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忘東忘西?3大重點教你判斷健忘vs.失智

老是忘東忘西?3大重點教你判斷健忘vs.失智

一般的健忘和失智造成的健忘,其實有幾個明顯不同之處,主要體現在三個面向。面對不確定的健忘狀況,不需要獨自承擔。及早發現、及早就醫,讓專業人士介入,能幫助延緩失智進程,同時減輕家屬的壓力。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5/09/24

瀏覽數 1,040


文/愛長照編輯團隊

 

 

「鑰匙放哪了?」、「我剛剛是要做什麼?」這樣的小插曲,對許多60歲以上的人來說再熟悉不過。隨著著年齡增長,記憶力逐漸退化,是自然的過程。但心裡難免會浮現疑問:這只是正常老化,還是失智症的早期信號?

 

事實上,並非所有記憶力下降都等同於疾病。釐清「一般的健忘」與「失智症前兆」的差異,既能放下不必要的焦慮,也有助於及早察覺需要留意的變化,為自己與家人預作準備。

▍怎麼判斷?健忘與失智的關鍵差異!
 

 

健忘與失智差別

 


一般的健忘和失智造成的健忘,其實有幾個明顯不同之處,主要體現在三個面向:忘記事情的程度、當事人是否具有自覺、是否影響到生活。


多數情況下,一般的健忘屬於「遺忘細節」,例如:一時想不起來東西放在哪裡、或暫時叫不出某人的名字。但只要過一段時間,或經過他人提醒,通常就能回想起來,也不會對日常生活造成太大影響。


然而,失智造成的健忘則不同,常見的情況是「整件事從腦海裡消失」。不僅細節模糊,甚至連事件本身都沒有印象,即使經過再多提醒,也難以喚回記憶。更進一步,當事人可能會否認自己有問題,甚至懷疑物品被偷,出現與現實不符的想法。隨著病程推進,還可能伴隨幻覺或妄想,並逐漸喪失對病情的自覺,讓原本熟悉的生活模式逐步被打亂。

 

 

失智症十大警訊

 


理解差異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戰在於:當自己或家人陷入「似是而非」的灰色地帶時,下一步該怎麼辦?這時把握黃金時間很重要,結合專業協助與日常生活的調整,就能逐步建立一套可行的應對策略!

 


▍健忘的行動對策:專業建議及實用方法

1. 當「健忘」開始困擾:先求助,及早介入


面對不確定的健忘狀況,不需要獨自承擔。及早發現、及早就醫,讓專業人士介入,能幫助延緩失智進程,同時減輕家屬的壓力。


醫療端:可至神經內科精神科或老年精神科門診,接受完整的評估與診斷。


社區端:可洽詢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失智症社會支持中心等單位,以獲得諮詢、專業評估與資源轉介。

 


2. 從日常做起:維持腦部健康的三大習慣


研究顯示,生活型態對腦部健康有極大影響,特別是在飲食運動與社交互動方面。因此,透過培養良好習慣,可以促進大腦血流、強化神經連結,進而減緩認知退化


飲食:選擇青魚(鯖魚、秋刀魚)、深綠色蔬菜、大豆製品、堅果與橄欖油,有助保護腦神經;同時應避免反式脂肪與過量飲酒。


運動:每天進行約 30 分鐘的散步或體操,不僅能促進腦部血流、活化神經,還能幫助控制血壓與血糖,間接降低失智風險。


社交:參與社區活動、與朋友定期互動,或嘗試新的學習挑戰,能提供多重刺激,維持大腦靈活度,減少認知退化的機率。

 


3. 家人的角色:溫柔與耐心,最能安定不安


健忘常常伴隨焦躁與不安,而家人的回應,往往會影響整體的氛圍。比起急著指出錯誤或否定,用溫柔與耐心來回應,更能帶來安心與支持。


溝通原則:避免責備或否認,耐心傾聽,並用簡單、明確的語句來表達


提供支持:尊重自尊心,讓家人能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保持自主;必要時提供「適度協助」而非全面接手。


情境示例:當家人懷疑東西被偷,直接否定可能引發爭執,不如換句話說:「我們一起找找看。」既能安撫情緒,也能維持彼此的信任感。

 

健忘,或許只是日常的小插曲,也可能是失智的早期警訊。唯有正確分辨、及早求助,再配合健康的生活習慣與家人的耐心支持,才能有效守護記憶與生活品質。面對健忘,不必恐慌,但需要行動;把握現在,就能為自己和家人爭取更安心、更有尊嚴的未來!

 

 

如果你正在照顧家人,有些問題、壓力想找人討論,不妨試試申請星雲計畫,讓現在的照顧有所轉機、未來的照顧安排有更多預備。

填寫問卷申請就可以囉!星雲計畫不限申請條件、免費服務,請安心填寫申請:
https://www.surveycake.com/s/P8Aza
 

 

星雲計畫

 

 

繼續閱讀:

1. 有這六點可能是初期失智!了解讓照顧旅程更順利

 

2. 冷靜的心態是關鍵!照顧者和失智者對話的3個要點

愛長照編輯團隊

愛長照編輯團隊

照護小秘書

樂活養生、心靈加油站、長期照護、病症知識、社會資源......長照所需要的一切,愛長照編輯會努力整理資訊給大家!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