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2大利器規畫正確退休藍圖
用2大利器規畫正確退休藍圖
目前市面上熱賣的失能扶助險,保障範圍僅限疾病或意外造成的失能,但老化過程不一定會符合失能等級,因此長照險較適合補足老年照顧需求。
Smart智富
2019/11/24
瀏覽數 12,163

文/陳佩儀
根據調查,國人平均壽命已來到80.4歲,以勞工平均退休年齡為61.1歲來看,退休後約有近20年的時間,要如何準備退休金,才能在這收入銳減、支出驟增階段,仍能享有理想生活。
在台灣,一般勞工的退休金主要來源為「勞保老年給付(俗稱勞保)」與「勞工退休金(俗稱勞退)」,但現行制度沒有給國人太多自主規畫的選擇,勞保破產年限又不斷提前,因此大家應要再另闢財源,而歸納專家看法,可透過以下2大利器來規畫:
利器1》年金險活到老、領到老 退休後仍有穩定金流
為支應退休生活,臺銀人壽精算部經理陳宏傑說,因年金險可「活到老、領到老」,且不限身體狀況都可投保等特性,很適合做為退休後長期穩定的現金流工具。
在年金險中,有「即期年金」與「遞延年金」兩類。即期年金險是民眾躉繳一大筆保費後,保險公司會依照投入的金額算出年金金額,保戶可選擇年給付或月給付領取,適合手邊有一筆資金可投入的退休人士;遞延年金則是民眾分期交付保費直到一定的年齡,保險公司才開始給付年金。
陳宏傑指出,一般來說,大多數人無法躉繳一大筆保費,因此規畫退休金時會以遞延年金為主。在年金遞延期間,保單價值會依預定利率或宣告利率增值,到年金給付年齡時,保戶可選擇一次領回年金或年金化,若選擇年金化,保險公司會依照累積的金額,計算每年或每月可領取多少年金。

利器2》長期照顧險支應老年醫療費 保額建議為3萬~5萬元
除了有穩定金流外,也要避免退休金被醫療、看護費用侵蝕。陳宏傑說,生活需求可以用年金險滿足,健康照顧需求則要用健康險來及早規畫,在所有險種中,能提供老年長期照顧需求的,只有長期照顧險(以下簡稱長照險)。
他指出,長照險的保障範圍涵蓋疾病、意外及自然老化,一旦經專科醫師診斷確定符合「長期照顧狀態」,並於免責期屆滿時仍持續符合者,就能獲得理賠。
目前市面上熱賣的失能扶助險,保障範圍僅限疾病或意外造成的失能,但老化過程不一定會符合失能等級,因此長照險較適合補足老年照顧需求。在評估長照險投保金額時,可以月給付金額為考量,目前申請外籍看護,每月可能需要3萬元的基本花費,本籍看護至少5萬元,保額會建議在3萬~5萬元。

(圖片來源:istock)
不過陳宏傑也說,長照險保費相對較高,建議40歲或50歲就及早規畫,如果預算有限,保額可以不用太高,或是將繳費年期拉長至30年,降低保費負擔,等到經濟能力許可再增購保額。以投保臺銀人壽「優活人生長期照顧健康保險」為例,男性40歲保額1萬元、繳費年期30年,年繳保費為5,480元。
他強調,要考慮到繳費選擇一繳就是10年以上,保額一定要在自身財力負擔得起的狀況下去建構,如果沒有辦法長期負擔,保額不要一次性建構太高,以免中途繳不出保費而導致保單失效。
原文經smart智富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延伸閱讀:
1. 35~45歲民眾近7成退休金準備不足!用「退休金3支柱」建立源源不絕資金池
2. 退休月領5萬》靠年金險對抗長壽風險,活愈久、領愈多
推薦閱讀:

關於作者-Smart智富
《Smart智富》成立於1998年,提供保險、退休規畫、消費觀念等投資理財領域的知識、情報與課程服務,以及透過旗下臺灣發行量最大的理財月刊-《Smart智富》月刊等財經暢銷書,全方位服務投資族群需求。
更多精彩文章請見「Smart財經好讀」:
http://smart.businessweekly.com.tw/Reading
Smart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smartmonthly
分享
文字
100%
120%
140%
Related Articles
延伸閱讀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