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變天關節就痛、頭昏胸悶覺得累?這些病反覆發作,都是體濕惹的禍-《去濕排毒加強版》
6513 人瀏覽 -
-
2021/03/08
作者 今周刊-生活i健康 -
-
文/鍾碧芳
圖/達志影像
體內濕氣會導致疾病產生,通常與氣候、環境都有一定的關係。李思儀中醫診所院長李思儀指出,台灣氣候潮濕,在夏季多雨或冬季少陽光的時節濕氣特別重,若居住的環境通風不良,像是地下室、室內空氣不流通、或者靠近山區經常下雨等,都會導致濕氣不容易散去,而讓外在的濕氣留在體內。
「一旦自身的腸胃運化功能不好,或久坐缺乏運動,體內濕氣一形成,就容易造成一系列的症狀,在中醫上,這稱為『濕邪』。」濕邪影響的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病症出現。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西醫整合科主任陳建宏進一步說明,大多數的體濕都屬痰濕體質,會影響人體的肺、脾、腎3個臟腑,容易產生的疾病表現也與這3個臟器有關,或者也會因循環不好而影響全身系統如血液與神經方面的疾病。
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會形成的濕病程度也不一樣。陳建宏說,「濕」只是一個名詞,水分若能在體內代謝得好,就會從小便、大便、以及部分的汗中排出。如果無法被正常代謝或者自身的代謝功能不好時,「從蓄積的程度來看,嚴重性可以從這些排出物觀察,由重到輕就是『從最黏稠到不黏稠』;若用密度區分,則有『痰、飲、水、濕』,但都是水液代謝出現障礙所形成不過常見仍以痰濕居多。」
▍循環不暢通,小心免疫系統出問題
所謂「濕邪傷人」,簡單說是,濕氣若留滯在身體內,當體內各組織器官功能較薄弱時,就易受到濕邪的侵襲,雖然有些病症不能完全歸咎於體濕,但從中醫角度來看,多數疾病的發生都與其相關。
由於濕氣會影響血液循環與神經系統,而這兩套系統正是中醫最強調的氣與血,在氣血不足下,不只會影響人體臟腑的機能活動,也會造成肝脾腎功能失調而導致全身功能的紊亂,這時發生免疫性疾病的機會自然就高。
此外,當代謝變得緩慢時,更容易導致肥胖或有三高情況,長期下來自然可能引發中風、猝死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圖片來源:photo AC)
▍筋骨不順,氣候生變關節就痛
關節疾病也常常與體內濕氣重有關,李思儀指出,濕氣若侵犯到經絡關節,也容易出現關節部位疼痛,在氣候變化或下雨天時會更加明顯。中醫將風濕性疾病稱為痹症,認為「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而痹就是阻塞之意,簡單來說,因為寒氣與濕氣等外邪進入人體造成氣血凝滯後而產生的筋骨不順,陸續有關節疼痛、僵硬、麻木,或痠痛等症狀出現。
▍記憶力減退,頭昏胸悶覺得累
《黃帝內經》中曾提及濕性重濁,臨床表現則是有沉重之感,因為體內濕氣而出現頭部沉重疼痛,有如戴了帽子或裹了毛巾般的不清爽,症狀就是頭昏腦脹、容易疲倦與記憶力減退等。
陳建宏提及,一個人若血循良好、滋養充足,表現在外就是精力充沛、神智清晰;但若血的滋養不足,容易引起健忘、失眠等問題,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神智失常與精神疾病。
▍肺脾腎不好,各種症狀避不了
肺掌管呼吸系統,同時也是體內水液疏通調節的場所,當肺的功能因為痰濕聚積失去正常運作時,在皮膚、呼吸道方面會造成影響。李思儀表示,門診常見有些皮膚疾患,例如汗皰疹、伴隨有組織液滲出的濕疹、香港腳,或者有些人腳氣與體味過重,也都與濕邪有關。
「至於呼吸道疾病如容易咳嗽、鼻子過敏、氣喘、胸悶不舒服等症狀,也可能隨之發生。」陳建宏進一步說明,若濕氣影響了肺脾腎3大臟腑,在消化道方面就會出現大腸激躁症、腹瀉等,女性則可能會有不孕或月經量過少、白帶、分泌物黏稠等婦科疾病。
▍濕氣難解,趁早排除才是對策
馬偕醫院中醫部婦科主治醫師瞿瑞瑩說,濕氣有時會夾雜不同的病理元素,好比說「濕夾寒」、「濕夾熱」等,產生不同的疾病樣貌與表現,因此有「濕氣不好處理,屬於纏綿難解的病邪」的觀念;最好的方式就是少讓濕氣有機會進入體內,或者在身體稍微有點濕氣時,盡快排除,以免日久成為纏綿難解的病邪在體內。
綜合可能出現的病症,民眾可以觀察的重點則是:
在中醫治療上,就會依照濕氣夾雜不同的病證,辨證論治、對症下藥。陳建宏提醒,若體質屬痰濕的人,在天氣變化、濕氣重的情況下,症狀會更加明顯,尤其是嗜吃冰涼生冷,或者難以消化的食物,也會誘發或加重症狀,因此,若要排體濕,除了食療外,也要規律運動,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繼續閱讀:
1. 夏末秋初最要健脾袪濕!中醫師必推祛濕明星:薏仁水
2. 女中醫:溫水排濕氣最有效!還有4特效茶飲
更多《去濕排毒加強版》的文章:
《今周刊 生活i健康:去濕排毒加強版》
本文經今周刊出版社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
若為「濕熱體質」,通常會有身體沉重、口氣重、面上油光、頭皮出油、若有痘瘡易紅腫發炎、若女性分泌物則為黃臭黏稠樣;若是「寒濕體質」,則有疲累倦怠、身重乏力、怕冷易水腫、女性分泌物為無味色白等狀況。 -
-
-
- ● 關於作者>>
- +看更多作者
-
-
- 出版媒體 今周刊-生活i健康
- 《生活i健康》特刊為《今周刊》針對大眾健康議題所出版的專刊,內容包括身心靈涵養、中西醫學各種疾病介紹等,是一本「易讀、易懂」的健康生活刊物,旨在化艱澀醫療知識更平易近人、貼近生活,讓民眾也能「輕鬆讀健康」!
特刊:https://www.facebook.com/lovephilosophy/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