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去接小慧下課……」什麼都不記得的母親卻用最愛的音樂記住了女兒
「我要去接小慧下課……」什麼都不記得的母親卻用最愛的音樂記住了女兒
聽音樂會保持安靜,是對臺上演出者的禮貌, 不過,如果台下的躁動聲是源自一位失智母親的不安,我們是否願意溫柔地伸手,告訴一旁滿懷抱歉的女兒「沒關係」呢?
卡羅
2017/10/20
瀏覽數 16,337

文/ 卡羅
記得去年有一則新聞,久石讓來臺灣開音樂會,演奏中卻突然響起垃圾車的音樂,以致影響中斷,消息一出引起許多譁然。當時我也正好在音樂會現場,雖然吃了一驚,久石讓本人還是體貼地搖搖手表示「沒關係」更因此稍稍安撫了聽眾的情緒。
聽音樂會保持安靜,是對臺上演出者的禮貌,一旦出現不尋常的聲音,迎接而來的便是許多視線與注目。
不過,如果台下的躁動聲是源自一位失智母親的不安,我們是否願意溫柔地搖手,告訴一旁滿懷抱歉的照顧家屬:「沒關係」呢?
由真人真事改編,愛長照這次用「音樂」與「失智症」為主題串起一部微電影,除了藉此提醒以同理的角度,體諒患者與家屬,也想告訴正在經歷失智症照護的你,表面上,疾病把我們熟悉的家人變成陌生人,其實他們只是拿了更早以前的記憶來愛最親的人。
▍ 下課後的音樂時光,母女最甜蜜的相伴
小時候,媽媽接女兒放學的路上,固定有位拉小提琴的街頭藝人,喜愛音樂的母親,總是牽著女兒的小手聽得入迷。母女倆並肩享受露天音樂的環繞,與彼此的陪伴。
隨著時間流逝,女兒長大了,而母親卻罹患失智症,一點一點忘記了許多事、許多人。但女兒相信,即使母親忘了她,她們曾經一起擁有過的,微小而幸福的音樂時光,應該還沒有被疾病搬走。
於是,她帶母親聽音樂會,希望讓母親找回過去的熟悉感。

可是,母親的記憶裡不只沒有她,也沒有了音樂。由於失智症讓母親對於陌生環境感到相當不安,不斷詢問「這裡是哪裡?」、「我要回家。」躁動的聲音,也引起鄰座聽眾的抗議。
女兒頻頻抱歉,只能無奈地帶著母親離場。
此時,母親一字一句的焦慮催促中,記著的仍是女兒的小名:「我要去接小慧下課」
原來在記憶一個個被搬走之前,母親早已先用最愛記住了最愛。

▍ 失智照顧的辛苦,照顧者更應以「自己」為重
失智症照顧的辛苦,往往在於病患不可逆的病情發展,隨著時間的推移,曾經熟悉的家人逐漸變得陌生、難以理解。或因為日落症候群,照顧家屬經常得在晚上疲於奔命到處找人,抑或是像影片中的母親一樣易對陌生環境感到不安。以上種種都會連帶影響其他家人的社交生活與心理健康,變得越來越少外出。
因此,愛長照的網站除了提供大量的失智症照顧資訊外,最重要的是,有許多專門給照顧者的文章,像是以下的心靈打氣、名人故事、實用的喘息服務等等。
我們始終相信愛自己跟愛護家人一樣重要,當你把自己照顧好就越有力量照顧最愛。
【愛長照微電影】
繼續閱讀:
1. 精神科醫師教你如何照顧失智症:把握八重點,務必要「轉移注意」
2. 失智患者要出院,失智症個管師要如何幫你的忙
卡羅

點此了解卡羅>>
―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更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service@ilong-termcare.com
分享
文字
100%
120%
140%
Related Articles
延伸閱讀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