件為年齡必須超過35歲,月薪不超過1,700元新幣者。
雖然2009年全球經歷金融大海嘯,但新加坡5564 歲的樂齡人士,仍有57%依然在工作。
 
年長員工
(圖片來源:pixabay)
 
根據新加坡人力部 2009年針對3,200家私人企業,超過80萬人受僱者的大規模調查,結果顯示近三分之二的私人企業趕在明年初重新僱用年長員工法令生效前,推出允許滿62歲員工繼續工作的措施(人力部重新雇用調查,2009)。
 


(二)財政安全保障
 
在新加坡,養老保險依靠中央公積金制度來實現。公積金的強制性儲蓄計畫是由雇主和雇員共同交納。
 
50歲以下的公積金上繳率是雇員工資的35%(雇主交15%,雇員交20%),50-55歲20.5%(雇主交8%,雇員交12.5%),60-65 歲13%(雇主交5.5%,雇員交7.5%),65歲以上10.5%(雇主交5.5%,雇員交5%)。
 
上繳的公積金按比例分別存入普通戶頭、保健戶頭和特別戶頭。其中,普通戶頭可在退休以後動用,特別戶頭平時不得動用,以便做年老及應急之用。
 
隨著人民壽命的普遍增長,政府為了保障人民的晚年生活,從1987年開始規定公積金最低存款計畫,也就是會員在55歲領取公積金存款時,必須把一筆錢留在退休戶頭中。2000 年7 月1 日,最低存款為117,000 元新幣,保健儲蓄為32,000 元新幣,到了2013 年,此最低存款數額將會達到120,000 元新幣。
 
另外,政府於2013 年將正式推行另一項公積金終生入息計畫,協助國人在退休時有基本的收入。在這項計畫下,到時滿55 歲的公積金會員只要退休戶口至少有4萬元新幣,便會自動納入計畫中。此計畫有四種類別:
 
1. 終身入息平衡計畫:入息數額平衡,部分入息留給受益人。
 
2. 終身入息基本計畫:每月入息數額最底,最高數額留給受益人。
 
終生入息計畫
(圖片來源:pixabay)
 
3. 終身入息增值計畫:每月入息數額較高,較低數額留給受益人。
 
4. 終身純入息計畫:每月入息數額最高,沒有入息留給受益人。
 
選擇提早加入的年長會員,可獲得2,200 至4,000 元新幣的紅利。
56-65 歲再獲得1,800 元新幣的紅利。
 


▍老有所醫
 
(一)提供全面的、承擔得起的醫療保健和樂齡護理
 
新加坡的醫療服務是相當昂貴的,所以政府硬性規定一部分的公積金必須納入保健儲蓄帳戶中,用於住院費的支出和在獲准情況下的醫療專案支出。
 
另外,衛生部也設有護理聯絡中心,負責協調安排老年人進入各
療養院和慢性病醫院,也為無法在家中得到照顧的老年人服務。那些經濟能力不能負擔費用者,則可向醫院的醫務社工會申請補助。
 
政府所推行的各項措施,主要為確保樂齡人士能負擔保健及樂齡護理的費用。除了每年13 億元新幣津貼醫療開支外,當政府預算有盈餘時,也會撥款增加樂齡人士的保健儲蓄。新加坡主要由衛生部和社青體部負責提供全面性的醫療保健和老年護理服務(表2-2)。

 

然而,為了繼續改善樂齡人口的醫療保健,政府應該持續檢討如何讓年長者更靈活地享用公積金儲蓄,以便他們有充足的能力應付長期護理費用。除此之外,政府也必須從更長遠的角度,擬定一個更全面和完善的「養老」計畫。
 
在現有的3E 概念,即「養老儲蓄」(Eldersave)、「樂齡健保」(Eldershield)和「養老基金」(Elderfund),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以便使新加坡的養老體系能夠與時並進,趕上人口急速老齡化的需要。
 




繼續閱讀:
 
1. 別再問多少錢才能安穩退休?應該從「實際收入」規劃老後生活
 
2.
女性貧窮化年代來臨?吳娟瑜:要共好,女人得先學會不心軟

 
更多《新加坡樂齡學習:組織與實務》的文章:
     
 

《新加坡樂齡學習:組織與實務》作者/胡夢鯨 主編、王維旎、朱芬郁、李孟芬...等9人合著
本文經麗文文化出版社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
請按此了解
 
麗文文化事業機構

麗文文化事業機構

麗文文化事業機構最早為1976年成立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逐步擴展有巨流圖書、麗文文化、藍海文化等出版社,長年關注社會脈動、關心文化及教育發展,出版方向以社會、社工、社福、心理諮商、環境、教育、文化…等為主,除了邀請國內學者專家著作,亦與國內各學術單位、機關團體…等合作出版以及翻譯出版國外優良書籍。 巨流圖書除了得到行政院“老字號,金招牌” 圖書事業特別獎外,亦獲優良圖書金鼎獎、台灣嘉新兆福優良著作獎、國立編譯館獎勵人權教育出版品編著獎…等多項獎項肯定。 機構另外在全台21間大學校內設立直營門市,為學校教職員、學生提供各項服務。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