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失智患者就醫,你需要面面俱到:關注失智狀況,還需留意其他疾病徵兆-《把時間留給自己》
陪伴失智患者就醫,你需要面面俱到:關注失智狀況,還需留意其他疾病徵兆-《把時間留給自己》
失智症患者本來就需要人照顧,一旦生了病,由掛急診到住院,中間的各項檢查和治療,都需照顧者施以細心、耐心、智慧和體力。
寶瓶文化
2018/10/16
瀏覽數 20,532

文/劉秀枝
不只要關注失智的狀況,還有其他疾病的徵兆。
失智長者和其他老年人一樣會生病,例如:肺炎、心血管疾病,以及跌倒等意外。
▍失智的她,也有胃食道逆流
八十歲的陳女士罹患中重度阿茲海默症,定期在門診追蹤,並服用抗失智症藥物。
她喪失了近期記憶,說話表達困難,無法講出完整的句子,且動作緩慢,步伐小,平衡差,生活起居需要家人和外籍看護人員照顧。但她仍然可以自己進食,享受食物的滋味。
兩個多月前,陳女士開始咳嗽,尤其晚上睡覺時更是頻繁,嚴重影響到睡眠,必須把枕頭墊高,甚至坐著睡覺。所咳出的大都是如口水般的黏液。
陳女士並沒有發燒,不過剛好家裡有人感冒,家人以為她是被感染了,在住家附近的診所就醫多次,但服用一般咳嗽藥,情況不見改善。
一週前的晚上,陳女士就寢時一躺下去就咳嗽,咳到眼淚、鼻涕直流,並且嘔吐多次,吐出了咖啡渣樣物。整晚沒睡的她顯得非常虛弱,於是第二天一早,家人送她到大醫院掛急診。
在急診室,她又吐了一次,幸好看護隨身攜帶塑膠袋,把嘔吐物留起來給醫師看,驗出了強烈的潛血反應,表示嘔吐物裡有肉眼看不到的血,也就是有腸胃道出血。住院後,接受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發現她有胃食道逆流疾病,併發逆流食道炎和胃黏膜糜爛。

(圖片來源:pexels)
醫師以氫離子幫浦阻斷劑治療,讓陳女士出院後繼續服用,效果良好。這下子,不僅她能睡得好,全家人也總算可以好好睡覺了。
從病徵到住院,要注意五件事
從這個例子,可以思考幾件事是照顧失智長者時要注意的。
一、對於阿茲海默症病人,不只要關注失智的狀況
阿茲海默症病人並不是只有失智,而是和其他老年人一樣會生病。最常見的是肺炎等感染,其次是心血管疾病,而且較易發生跌倒等意外。
失智症患者常不會適時地正確表達不舒服的症狀,需要照顧者仔細觀察,才能找出問題所在。
二、老年人的疾病症狀常常不典型,生了病,不易及早發現
例如:陳女士並未出現胃食道逆流的心口灼熱徵象,也沒有胃酸逆流的典型症狀,而是以慢性咳嗽和躺下去就咳嗽導致睡眠障礙來表現。
一年來,她的口水多到常往外吐,食量減少,體重稍輕。家人認為人老了,胃口當然也跟著減少,回想起來,這些可能也是胃食道逆流的症狀。
三、失智長者看急診,至少需要兩個人陪伴
一個人推輪椅並顧著老人家,扶老人家起身,以免跌倒。

(圖片來源:pexels)
另一個人要詢問急診室的動線,比如:掛號、抽血、照X光、送檢體檢驗、繳費和辦住院等。急診室人多,看診的等待時間因病情輕重而定,因此需要安撫不耐久坐輪椅的失智病患。
四、一開始就讓院方知道病人有失智症
家屬是失智病人與醫療人員之間溝通的橋梁,最好在一開始就告知院方,患者有失智症,讓醫療人員能在有限時間內,做出適當的因應對策。
像陳女士只能說出自己的名字,並回答現在是否有肚子痛等簡單問題,病情則需靠家屬陳述,而且她的語言能力退化到常只聽得懂台語(她的母語),這時,就要請醫療人員盡量以台語溝通或用手勢表示。
陳女士的動作緩慢,上下病床或檢查床都需要有人協助,必須要醫療人員一個口令、一個動作,才能避免發生意外。幸好,大部分的醫療人員都能夠理解陳女士「是不能也,非不為也」,而給予幫助。
五、失智長者住院時,要預防譫妄(急性精神混亂)
失智症本來就是譫妄的危險因子之一,當患者到了一個陌生環境,更容易發生譫妄,因此要善加預防。
例如:為了第二天早上的無痛胃鏡檢查,護理師要先在前一晚替陳女士打點滴,以便隔日麻醉醫師可以在點滴中注射藥物。但因陳女士晚上會一直把玩手上的點滴,想把它拉掉,更容易發生譫妄現象,於是家人商請護理師到第二天早上才打點滴。
這些看似是小事,卻會大大影響到病人的生活品質,因此建議患者的情況只要能夠出院,就趕快出院。
失智症患者本來就需要人照顧,一旦生了病,由掛急診到住院,中間的各項檢查和治療,都需照顧者施以細心、耐心、智慧和體力。
而除了主要照顧者外,還需要其他家庭成員和醫療人員同心協力,才能安然度過這個疾病的關卡。

(圖片來源:photoAC)
繼續閱讀:
1. 他不一定是失智症!「假失智」有四個症狀:幻覺、妄想、譫妄、夢境
2. 看著父母的人格日漸毀壞...失智症照護,對親子關係來說尤其辛苦
更多《把時間留給自己:失智症權威醫師的自在熟齡指南》的文章:
- 「我不認識你,但我記得你的好」失智長者不會表達,可是感覺得到
- 醫療越進步,抉擇越困難?我們要如何面對醫療決定上的懊悔
- 中風家屬注意!別讓患者自我封閉,當心引起「中風後憂鬱症」
- 輕度阿茲海默症患者有時會出現「冷漠」行為?家屬應給訊息,對本人問診,做認知測驗,由醫師診斷

《把時間留給自己:失智症權威醫師的自在熟齡指南》作者/劉秀枝
本文經寶瓶文化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
分享
文字
100%
120%
140%
Related Articles
延伸閱讀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