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哭不是脆弱是堅強太久,釋放負面情緒第一步:誠實面對自己的感覺
34916 人瀏覽 -
-
2019/02/15
作者 新自然主義 -
-
文/安德莉亞.歐文
▍誠實面對自己的感受
堅強代表走向那些負面的情緒,像是憤怒、失望、後悔、傷心、憂傷、失落,還有恐懼,甚至是喜悅、愛、高興、幸福和成功等所謂美好的情感,這一切都不容易承受。
堅強是正視這些情感,感受它們。對這些情感保持好奇,解放更多感覺,並同樣去感受它們。這就像我們在毛衣上挑起一條線後開始拉起:我們對自己的感覺越好奇,就能越快找到更多感覺並處理它們,這樣才是真正的堅強。
對我的女性客戶來說,表達情感是常見的問題。在各式各樣的感覺中,憂傷和憤怒是女性最常埋藏,且決定要「堅強以對」的兩大情緒。
例如,我的一位客戶潔西卡(Jessica)對他的父親有一些尚未放下的情緒。他說他仍生父親的氣,但他從未完全表達過他的想法,而當他感覺自己快發作時,他會硬把這個情緒壓下。我問他:「你害怕如果生氣和發怒,會發生什麼呢?」他說:「我怕我會無法處理。」我問:「然後呢?」
他停了一會後才回答,「我怕我一開始哭泣就停不下來,我也怕自己失去控制。而且我不喜歡那樣。」
(圖片來源:photoAC)
現在我們有點進展了。我給潔西卡一個「生氣」的功課。他要怎麼做才能喚醒那些感覺?他說他有些相片可以帶他回到過去不愉快的記憶,挑起他的情緒。他承諾會做這項功課。
幾天後我收到一封帶有相片的簡訊,相片中是蓋了一張毛毯的床、一本被打爛的電話簿,還有一盒面紙。潔西卡在簡訊中說:「這裡是我用掉的面紙,還有用槌子敲壞的電話簿。我又哭又生氣了大約一小時,後來又睡了一小時。」
當不久後我們對話時,我問他感覺如何。他說那麼做後他感到焦慮,好像他的身體知道即將發生的事,且儲備好能量蓄勢待發。他的身體已準備好要釋放感覺,他還說他必須努力減緩速度,等待時機成熟。後來,他覺得好多了,對於自己能夠毫髮無傷地走出來感到鬆了一口氣。
(圖片來源:pexels)
現在,我並不是說當潔西卡在對抗這個特定的問題後,他已經「治癒了」。這個問題可能會再次出現在他的生命中,而他必須要再次面對它。但這個練習很有幫助,因為它不僅釋放出那些亟需逃出牢籠的感覺,也建立了自我信任感。
現在潔西卡知道,他可以表露情感, 而且之後可以安然無恙,世界不會在他的面前灰飛煙滅。
▍聽從你的身體,自然而然地釋放悲傷
逃避感覺是自欺欺人,以為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之下。當我們表達情感時,我們是聽從身體的意願,讓身體決定該做的事,而不是嘗試用思考做決定。對我們多數人來說,順從身體的意願是一個很陌生的想法。
但在有些情況下,這是必要的做法。請問你,曾生過小孩的姐妹們,當你開始陣痛後如果你試著要把嬰兒留在肚子裡,會發生什麼事?沒錯,你根本控制不了。或是試著忍住嘔吐?沒錯,超噁的,而且你最後也是忍不住的。
身體知道該趕走哪些東西,你的身體會擺脫那些不該留下的東西,藉此保護你。對待感受也是如此。你的身體知道該做什麼。沒錯,在這種情況下,結果無論如何都讓人難受。當感覺湧現時,我們有兩個選擇:
1. 壓抑感覺,展現我們「很勇敢」。沒錯,「勇敢」並不容易做到,事實上是需要下很多功夫的。尤其當我們隔絕感覺的方式是藉麻木自己,逃避問題(告訴別人我很好),或責備別人時。
2. 表達情感,這個選擇同樣困難,因為沒有人會想要哭紅雙眼或埋在枕頭裡大哭。感受痛苦——「真的很痛苦」。
(圖片來源:pixabay)
對多數人來說,兩種選擇都很悲慘,但第一個選擇「埋葬感覺」,是你熟悉且習慣的,所以你選擇它。那並不完全是你的錯,你這輩子大概一直聽到這才是對的做法。你該戴上能幹且不屈不撓的面具走向世界,你要挺住。你已經接受了這點,不會讓任何人改變你。
