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大時,試著轉移注意力到身體變化-《不累的生活:正念紓壓,讓照護更得心應手》

壓力大時,試著轉移注意力到身體變化-《不累的生活:正念紓壓,讓照護更得心應手》

回到剛才病房的場景,處在壓力的情緒當下,該怎樣說,才能有效地安慰母親呢?就是要引導她的注意力,離開黏在的念頭。

四塊玉文創

2020/05/13

瀏覽數 12,453



文/吳錫昌

壓力是當下專注力一直和情緒緊緊連結,解開這個連結的方法是從引導注意力到身體活動開始。

回到剛才病房的場景,處在壓力的情緒當下,該怎樣說,才能有效地安慰母親呢?

就是要引導她的注意力,離開黏在的念頭,如:開刀可能狀況與失敗的模擬。離開情緒如:
害怕、擔心、焦急。回到現場最明顯的地方,那就是當下身體的感覺。安慰語是透過引導注意力的方式,它有一個重要的順序去引導注意力,從念頭和情緒轉到身體上。


1.引導到當下最明顯的身體現況

以提醒的方式:「媽!你怎麼臉色蒼白!」
以問題的方式:「妳有注意到自己的臉色蒼白嗎?」

這時媽媽的注意力被引導到臉上,或許可以摸她的臉,以觸感加強她的注意力。

「來,做個深呼吸。」引導注意力到
呼吸上。
「可以放鬆一下手掌嗎?妳抓得好緊哦!」再次以問題或提醒方式。

 這時媽媽的注意力被引導到雙手的肌肉緊繃,她會下意識地把手鬆開。






2.透過當下的念頭和情緒引導注意到,反應在身體上的變化

「妳是不是很害怕呢?胸口會很緊或有壓迫感嗎?」透過情緒,再讓她覺知身體的變化。
「為什麼你會手腳冰冷呢?妳想到什麼呢?」透過念頭,引導去感覺手腳。
「媽,很緊張嗎?感覺一下呼吸,會不會很急促?」以問題或提醒連結情緒與身體。

讓她覺知當下的呼吸狀況也是很有效,可試著引導她做深呼吸,透過呼吸調整身體姿勢。

「媽,妳會緊張的心跳加快嗎?深吸一口氣,緩和一下。」
 
她會覺察到自己心跳,透過呼吸來調整自我的不安。

我們對於
壓力反應,需要有覺察的回應,不要再走老路,一下子就煩躁起來。回應的方法就是透過一瞬間,把注意力引導到當下的覺知當中。對病人而言,當下最明顯的覺知就是呼吸,以及身體所呈現的緊張反應,例如:呼吸變急促、臉潮紅或蒼白、手腳溫度、肩頸或手的肌肉緊縮、胸口發熱、胃部收縮。

也可以問一下會不會覺得冷或熱,整體身體感覺如何?這些問題的目的就是引導到當下身體的狀況,只要成功地把念頭從緊張情緒,引導到當下身體感受較為強烈的地方,就是紓壓的第一步。可以把這種方法稱作「感覺引導法」,去感受當下,放下大腦的對於
開刀可怕狀況的模擬作用。


繼續閱讀:
 
1. 證實了!壓力大容易罹癌,從「心」開始的減壓9招
 
2.
研究證實,壓力真的會逼死人!

 
更多《不累的生活:正念紓壓,讓照護更得心應手》的文章:
 
   
壓力
不累的生活:正念紓壓,讓照護更得心應手
作者/吳昌錫
本文經四塊玉文創出版社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
請按此了解
 
四塊玉文創

四塊玉文創

出版媒體

四塊玉文創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