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照護體系大缺工 台大醫院長、照護司長各有解方

醫療照護體系大缺工 台大醫院長、照護司長各有解方

我國醫療產業面臨的人力不足問題,需要儘快應對這些改變,以提高現有人才的留任率並增加工作效能。台灣在全球高齡化的潮流下步入超高齡社會,必須積極因應這些挑戰。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3/07/23

瀏覽數 4,635


文/愛長照編輯團隊


我國醫療產業人力不足,急需提升現有人才留任意願並增加工作效能,這成為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的重要挑戰。在高齡化和少子化的背景下,台大北護分院舉辦了一場以「醫養合一」為主題的長照醫療研討會,旨在探討如何因應未來全球面臨的高齡化、資源分配不均及科技發展三大改變。

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長蔡淑鳳指出,每個人都會老,在照顧中沒有人是局外人,因此,我國醫療產業必須做好充足準備,發展地方照護的新模式,以迎接超高齡社會的挑戰。


▍社區化照護 仍有努力空間

根據台大北護分院院長陳永銘表示,該院定位為老年及社區長照,致力於發展老人醫學及長期照護的最佳模式。他強調,要結合社區所有醫療照護資源,提供社區民眾優質照護。

雖然在過去的19年中,社區化健康照護已取得一定進展,但距離理想狀態仍有一段距離,這也是醫療產業人力不足的現象所表現出的一個缺口,他希望能夠發展更具創新性的地方照護模式,以提供更適切的長照服務。

台大副校長張上淳則表示,台大北護分院在財務方面一直面臨困難,但在大家的努力下逐漸健全。他表示希望該院未來能夠在超高齡社會下,將老年照護和高齡長照發揮到最好,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

▍邁入超高齡社會 醫護人力不足成隱憂

吳明賢院長進一步強調了全球面臨的三大改變:高齡化、資源分配不均以及科技發展。他指出科技的發展有望解決人口結構和資源不均等問題。然而,我國醫療產業面臨的人力不足問題,需要儘快應對這些改變,以提高現有人才的留任率並增加工作效能。台灣在全球高齡化的潮流下步入超高齡社會,必須積極因應這些挑戰。

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長蔡淑鳳出席研討會時指出,現今民眾平均餘命有所延長,然而,活得長並不代表活得好。在生命的最後6至8年,人們可能面臨疾病需要持續的照顧。預防照護系統的重要性也逐漸受到重視。


▍「居家護理所」成新型態工作環境

蔡淑鳳特別提到,癌症為我國十大死因榜首,每年有超過5萬人因癌症喪生。然而,有80%的癌症病人希望能在家中安詳終老,但事實上,有80%的病人最終還是在醫院辭世,尤其是在癌症末期的照顧困境,這也凸顯出護理人力不足的問題。

蔡淑鳳指出,根據統計每年約有5000名護理師離開醫院,其中30至40歲的護理師佔了相當大的比例,且大多數離開後就不再重返醫院就業。考慮到護理師95%以上為女性,面臨生命歷程變化,她們需要更彈性的工作環境,「居家護理所」的社區照護體系,或許能為這些離開醫院的護理師創造更具彈性的工作環境,讓專業人力得以持續發揮。



 
繼續閱讀:
 
1. 長照2.0到底有多缺人?照護員不足,醫護人員也不足--治療師告訴你,不願進場的三大理由 

2. 在生死邊緣工作的護理師:死亡帶給活人的脆弱,我仍在學習接受及看待-《Free To Fly》

愛長照編輯團隊

愛長照編輯團隊

照護小秘書

樂活養生、心靈加油站、長期照護、病症知識、社會資源......長照所需要的一切,愛長照編輯會努力整理資訊給大家!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