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真的受夠了,可是我不做誰做呢?」照顧者千萬別獨自承擔,萬一連你也倒下了呢?-諮商心理師 陳乃綾
24738 人瀏覽 -
-
2017/09/30
作者 諮商心理師 陳乃綾 -
-
文/諮商心理師 陳乃綾
小萍滔滔不絕地說著爸爸媽媽生病時的過往:「都是我在照顧的,不然誰有空?我要是不做,還有誰要做呢?」
只是看在小萍的女兒眼裡,媽媽總是太習慣為家人付出了,總是把照顧家人的事情,放在照顧自己前面……其實有好幾次,小萍難免遇到超過自己能負荷的範圍而情緒崩潰。
小萍女兒則是提醒媽媽,要先視自己的情況來給予付出與承擔壓力,擔心發生媽媽總是容易「做太多」的情形。
在過去的年代裡,相對地更重視血緣家人關係-「把父母給別人照顧,就是不孝」;親友鄰里間的關係也當相緊密-「擔心左鄰右舍會說閒話」。
在這樣的背景下,照顧者常常會超過負荷的來照顧與付出家人,好像這樣做才是「對的」。然而,照顧工作沒有所謂對錯的二分法,只要照顧者不倒下、沒有過於憂鬱的症狀,在照顧自己與照顧家人之前能取得平衡,我認為就是很不錯的狀況了。
▍ 沒有100分的照顧,只有剛剛好的照顧
因為責任感重,導致承擔過度;因為愛家人,所以盡可能地付出。日復一日地,生活重心幾乎是以家人為主。可是,每天的相處上難免會有許多困難與不順心的事情,照顧的疲累加上看著家人生病失能的無能為力、挫折,或是得不到其他家人的協助而氣憤、委屈、悲傷、孤單……
許多照顧者為了能夠繼續照顧工作,自然地把不能消化、也不知道怎麼調適的情緒給壓抑、忽略、丟掉了。日子一九,就如同「欠債」一樣,總有一天身體或心靈會向主人「討債」,而導致身心崩潰。
(圖片來源:pixabay)
▍ 「做太多」承擔過度的可能原因
1. 爸媽只想要我來照顧
照顧工作只集中在某一人身上是危險的,爸媽應該也知道「你辛苦了!你也需要休息」。放下「爸媽只想要我來照顧」的念頭,理當其他家人,也需要一起來看看爸媽的。
2. 我來照顧比較放心
有時候是「自己的放不下」,自己來照顧比較好的想法,也許只是讓自己放心而已,適時地讓自己喘口氣,放過自己一下。
3. 這是我能為大家做的
「大家都在上班,只有我比較有空。」小心總是習慣做一位付出者、犧牲者,如果歡喜做、甘願受那很好;怕的是久了自己也累了。與其在絕望時再尋求其他協助,倒不如在「累倒之前」及早開家庭會議,討論現有可運用資源及照顧的人力分配。
如何抒發與調適每天上班八小時周休二日都會疲累了,何況是24小時長達數年的照顧工作。(>>「快樂,是一種選擇。」 給家庭照顧者的舒壓DIY)
不要讓自己獨自承擔,包括了資源、經濟、人力等等, 最後是大家比較容易忽略的「情緒面」。觀照與覺察自己的情緒,就可以在爆發之前先調適與自我照顧。在情緒要來討債之前,自己就先慢慢還先安撫內在,也需要被照顧的自己。
有些照顧者會說「也許先倒下的會是我。」這都是照顧者發出警訊的語言,在此呼籲其他家人也要互相分擔,免得家裡,反而多了一個也需要被照顧的人。
繼續閱讀:
1. 誰就活該是照顧者?你家舉行過照顧會議嗎?記住,第一原則是「不要怕衝突」
2. 你是家庭照顧中的「三明治族」嗎?淺談照顧家庭間的孝順與關係平衡
諮商心理師|陳乃綾
點此了解陳乃綾>>
• 給照顧者的七個安心語
• 你累了嗎?居家照護的十大壓力徵兆,檢視你中了幾項
―
在過去的年代裡,相對地更重視血緣家人關係-「把父母給別人照顧,就是不孝」;親友鄰里間的關係也當相緊密-「擔心左鄰右舍會說閒話」。在這樣的背景下,照顧者常常會超過負荷的來照顧與付出家人,好像這樣做才是「對的」。 -
-
-
- ● 關於作者>>
- +看更多作者
-
-
- 諮商心理師 諮商心理師 陳乃綾
- ‧ 看見心理諮商所 治療師
‧ 老人日間照顧中心 諮商心理師
‧ 大專院校 兼任心理師
‧ 社區整合照顧中心/企業講師
‧ 台北市衛生局 自殺防治講師/安心專線線上督導
陳乃綾心理師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ancing487/
著作:《解開照護枷鎖》人生必修的長照課,照顧家人你定要知道的事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