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衣褲沒鬆沒破洞 醫師:超過這時間就該換,千萬別省

內衣褲沒鬆沒破洞 醫師:超過這時間就該換,千萬別省

由於台灣氣候潮濕,衣物常常無法晾到乾透,外觀看起來還好,但其實已經有細菌、黴菌附著在上面了,貼身內衣褲的錢千萬不要省,如果只有常穿的兩、三件,就算每天換洗換穿。

元氣網

2018/04/22

瀏覽數 32,079


 

文/記者劉嘉韻、陳靖宜

 

還有什麼比每天跟你黏在一起的貼身衣物更親密?但你卻常常忽略它的清潔、忘記它也會老去。貼身衣物穿著不當,可能引起羞於啟齒的健康問題。起身去翻翻你的衣櫃,看看你的內衣褲衛生程度及格嗎?

 

13歲國中女生,因為胯下搔癢難耐被母親帶去就診,最後確診為黴菌感染。一問之下才發現,原來這名小女生特別喜歡某幾件有特殊花色的內褲,雖然每天清洗、換穿,但長期下來因貼身內褲藏汙納垢,又整天與皮膚接觸,最後造成感染。

 
 

▍ 換洗件數少 常常沒乾透

 

收治該名患者的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這名小女生起初私處搔癢又不好意思告訴家長,最後是癢到受不了才由母親帶來就診,檢查發現整個會陰部因黴菌感染而紅腫,也因為搔癢難耐還抓破皮。

 

詢問患者平常穿衣服的習慣才知道,因為她偏好少數幾件內褲,總是那兩、三件固定換洗,而國人習慣洗完衣服後晾乾,但有時天候不佳、沒有陽光曝曬,加上台灣氣候潮濕,常常會沒有乾透,也容易藏汙納垢,長期穿著這種已經髒汙的內衣褲,很容易造成皮膚感染。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婦產科主任昝舜華提醒,不少女性會穿絲襪或緊身褲,許多絲襪材質不透氣不吸汗,久穿也會導致陰部悶熱進而引起感染。此外,太過緊身且不透氣的牛仔褲、內搭褲也會引起類似發炎感染的反應。

 
 

▍ 外觀沒變爛 黴菌卻滿布

 

「現在布料材質、織品技術都不錯,內衣褲就算穿久了也不容易洗爛。」趙昭明說,大部分民眾認為內衣褲沒有破洞、變形或鬆掉,就一直使用,尤其女性內衣昂貴,有些人可以一穿兩三年都不換。

 

但由於台灣氣候潮濕,衣物常常無法晾到乾透,甚至有不少人的內衣褲上都起了黃褐色、黑色的斑點,卻因為沒穿破、外觀看起來還好,就繼續穿。趙昭明提醒,如果衣物上出現黃、黑斑點,有可能就是細菌、黴菌附著在上面了,甚至聽過有人的內褲底部長滿了黑點,卻不以為意,聽起來相當驚悚。

 
 

▍ 常備7-10件 換洗較理想

 

昝舜華表示,內褲最主要的功能就是透氣、吸汗,若兩者功能都已失去,建議盡快更換,如果發現每次穿特定內褲都會誘發感染症狀,也建議將該內褲更換掉。

 

趙昭明建議,貼身內衣褲的錢千萬不要省,如果只有常穿的兩、三件,就算每天換洗換穿,長期下來也很容易藏汙納垢,最好準備7至10件換洗,也就是大概一周至10天為一輪換穿,也建議就算沒穿壞,也應該半年就全部換新。

 
 

▍ 鋼圈磨破皮 小心細菌感染

 

門診常見因為貼身衣物造成的皮膚問題,包括接觸性皮膚炎、黴菌感染或細菌感染等。有些女性穿著有鋼圈的胸罩,但因為並不合身,使得胸部因堅硬的鋼絲摩擦而紅腫破皮,嚴重可能造成細菌感染甚至成為蜂窩性組織炎。

 

也有不少女性因為內衣使用太久、沒有時常換新而附著髒汙,造成皮膚感染。趙昭明曾收治過患者一位內衣換洗不當而罹患接觸性皮膚炎,包括肩膀兩側肩帶周邊、胸部四周與乳房下圍,全是一圈紅腫、脫皮。

 

黴菌感染

 

 

▍材質選擇

 


透氣吸汗 棉質還是首選

 

趙昭明特別提醒,夏天容易出汗,在內衣褲的選擇上宜選擇棉質等透氣材質,穿著起來會比較舒服。
 

昝舜華說,內褲材質最重要是能透氣吸汗,其中棉質是較佳的選擇,有些內褲會有蕾絲花紋等,但只要接觸私密處肌膚的部分是棉質即可。若患者感染症狀嚴重,再穿上棉質且寬鬆的外褲也較能減輕症狀。
 

至於內衣,現在紡織技術進步,是否一定要選擇有鋼圈的胸罩則依照個人穿著習慣而定。趙昭明說,有些新款胸罩是無鋼圈的材質,但是支撐力不錯,也能減少鋼圈對於女性胸部的摩擦,若能接受無鋼圈內衣,或許也是不錯的選擇。

 

原文經元氣網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1. 【口腔保健】牙周病易讓糖尿病惡化?做好口腔清潔 讓慢性病走開

2. 九個好習慣教妳遠離泌尿道感染


元氣網 
關於元氣網>>

元氣網和元氣網粉絲團是來自聯合報系的健康資訊平台,深耕保健、疾病、營養、樂活訊息,熟悉民眾關注的議題與語言,也能用同樣的話語和民眾溝通,讓網友讀者都能成為照顧家人的好幫手。
 

官網:https://health.udn.com/health/index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udn/
 

 

元氣網的其他文章:

   


元氣網

元氣網

健康資訊平台

元氣網和元氣網粉絲團是來自聯合報系的健康資訊平台,深耕保健、疾病、營養、樂活訊息,熟悉民眾關注的議題與語言,也能用同樣的話語和民眾溝通,讓網友讀者都能成為照顧家人的好幫手。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