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謝廢物就是「濕氣」!把握夏季除體濕就能不生病


      

早安健康        

45982 人瀏覽

陳曉萱指出:「如果夏季濕氣沒處理掉,冬天相對低溫,這時候要排寒、排濕更困難,就容易讓濕氣留在體內,久了代謝問題變嚴重,怕冷、濕氣更難解,精神更差,慢性疾病發生率也會變高。」

老是昏沉沒胃口?全身痠痛,傍晚水腫,小腹越來越凸?總是喝冰飲、開冷氣,容易手腳冰冷?最愛麻辣鍋,痘子冒不完、口臭體臭纏身?以為能擺脫了便祕,大便卻濕黏不成形?別懷疑,你可能已經被「濕氣」纏上了。
 

「濕氣」是中醫說法,乍聽之下可能有點奧妙難解,「『濕氣』就像是一個代謝產物的概念,」陳曉萱中醫師解釋:「吃下肚的東西無法代謝掉、只要是身體代謝不掉的廢物,都會變成一種『濕氣』;例如多餘的油脂代謝不掉、荷爾蒙代謝不掉,留在體內就會造成一些不舒服。」這些不舒服,可以讓我們知道體內有濕氣正在伺機而動。
 
若沒有及時幫身體「除濕」,等到累積成痰、瘀,最後多是疾病纏身。陳曉萱中醫師就指出:
「所有的慢性病、高血壓、高血脂等,都是因為『濕氣」無法處理。」
 
濕氣
 


▍  濕性致病三階段——濕、痰、瘀
 

Step1 根源→濕氣(寒濕、濕熱)
 
飲食、生活習慣與環境因素,都可能造成體質改變、累積濕氣。


• 寒濕:如果喜歡吃冰,造成脾胃虛寒、代謝能力下降,再加上吹冷氣、少運動,環境濕度高,排汗或大小便不暢,體質易偏寒且累積濕氣。
 

• 濕熱:如果愛吃重口味、甜食,攝取太多鹽分、糖分、油脂、刺激物,又經常熬夜,使代謝功能無法正常執行,體質易偏熱、有感染發炎現象且累積濕氣。
 
★ 若體內已有濕氣,又大吃重口味、燥熱食物或熬夜,濕氣化熱就代表有發炎現象,體質也會轉為濕熱。
 

Step2 濕氣→痰濕
 
體內濕氣沒有處理掉,導致循環代謝逐漸變得不順暢,而多餘的脂肪、血糖、尿酸、荷爾蒙等體內廢物也持續堆積,形成濕滑黏稠的物質,例如濃痰、白帶、肥胖、三高等。
 

Step3 痰濕→痰瘀
體內廢物堆積呈固體塊狀物質,例如血栓、脂肪肝,甚至到達阻礙循環的程度。
 
 
痰濕
(圖片來源:pixta)
 
 

▍  夏季有效排濕,還能遠離秋冬心血管疾病
 
俗云「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點出四季養生相互影響的關係。「冬要藏,就像動物要冬眠,這時不會有發散的行為,而是要養陰、打好底子。」陳曉萱中醫師說:「打個比方,春天種籽要發芽,秋冬的時候就要給土地營養,春天發的時候才能發得好。」
 
至於消除濕氣想要事半功倍的關鍵秘密,同樣隱藏在這句話裡。
 
「其實夏天陽氣旺,是排濕最好的時間。」陳曉萱指出:「如果夏季濕氣沒處理掉,冬天相對低溫,這時候要排寒、排濕更困難,就容易讓濕氣留在體內,久了代謝問題變嚴重,怕冷、濕氣更難解,精神更差,慢性疾病發生率也會變高。」
 
尤其秋冬氣候變化、溫差大,血管容易收縮,血壓也比較不穩定,心血管疾病的發作與死亡率一向最高。
 

血管老化、瘀塞正是濕氣在體內不斷累積的後果之一,如果可以把握夏季排濕好時機,做好平時的保養工作,就能趁早遠離穩坐國人十大死因的心血管疾病。
 
老化
(圖片來源:pixta)

 
本文經早安健康授權轉載。
原文請點此
此為《早安健康》6月號《除體濕,就能斷病根》部分內容,完整內容請洽《早安健康》6月號
 
 



繼續閱讀:
 
1. 吳明珠:養肝健脾調理好臟腑,去除痰濕不肥胖

2. 夏天來了!養生食補兩原則:祛濕、養氣血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關鍵字
濕氣    夏季    代謝    早安健康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更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
service@ilong-termcare.com


最多人關心
1「當意外來臨,有足夠的錢照顧自己嗎?...
2「依照世間的規矩盲從地過生活,絕對得...
3消除壓力經痛!就用瑜伽疏通鬱積在腹腔...
4澎湖縣邀請照顧者、被照顧者一起玩園藝...
5「中期照護」讓生病的老人家,有復原的...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



會員註冊

忘記密碼/重寄認證信

請輸入您的註冊電子信箱
系統將重新寄送「忘記密碼」信件
至您的電子信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