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使用cookie等資訊來優化您的體驗,繼續瀏覽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欲瞭解詳細內容,請詳閱
隱私權保護政策
×
搜尋
照服員會員
熟齡來閱讀
熟齡活動區
長照達人
限時活動區
找服務
政府長照2.0
出院準備
品牌合作
登入
首頁
熟齡來閱讀
長期照護
人生最後一...
X
文章
試用體驗
愛長照Line
聽首音樂
FB社團
人生最後一哩路 逾6成盼在家安寧
健康醫療網
16194 人瀏覽
在熟悉的環境、熟悉的家人旁,走完生命最後的一哩路,其實是一件非常圓滿的事。學習如何跟愛的人「道謝」、「道歉」、「道愛」及「道別」,不一定是要用醫療儀器才能代表盡心盡力。緩和醫療是種需要內化的概念,需要大家用心思考跟體會。
記者/吳珮均
一位
巴金森氏症
末期合併失智症末期的阿蘭奶奶,在一年內退化到完全失能。隨著疾病的進展跟體力的衰弱,阿蘭奶奶進出醫院的次數越來越頻繁,家屬已疲於奔命。家屬和醫師溝通後,決定將奶奶轉為居家安寧,最後在子女們的陪伴下安詳往生。
▍ 病友心聲誰能知 善終讓人尊嚴活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沈怡伶表示,因國人深受華人社會文化的影響,目前在臺灣社會,尤其是臺北市,多數子女不願意在長者面前談及死亡,導致能接受
居家安寧
概念的民眾不多。
根據一項調查結果發現,在健康長者中有40%希望在自己居住的
安養中心
善終;40%希望在自宅、子女家或是親戚家往生。而生命末期的個案中,竟高達60%的人希望在家中度過生命的最後時光。
沈怡伶醫師補充,因許多個案都已經是長期臥床合併重度失智,早就無法表達自己希望善終的地點,加上子女們在有限的期間內無法取得共識,一旦發生狀況也只能往醫院送,這對正在推動居家安寧的團隊來說是相大的困境。
▍ 緩和醫療讓死亡有更好的安排
沈怡伶醫師指出,在熟悉的環境、熟悉的家人旁,走完生命最後的一哩路,其實是一件非常圓滿的事。學習如何跟愛的人「道謝」、「道歉」、「道愛」及「道別」,不一定是要用醫療儀器才能代表盡心盡力。
緩和醫療是
種需要內化的概念,需要大家用心思考跟體會。
原文經健康醫療網同意後轉載,
原文請點此
健康醫療網LINE@ ID:
@healthnews
繼續閱讀:
1.
許禮安:如何與老人談死亡?先要「無所不談」
2.
不要再說安寧就是放棄治療了!有關安寧療護的10個快速解答
關於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是以健康新聞、治療新知為主的全方位健康媒體平台,致力於提供最專業、最即時、最樂活的多元化資訊。
「健康部落格」邀請專業人士論述健康資訊,分享更多更完善的保健知識與服務,成為民眾獲取健康知識的首選網站。
官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
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news.tw
健康醫療網的其他文章:
●
熟男殺手莫輕忽 骨痛恐是晚期攝護腺癌徵兆
●
糖友當心!併發症才是無形殺手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關鍵字
健康醫療網
安寧緩和醫療
居家安寧
善終
失能
失智
巴金森氏症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更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
service@ilong-termcare.com
最多人關心
1
頭痛、偏頭痛眼壓高-《醫學瑜伽 解痛...
2
爺孫一起上學去,「代間學習」點亮生命...
3
高血壓釀慢性頭痛!她靠一項手術改善 ...
4
存千萬後靠定存能安心退休嗎? 答案是...
5
急診女醫師其實. /插鼻胃管就是急救...
關於愛長照
|
聯絡我們
|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
會員登入
電子信箱
確認密碼
保持登入狀況
忘記密碼
取消
確 定
會員註冊
*
電子信箱
*
暱 稱
*
輸入密碼
*
確認密碼
我已詳細閱讀並接受
愛長照服務條款
及
隱私條款
取消
確 定
忘記密碼/重寄認證信
請輸入您的註冊電子信箱
系統將重新寄送「忘記密碼」信件
至您的電子信箱中
取消
確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