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去抵抗強風,而是成為風的一部分」諮商心理師小鹿-中風病癒日記
「我不去抵抗強風,而是成為風的一部分」諮商心理師小鹿-中風病癒日記
發病的那一瞬間,不知道自己正在踏入的是什麼情況?到底有什麼在等待著自己?可能是感到暈眩而已,也可能像我一樣,眼睛失焦模糊,慢慢的身體開始傾斜,從頭痛站不穩到躺在地上開始嘔吐,說不出電話的數字。
小鹿的病癒日記
2018/12/24
瀏覽數 18,937

文/小鹿的病癒日記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自己中風......人生的改變與突破,會在這一次病後獲得許多體會。
我想邀請大家一起想想看,如果有一天你突然昏倒,就停在這裡了,你有什麼遺憾?以及,如果又重新獲得新生,你會有什麼改變?那麼現在對你來說,真正重要的是什麼呢?
我是一位諮商心理師,同時也是一位動靜脈畸形的患者。
在今年七月底,無預警地發病、血管破裂,在加護病房住了24天。順利完成開腦手術後,目前復健狀況良好。我在住院的時候就有失語的情況,開刀前最嚴重的時候,連自己幾歲都不知道?每天護理師問我:「現在在哪間醫院呢?」我都會說錯。
發病的那一瞬間,你會不知道自己正踏入什麼情況?到底有什麼在等待著自己?可能是感到暈眩而已。也可能像我一樣,眼睛失焦模糊,慢慢的身體開始傾斜,從頭痛站不穩到躺在地上開始嘔吐,說不出電話的數字。

(圖片來源:pexels)
醒來,發現世界不一樣了,原來我被送到了加護病房。發生了什麼?我在哪裡?我到底怎麼了?
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感覺到慌亂是很正常的,很多的混亂跟疑惑接連著出現。
我那時心想:「我要在這裡多久?昨天我還在擔心的那些事情我該怎麼處理?家人會不會擔心我?他們有沒有被嚇到?他們的身體狀況如何?我還能工作嗎?我還能摸到我的貓嗎?我會好嗎?我會死嗎?我還有救嗎?我還能站起來嗎?」
我決定,先承認我的害怕與不安,同時我也願意為自己做出行動。
首先,找到可以安撫自己的方式就變得很重要!我開始尋找,我能夠為自己做的事。透過「還能做的」微小改變與行動,感覺到自我掌控感,並為「活著」這件事感受到生命力,給自己的力量賦予意義。
在恐懼與未知中,我能夠跟自己站在一起,就是最了不起的事了。
接納自己的變化以及還擁有的能力,了解自己才有辦法安穩心情。可以說,認識自己是面對疾病與自我調適最重要的起點。
【影片】唱歌也是復健
這部影片是我還在一般病房時錄的。不過最一開始,即使是在加護病房,我一樣試著讓自己保持快樂。等到我比較有意識後, 就開始試著唱歌。但剛開始,幾乎沒有辦法發出任何聲音,只能用心裡的聲音陪伴自己,漸漸的才有辦法記起一點音符。直到有一天,在加護病房裡可以發出聲音,那天我好開心,我能唱歌了!雖然破碎不完整。
然後自己慢慢用聲音摸索,曾經在腦海裡的旋律。只要記憶回來一點點,就唱一點點。可惜,還在加護病房的我,唱一下下就會累,音也不穩,但我很滿足。
後來不需要回想的歌曲,是從曉明時就最愛看的「讚美之泉」聖歌,也唸唸佛經,徹底展現萬本歸宗和眾神的仁慈XD
在加護病房裡一直記著的事情,是陳醫師告訴我的:「不要遺忘快樂,不要忘記自己。」這是這三十幾天來,最重要也最常放在心裡的話。
我知道這段歷程很辛苦,也知道人生本來就有酸甜苦辣。
真實的人生就是有許多感受,也就是這些體悟能帶來禮物。有低落,才能夠看見並放下內在的期望。當自我願意臣服,明白真正重要的,才有機會自由。感謝靈魂的安排,有了這場病,讓我比較容易放手。
「當大風來時,不去抵抗強風,反而變成風的一部分。」
「一朵花不會去想要怎麼開花,他只是活著,自然就會開花。」

(圖片來源:photoAC)
其他中風康復的故事也推薦給你>>
- 四十歲後才發現「走路是件難事」靠意志力與家人的愛走過中風點滴
- 在澳洲中風的博士生:不放棄,利用中西醫持續復健
- 生病不是什麼都做不到,中風教我的生命課:用現有的能力,一樣能把事做好
- 「那一年我中風,我27歲」在醒不來的惡夢裡,更需要支持與陪伴
繼續閱讀:
1. 給正在中風復健途中的朋友們:「我想我是幸運的人,因為三大原因,讓我日漸康復」
2. 中風復健,你可以這樣做:與患側對話
諮商心理師|小鹿的病癒日記

點此了解小鹿的病癒日記>>
—
分享
文字
100%
120%
140%
Related Articles
延伸閱讀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