你已經習慣埋葬自己的感覺,現在對你來說這很容易,因為你已經瞭若指掌。但我很確定,這個像比手畫腳的猜謎遊戲令人精疲力盡。
此外,所有你掩蓋或加諸別人身上的情感仍需要表達。你不能活生生地埋藏自己的感覺,然後期待那些感覺消逝,那些情感不會消逝的。它們會躲藏在你的身體中,化身為不安全感、疾病、討厭別人、焦慮、失眠,對有些人來說甚至是憂鬱症。
我們是不是可以重新定義堅強呢?堅強是:
- 尋求幫助。
- 不要獨攬所有的事,只因為我們什麼都做得到。
- 真實感受自己的情感,而不是麻木、忽略它們,或用傷害他人來減輕自己的痛苦。
還有,注意不要以全有或全無的態度做決定:完全向情感投降、在職場上崩潰、在孩子面前一團糟,或是......咬牙吞下一切假裝堅強。你不用在其中做選擇,有時候你可以忍耐,直到有適當時機釋放情感為止;或是,你可能需要向朋友求助,但要等他找出時間來聆聽你的故事。但要小心的是,有時候我們決定等一等,卻又慢慢走向壓抑感覺。
請為自己負責,想想如何重新定義堅強。最可能的答案是,你知道自己是否以堅強為名,實際上卻是埋葬情感。那就是我希望你找到的答案,從那裡出發就對了。
▍察覺自己正在「假裝堅強」
和其他所有的習性一樣,要戒除堅強的習慣最重要的是自覺。如果你覺得自己用堅強來定義自我,現在你知道了,希望當你開始又有此傾向時,你能了然於心。本章最後的問題可以幫助你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當你發現自己又對自己說些像是「忍耐一下,小女孩」或「認真點」的話時,要知道這是來自你的內在批評聲音。
你的內在批評者害怕當個弱者,老實說他真該去檢查一下腦袋了。
你應該知道,堅強並不是一種榮譽勳章,不會讓你領先,也不會讓你比任何人優秀。到了生命的終點,沒有人會因此獲得獎章。堅強也許暫時「有用」,因為你可以從別人身上得到的立即肯定,還有不需要面對和處理真正的問題和情感,這很可能就是你想要的,所以我說它「有用」。
但親愛的,從長遠來看,那並不能解決你的問題。
要與堅強和平共處,你必須允許自己去感受。更具體地說,你可以向你的知情見證者求助,來改變你堅強硬撐的行為。毫無疑問,你既勇敢又有韌性。你可以通過生命的考驗,而那些考驗成就了你。
(圖片來源:pixta)
你可以具有多種面貌:堅韌、勇敢、不完美,是一塊待磨的璞玉。你允許自己臣服於生活的程度,和你的幸福有直接的關聯,即使那代表要放棄「堅強」。我鼓勵你朝這個目標邁進,好在生活中建立更多自信、勇氣和快樂。
✔問自己以下這些困難的問題:
- 你會如何看待「保持堅強」的反面?
- 你覺得自己會埋藏情感好表現堅強嗎?如果會的話,你覺得原因是什麼?
- 如果你不堅強,或別人覺得你不堅強,你害怕會發生什麼事嗎?
- 在生命中,你究竟以堅強逃避面對哪些事?
- 你可以怎麼做(具體一點)來停止這樣的行為?
繼續閱讀:
1. 負面情緒不是病 找出「癥結點」
2. 別急著趕走情緒,用「漸進式」的方式接受各種自己
更多《人生很難!》的文章:
《人生很難!:改變自己明知的爛習慣,就可以遠離糟糕的人生,找到幸福》
作者/安德莉亞.歐文
本文經新自然主義出版社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
―
你知道,保持堅強並不是要你咬牙過日子,揮去困難發出的腐臭味,可是,應該要怎麼去認知呢? -
-
-
- ● 關於作者>>
- +看更多作者
-
-
- 出版媒體 新自然主義
- 「新自然主義」從人的身心靈健康出發,
追求對自然的尊重與學習, 進而回歸到對本土既有智慧的認識與傳承, 並尋求大自然與人的新平衡點。
官網:http://www.thirdnature.com.tw/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hirdnature.fans/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