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白、長紅線、指甲上彎?14種徵兆帶你看原來健康亮紅燈

變白、長紅線、指甲上彎?14種徵兆帶你看原來健康亮紅燈

指甲感到變薄、變軟、容易斷裂,疾病方面的因素,比較輕微的有菌類感染。

早安健康

2021/07/06

瀏覽數 89,147



文/早安健康編輯部

正常粉紅色指甲,如果變成各種顏色、甚至出現各種顏色線條最能引起注意。除了跟心臟、血液循環有關外,往往也跟肺部或胸腔疾病有所關連。尤其是指甲也可能會生出腫瘤細胞,要儘快分辨是良性或是惡性!
 

✔ 紅線條
 
紅線條+會痛
 
該部位如果不管按壓與否都感到疼痛,或是遇冷或氣溫下降也會感到不舒服,可能是脈絡球瘤。是一種
神經血管異常增生的良性瘤,發展過程較慢;神經增生因此會痛,血管增生所以對溫度敏感。
 
紅線條+不會痛
 
有可能是其他類型
腫瘤,包括惡性黑色素瘤、好發於食指與中指的原位鱗狀上皮癌、指甲乳突瘤等,前兩者是惡性腫瘤,後者是從指甲下方長出來的良性瘤。
 


✔ 白線條
 
直線條
 
偏向特殊
皮膚疾病,嚴重如指甲腫瘤,較輕者可能是慢性天疱瘡、毛囊角化症。
 
橫線條
 
好幾隻指甲出現橫白較粗的條紋,可能就是「米氏線」,代表發生全身系統性問題,例如
心臟病、重金屬或砷中毒等。另外有一種雙重橫白線條的情形,且較容易發生在食指與中指上,主要是因為血液中白蛋白不足,通常是因為營養不足,如果補充足夠蛋白質會消失;也有可能是肝硬化腎臟病等其他原因。
 


✔ 黑線條
 
甲基質生長板中的黑色素細胞,從原本靜止狀態轉便為開始活躍的結果,活躍的程度可以從指甲線條淡灰、棕色到深黑色等顏色深淺來判斷。通常顏色較淡會是良性增生痣,但顏色深就有可能是惡性黑色素瘤。
 


✔ 變白
 
只有前沿沒有變白
 
如果整片指甲除了最前沿的部份維持原本的紅色,其他部份都是白色,可能有肝硬化、
心臟衰竭、慢性充血性心臟病。這些情形都會造成血液循環不良,流經全身的血液就會變少。
 
指甲前半正常後半灰白
 
如果指甲的前半段顏色正常,後半段呈現灰白色,中間有一道很明顯的「分水嶺」,則是腎功能不良的徵兆。
 





✔ 變藍、紫
 
當指甲部位有缺氧的情形,就會呈現藍或紫色,可能是心臟疾病或
呼吸系統疾病如肺氣腫或慢性支氣管炎;血管內發炎使得血管變窄缺氧的雷諾氏症,也可能造成。
 


✔ 變黃
 
如果手腳 20 隻指甲都變黃,有可能是黃甲症候群,特點是指甲變黃、變厚,周圍腫脹,指甲生長變慢。可能的原因包括淋巴水腫及胸腔或呼吸道疾病,例如反覆肺發炎、肋膜積水、支氣管擴長、慢性
咳嗽,其原因可能與血液中蛋白質不足有關。
 


✔ 變紅
 
用手壓一下指甲前端,如果發現指甲甚至根部半月區都變紅,代表的是血液無法順利回流的結果,除了有可能是心臟衰竭,也可能是紅血球過多症,造成血液過度濃稠而不易流動。
 


✔ 杵狀指
 
指尖部位要比手指要粗圓膨脹感。如果只有單一手指,很可能是局部退化性關節炎,但如果每隻手指皆如此,是因為末端的骨組織與結締組織不正常增生的結果,是全身性疾病造成。
 
其中以肺部疾病的可能性較大,例如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症、
慢性阻塞性肺病,特別是肺癌。其他還可能是心肺循環異常、其他器官腫瘤,而生長激素異常造成肢端肥大症也會造成相同情形。
 


✔ 指甲上彎翹
 
正常指甲以微微弧度向下彎曲,如果是反向往上彎曲,看起來像湯匙,中間下凹,稱為匙狀甲或凹甲。如果同時有臉色蒼白或臉色不佳、容易
疲勞、上氣不接下氣等情形,則有可能是慢性貧血、甲狀腺機能失調的可能。
 


✔ 脆弱斷裂
 
指甲感到變薄、變軟、容易斷裂,疾病方面的因素,比較輕微的有菌類感染。但也有可能是甲狀腺功能異常、
關節炎、周邊神經發炎、中風造成肌肉無力、糖尿病骨質疏鬆或砷中毒,因病造成血液循環功能不良,指尖因此缺血。
 


✔ 前端紅色線狀出血
 
單一手指有症狀
 
常見的原因之一是指甲受到撞擊造成出血,而有灰指甲、
乾癬,也可能會有這個症狀。
 
許多手指有症狀
 
年長、服用抗凝血藥物的病患,因為血管較脆弱,可能在多個手指出現前端紅色線狀出血。但也不能排除細菌性心內膜炎、凝血功能異常使得血管破裂後止不住血等情形。

 

原文經早安健康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此為《早安健康》7月號《居家百科》部分內容,完整內容請洽《早安健康》7月號
 

繼續閱讀:

 
1.
指甲出現異常 這五徵兆恐為乾癬
 
2.
拚命進補還是全身虛寒?脾胃不好,看指甲就知道
早安健康

早安健康

健康資訊網站

《早安健康》相信,健康的方式不只是治療疾病,更多的是快樂的心境、好好生活,做得到的健康,才會在每一天產生新力量。我們相信,尊敬大自然、呼應身體的訊息,才能找到正確的療禦方式。 世界上最好的治療,都是不花錢的。睡覺、大笑、動一動、曬太陽。健康,無價! 《早安健康》的英文 Everyday Health,睡眠、刷牙、洗臉、抬頭挺胸收小腹、吃在地當令食物,建立在天天的生活裡,才會是隨手就可做到的健康。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