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換人工膝關節是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最佳方式-《自己的膝蓋自己救》

置換人工膝關節是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最佳方式-《自己的膝蓋自己救》

想換人工關節嗎?本篇文章告訴你有那些注意事項!

時報文化

2017/09/12

瀏覽數 28,683



作者/呂紹睿

當膝關節病變進展到末期時,關節面軟骨嚴重磨損,甚至出現變形,導致疼痛、行動不便、功能受限,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置換人工膝關節可以明顯的減輕症狀、矯正變形,有效的改善關節功能,是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回饋最快、效果最明顯的方法,也造福了無數原本不良於行的病患。

不過,
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的過程無可避免必須破壞正常的組織(例如需將膝關節的前後十字韌帶及半月軟骨切除),也因此,人工膝關節無法完全取代自然關節的生理功能,換了關節,行動上無法像天生的關節般靈活自如,患者要有這樣的心理準備。

 
膝關節置換
(圖片來源:pixta)

此外,偶而還是會碰上併發症,接受手術前,要了解並慎重考慮:

▶ 手術中可能發生的風險和併發症:如靜脈栓塞、心肌栓塞、腦血管病變、輸血反應等。


▶ 細菌感染:在先進手術房進行,感染機率僅約千分之五。

不過,萬一不幸遭細菌感染,則需接受重複的手術清創,必要時甚至需將人工關節取出,待細菌完全清除後再重新置入。(植入物也可能在順利的手術後幾個月、甚至幾年後被身體其他部位的感染波及,而必須重複手術。)



▶ 關節僵硬:膝關節彎曲角度若無法達到滿意程度,需視情況以關節鏡處理,以增加彎曲角度。


▶ 人工關節定位不良:產生脫臼、半脫臼、活動範圍不足等情況,嚴重時需重新手術,矯正錯誤。

 
退化性關節炎
(圖片來源:pixta)

▶ 人工關節鬆脫、磨損:長期或過度使用導致磨損, 造成接合面因骨融化(osteolysis)而鬆脫,需重新手術,植入新的人工關節。


▶ 人工關節鄰近骨折:人工關節與骨骼的交接處是應力集中點,萬一跌倒,容易在此處折斷,輕者可以復位固定手術治療,嚴重時,可能需要重新置換植入物。

決定接受手術前,更要清楚的明瞭,由於它是治療膝關節病變的最後防線,選擇這個方向,就等於是踏上了無法回頭的不歸路,不可不慎。



推薦閱讀:

1. 人工膝關節術後要如何復健?

2. 退化性關節炎如何治療,打玻尿酸真的有效嗎?
 

  更多《自己的膝蓋自己救》的文章:
 


自己的膝蓋自己救
 《自己的膝蓋自己救》作者/呂紹睿
本文經時報出版社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

 

 

時報文化

時報文化

出版媒體

華文世界第一家股票上櫃的出版社。 出版品種類繁多,包括:經典文學、大眾文學、人文科學、史哲文化、生活品味、商業財經等。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