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密度測不出? 糖尿病友的骨鬆危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
近年糖尿病人數逐年攀升,你知道糖尿病也是誘發骨質疏鬆症的原因之一嗎?林口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黃兆山醫師表示,糖尿病的高血糖會引起骨頭脆弱,不僅會造成皮質骨縫隙變大,還會影響骨頭結構和品質變化,呼籲糖尿病患者提早預防骨質疏鬆,降低骨折的風險。
▍糖尿病誘發骨鬆 骨頭結構發生變化
糖尿病有較高的骨質疏鬆和骨折風險,黃兆山醫師解釋,主因是糖尿病患者的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GF)異常以及糖基化產物(AGE),影響膠原蛋白組成及骨細胞代謝異常,讓骨頭結構和品質發生不良變化,提高骨質疏鬆風險。
另外,黃兆山醫師指出,糖尿病併發腎病變時,不僅會影響維生素D的活化與合成,造成鈣離子流失;而胰島素增敏劑(TZD)藥物也會抑制造骨細胞生成,使骨質密度下降,因此糖尿病患有較高的骨質疏鬆和骨折風險;至於相關次發性疾病如甲狀腺機能亢進、副甲狀腺功能異常、長期使用類固醇、長期不活動、胃腸道吸收不良等,都可能造成骨質疏鬆。
▍第二型糖友骨密度正常 卻可能有高骨折風險
黃兆山醫師提到,許多糖尿病患者往往會低估骨質疏鬆,通常第二型的糖尿病患者,「骨密度測量往往反應不出來,骨密度看似正常或偏高(T值>-2.5),卻有高骨折風險。」因此許多糖尿病患者錯過最佳預防時機。至於第一型的糖尿病患好發於年幼階段,巔峰骨質(骨骼達到最大強度和密度)會較低,提高未來骨質疏鬆的風險。
黃兆山醫師分享,一名55歲在浴室滑倒造成腰椎骨折的糖尿病患者,送醫檢測骨密度值為-2.2,評估雖未達骨質疏鬆卻造成骨折。他說,糖尿病患者常常誤以為,骨密度未達-2.5就不是骨質疏鬆,「對糖友來說,即使骨密度未達-2.5也應非常留意,提早治療才能遠離骨鬆危機。」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