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他的失智漸趨嚴重,連看醫生都「如臨大敵」-《你忘了全世界,但我記得你》
隨著他的失智漸趨嚴重,連看醫生都「如臨大敵」-《你忘了全世界,但我記得你》
門診或檢查對於四肢健全、心智健康的人,不過是一樁要處理的事罷了,就算是無法行動自如的病患,輪椅、計程車或是救護車都是可行的方案。但對於心智已離去的患者,去醫院門診或是做例行的各種檢查,都已是不可能的任務!需要步步為營,隨時調整及應變。用「如臨大敵」四個字來比喻,真的是一點也不為過。
寶瓶文化
2024/05/14
瀏覽數 4,946

文/鄭秋豫
到後來,隨著他的失智漸趨嚴重,坐在候診室等待叫號變成一種煎熬。他不再注視著牆上不停變動的候診燈號,不再理解為什麼要等候,不再理解為什麼等候是如此的漫長。他坐立難安且焦躁不已,不斷地要求離開,不斷地重複:「走吧!回家!」不停地起身要離開醫院。
他的年紀離八十五歲還有好些年,我也不便敲門要求提前看診。我跟他說,一定要看到醫生、拿到處方,才能取藥回家。他會說:「為什麼要拿藥?走吧!我們回家!」我只能一再地威迫利誘,承諾他等看完、拿藥後,跟他去吃平日盡可能不讓他吃的漢堡和薯條、去喝咖啡、去看電影等。
到後來,我說什麼都不再管用了。
此外,他不再回答醫師的任何提問。門診時所有的問題,都變成由我來回答。難怪劉秀枝醫師在她的著作裡寫道:失智患者看病,家屬的陪伴與說明最是重要。
(延伸閱讀:〈陪伴失智患者就醫,你需要面面俱到:關注失智狀況,還需留意其他疾病徵兆〉)
我發現伏波似乎知道自己不再能完成任何任務,也意識到他的安全感逐漸地離他而去,在各方面都能感到他對我的依賴益發日增。
門診結束後,還需去批價、繳費與領藥,每個步驟皆需排隊等候,時間長短不等。此時他已離家好幾個小時,一邊排隊、一邊移動還尚可,站著等領藥則是提心吊膽,怕他轉身離去。
離家時間長了還需上廁所。我怕他忘記開口要求,總是一個多小時就提醒一次並帶他去男廁。但無論我如何地一再叮嚀「事後在門口會合」,也不能保證他上完廁所出來若看不到我,是否會到處去找。有好幾次我從女廁出來,四處張望不見他,我就直直地走進男廁,朗聲呼喚他的名字。
還有兩次,我出來時發現他已經走遠了,此時真的是急出一身大汗,卻又跑不快!從此,我放棄了自己的生理需求,就佇立在男廁門口等候,好讓他一出來便能看見我。
由於長照機構離我們的住處較遠,把伏波送進去後,要上醫院時,他都是由與機構合作的特約計程車阿義載去,我改成到醫院與他倆會合。但這會合只持續了不到半年,伏波便已前往急診三次及住院月餘;住院前,他已不再能認字、寫字,出院後,他無法理解前往門診需搭乘交通工具,語言表達能力也幾乎盡失,做任何檢查皆不能配合。
目前折衷的對策是改由長照機構與醫院合作:除了服用健保給付的失智症藥物而必要的定期檢查,一般的定期抽血由機構保健室完成,再將樣本送往醫院。定期的門診,則透過機構的護理人員撰寫書面報告交給醫師,與主治醫師溝通後,開立處方藥單,再由專人代為取回藥物。
門診或檢查對於四肢健全、心智健康的人,不過是一樁要處理的事罷了,就算是無法行動自如的病患,輪椅、計程車或是救護車都是可行的方案。
但對於心智已離去的患者,去醫院門診或是做例行的各種檢查,都已是不可能的任務!需要步步為營,隨時調整及應變。用「如臨大敵」四個字來比喻,真的是一點也不為過。
繼續閱讀:
1. 「我不認識你,但我記得你的好」失智長者不會表達,可是感覺得到
2. 失智行為症狀讓人心好累?這6點照顧者可以再想想
更多《你忘了全世界,但我記得你:一位語言學學者與她失智、失語的摯愛丈夫》的文章:

《你忘了全世界,但我記得你:一位語言學學者與她失智、失語的摯愛丈夫》
作者/鄭秋豫
本文經寶瓶文化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
分享
文字
100%
120%
140%
Related Articles
延伸閱讀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