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看診藥越拿越多?善用老人門診「對症下藥」-《0負擔的照護》

長輩看診藥越拿越多?善用老人門診「對症下藥」-《0負擔的照護》

老人家除了常會低報病情,或說沒有任何症狀,或是將症狀的程度講得過輕了,這樣都容易造成無法「對症下藥」,像林奶奶也說不出來是哪裡不舒服?但身子骨的確感到不對勁。 老人家分不清楚究竟是自己老化,器官退化或是疾病的關係?兩者混在一起分不清,有時候可能從心理影響到身體。

開始出版社

2016/10/26

瀏覽數 23,281


作者/許詩典, 李淑芳, 連世昌
 

▎ 霧裡看花不看診

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K_CWyBxkx0U1KTKDMInGAe4ZI_-3pWO0uL4IEgGLQkDtA6VbcgC7-OlZUbQXXd_wO2yCGyH9y1UTlC4tsFnrOQF0cabqTcWw5iJG_Me34ccKR_9CHB95vUanUVAgZGpHFA8X3xZ-TxJ6bhUb2Q

 
問診的時候,醫生檢查不出來有其他毛病,林奶奶反而道:「身子骨有時候會痠痛,不過還好啦!沒什麼。」
 
「媽,你不是就是因為腰痛,我們才回來帶你過來醫生嗎?還有什麼不舒服,快點跟醫生說。」一旁的兒子忍不住催道。
 
老人家明明身子有狀況,卻硬是逞強,直說沒事,讓人傷透腦筋!這是因為他們不想成為人的負擔,同時這也是老人常常在看病的時候的一種現象,叫做低報。
 
老人家除了低報,還有另外一種狀況,像王媽媽如果去看醫生,就會開始囉哩囉嗦講一大堆,讓人不知道病情重點。
 
王媽媽常常舊事重提,甚至從十年前的病痛開始提起,除非王媽媽的女兒在旁邊,可以誘導她講出病因,要不然醫生都要花上比平常看診時間的兩倍,才能問出重點。
 

一般老人看診時,如果有家屬陪在旁邊,最好能夠引導老人講出重點,才能協助醫生對症下藥。
 
老人家除了常會低報病情,或說沒有任何症狀,或是將症狀的程度講得過輕了,這樣都容易造成無法「對症下藥」,像林奶奶也說不出來是哪裡不舒服?但身子骨的確感到不對勁。
 
老人家分不清楚究竟是自己老化,器官退化或是疾病的關係?兩者混在一起分不清,有時候可能從心理影響到身體。
 
像林奶奶認為是上次摔倒了之後,身子大不如前,所以才會腰痠背痛,卻忽略了可能是疾病的潛在症狀而引起不舒服。



▎ 病症因年齡不同 醫生也可能誤診
 
另外,老人看診和年輕人不同,因為老人身體疾病的症狀跟年輕人有差別,這一點常常會讓醫生誤診。例如40%的老人家發生急性心肌梗塞,是以肚子痛、頭暈、頭痛來表現,這種非典型的症狀,和青壯年可能不太一樣。
 
老人的身體狀況和年輕人不一樣,患病的時候,要從兩方面下手,我們要去推廣
老人的特別門診,不能只有從疾病來做診斷,而是從「疾病」跟「機能」下手。
 
除了就機能面來評估一個老人,來做類似的診斷,最主要是後面要做的治療計畫。這個治療計畫不是只有開藥而已,一般看診只有開藥,可是身體機能上可能會被忽略。
 

https://lh6.googleusercontent.com/KVdNhO-I3HCb83lRtUn-Z5LVohLxiP7wENzmwGlpByoYbH18NRWZWJZIMB2P-c6MAxV4L_itR6fV2iit99j-8kqE4OLDdxrxl-1VbSdHjqpyt8iC_7fFcAGD4eEk2ktlFgw5QLDjTAnsPezpcQ

(圖片來源:illust AC)

 
▎ 選擇老人醫學 減少重複用藥
 
林奶奶讓兒子載回家之後,隔壁的劉媽媽過來探視,看到林奶奶桌上大包小包的藥袋,好奇的詢問:
 
「你怎麼吃這麼多藥?」
「這個就上個星期肚子不舒服,去看腸胃科的藥;這個是昨天頭痛我去看醫生時,跟他說胃痛,他多開胃藥給我,叫我不舒服的時候吃;還有這個是今天的……」
「你藥吃這麼多,身體的毛病會越來越多吧?」
 
老人用藥,常會有多重用藥的現象,吃了一堆藥,而有些
藥有交互作用,他們也不知道,不說醫生也不一定清楚。
 
林奶奶這兩個星期,最少就看了三位不同的醫生,而且都是不同的科別。因為常常覺得胃不舒服,所以就請醫生開藥,現在她的藥袋,最少就有三種胃藥了。
 
 


老人家如果沒有正確的用藥觀念,不但不能治病,反而傷身。這一點觀念也是要去建立、推廣,不論是老人家,或是照顧老人家的人。
 
另外就是處方處置,這部分不是只有藥物,還包括其他如:生理層面、精神層面、藥理層面、護理層面、復健層面等,這些層面都必須去評估—有一套完整的措施,叫做治療計畫,不是只有開藥而已。
 

利用這套措施,可以檢視老人去各科拿的藥,中間有沒有重複用藥?有沒有藥物交互作用?盡量避免並加以改善,這是老人特別門診的用意。
 

dependent-pixabay640.jpg

(圖片來源:pixabay)



陪長輩就醫看診前,你應該要知道>>
 
懷疑有失智症?及早到「記憶門診」做詳細檢查
 
老人愛逛醫院?也許你該選擇提供整合性服務的「老人醫學科」

【求救!爸媽不願去醫院】如何帶失智症長者看醫生,就診時可能遇到的問題



照顧父母可以更輕鬆,方法在這裡 >>

·   想要健康活百二?丟掉保健品,靠運動提升體適能最實在


·   你的家中「步步危機」嗎?馬上來檢視獨居長輩的居住安全

·   
財產分配很重要!別讓遺產變成遺憾、增加子女的負擔


《0負擔的照護》作者/許詩典, 李淑芳, 連世昌

 

本文經開始出版社同意後轉載,更多本書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更多



開始出版社

開始出版社

出版媒體

開始出版有限公司的書系【健康手札】將以保健書為主要出版書系,年齡層將以40歲以上為主要銷售對象,也因為這個年齡層開始注意自身的健康,更要開始要面對父母的老化,所以除了一般飲食、及病的醫療保健常識,我們也將引進一些老人照護及生死學的書籍。 除了版權書籍的引進,同時也與國內大型醫院做一些書系的製作與規畫,讓醫療保健的訊息更能完整的呈現給讀者。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