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使用cookie等資訊來優化您的體驗,繼續瀏覽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欲瞭解詳細內容,請詳閱
隱私權保護政策
×
搜尋
照服員會員
熟齡來閱讀
熟齡活動區
長照達人
限時活動區
找服務
政府長照2.0
出院準備
品牌合作
登入
首頁
熟齡來閱讀
心靈加油站
「即使到了...
X
文章
試用體驗
愛長照Line
聽首音樂
FB社團
「即使到了最後,也不感到害怕和痛苦...」願意做出承諾的醫療,才是患者想接受的治療-《死亡自決權》
愛長照編輯團隊
10122 人瀏覽
如果醫師能夠做到「讓患者在任何狀態都不痛不受苦不害怕」,「就算患者說不出話來,也能持續傾聽」,而且「絕不會拋下患者,冷漠離開」,相信患者也會選擇「再活久一點看看」吧!
作者/兒玉真美
日本的小兒科醫師——細谷亮太,以歐美兒童安寧緩和醫療為本,推廣團隊醫療執行的整體照護。
他和病童說話時,必定遵守三大原則——誠實坦白、簡單易懂、考慮之後的事。
就算病童接近臨終,他也依舊遵守這三大原則。例如,他對末期的女孩說:
「我很佩服妳這麼努力,至今照顧妳的所有醫生也都盡了全力。還記得我一開始跟妳說過,最後也不會讓妳痛、讓妳受苦嗎?我到最後也一定會遵守這個約定,不會讓妳覺得害怕,所以妳也要加油喔!」
看到這番話時,最後幾行如同一股暖流流入心中,令我不禁眼頭一熱。這就是我潛意識中期盼自己臨終時,能從主治醫師口中聽到的話。
其實不只是孩子,所謂主張「與其接受過度醫療,不如讓我尊嚴死或平穩死」的人,其實也想聽到這番話吧!
眾人真正的心願是:
「想要接受能保證最後不會受苦的醫療。」
「任何狀態都能不痛不受苦不害怕,接受充分而不過度的醫療。」
「受到身為人應有的尊重與了解,接受細心的照護。」
(圖片來源:pixta)
倘若自己的主治醫師和細谷醫師抱持相同的態度,答應一樣的條件,又能提供充分但不過度的適當醫療,患者之後的心願就不會再是「不需要醫療」或是「趕快讓我死一死」了。
如果醫師能夠做到「讓患者在任何狀態都不痛不受苦不害怕」,「就算患者說不出話來,也能持續傾聽」,而且「絕不會拋下患者,冷漠離開」,相信患者也會選擇「再活久一點看看」吧!
我想,主張所謂平穩死的醫療,就是能做到前述條件的醫療,能夠面對病患直到最後一刻的醫療。既然如此,主張尊嚴死的人在批判「現在醫院的做法很奇怪」之後,可以呼籲醫療端「取回患者對醫界的信賴,別讓患者恐懼末期醫療」,而非呼籲患者「所以就不要相信醫療,自行選擇放棄」。
原本應該要討論的問題是「如何配合患者個人需求,不要讓患者在末期受苦」,而非「如何避開末期醫療而死」。
小女罹患腸扭轉,從重度身心障礙兒童機構,轉院到綜合醫院的外科病房時,我感到小女之所以無法獲得最良好的照顧,在於患者轉出和轉入的機構雙方難以攜手合作,彼此之間有一道巨大的高牆。不僅如此,就連同一間醫院的小兒科和外科之間都有鴻溝。
(圖片來源:pixta)
這道鴻溝使得患者個人的問題,轉變為醫療機關與不同部門的上下關係,以及各個機關、各個部門,甚至是各個醫師之間的面子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要眾人一起「思索尋找對患者本人最好的治療方式」,攜手解決問題,簡直是難上加難。
主張平穩死的醫師指出,目前醫界的問題點在於高度分化的醫療,其根本原因也是出在醫界眾多的鴻溝。
醫界的金字塔型權力結構與其帶來的鴻溝,遍布各個專業領域之間,難以統整為全人醫療。主張平穩死的醫師更應該努力消弭這些鴻溝,站在醫界呼籲眾人,思考如何改變醫療,才能做到絕不放棄所有病患,避免病患因默認的人格理論而遭到不平等對待。
為了讓所有患者都能安心接受治療,專門診斷銀髮族的醫師和居家護理的醫師,應當針對習慣以年輕患者為醫療基準的醫護人員,細心指導關於高齡患者的注意事項。
同時站在生活的立場思考醫療的態度,並使之在醫院中生根。失智症的醫師針對診斷身體疾病的其他部門員工,說明失智症患者在接受身體病痛的治療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精神科醫師、診斷重度障礙兒童與智能障礙兒童的醫師,以及發展障礙的專科醫師,也應該進行類似的指導。醫院的其他醫師則傳承這些經常接觸弱者的醫師經驗,從中學習。
Mencap發表報告之後,訂定憲章,以促進醫療機關與醫護人員了解智能障礙
者,甚至建議每間醫院都應該設一位「協助智能障礙者溝通護理師」。
面對高度專業化的醫療現場,如何跨越一道道根深柢固、相互連結的高牆,做到真正保障患者的最佳權益,世界各地都還在思考具體的辦法。
(圖片來源:pixta)
繼續閱讀:
1.
安寧緩和醫療台日經驗大不同
2.
朱為民-安寧緩和療護:常見三大迷思
更多《死亡自決權:除了放棄活下去之外,沒有別的選項了嗎?》的文章:
•
安樂死的另一個議題:協助自殺是違法行為,法律沒有「仁慈的殺人」概念
•
別把「安樂死」掛在嘴邊,先想想......社會是怎麼對待痛苦與絕望的人?
《死亡自決權:除了放棄活下去之外,沒有別的選項了嗎?》作者/兒玉真美
本文經光現出版社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
請按此了解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關鍵字
安樂死
光現出版
死亡自決權:除了放棄活下去之外,沒有別的選項了嗎?
社會資源
末期病人
照顧者
安寧緩和醫療
照顧問題
道德議題
死亡自決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更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
service@ilong-termcare.com
最多人關心
1
防疫期間健康不延誤 看診拿藥醫師這樣...
2
阿嬤舌下潰瘍好不了 原來假牙內鉤變形...
3
名醫洪建德:控血糖竟最推白米飯!控糖...
4
置換人工膝關節是治療「退化」性膝關節...
5
臺南市打造出院準備綿密照顧網、桃園復...
關於愛長照
|
聯絡我們
|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
會員登入
電子信箱
確認密碼
保持登入狀況
忘記密碼
取消
確 定
會員註冊
*
電子信箱
*
暱 稱
*
輸入密碼
*
確認密碼
我已詳細閱讀並接受
愛長照服務條款
及
隱私條款
取消
確 定
忘記密碼/重寄認證信
請輸入您的註冊電子信箱
系統將重新寄送「忘記密碼」信件
至您的電子信箱中
取消
確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