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照顧先生,護理老師分享成為照顧者前的9項準備-《「健」癒心靈、「裕」見安寧 》
全職照顧先生,護理老師分享成為照顧者前的9項準備-《「健」癒心靈、「裕」見安寧 》
現實生活中就是不斷在解決問題中度過,不要害怕面對問題,面對問題才知道關鍵點在哪?能有效率解決問題。逃避問題不是問題不存在,而是把問題越變越複雜。
麗文文化事業機構
2019/12/30
瀏覽數 12,178

作者/尹亞蘭
▍「照顧者角色」可以選擇嗎?
當家人罹癌,每個家屬都有義務做個照顧者,身為家屬都可以學習如何照顧病人。親屬間輪流照顧、請看護照顧、單獨照顧⋯等,會依家庭成員多寡、家中經濟狀況以及病人角色、疾病的治療期而有不同,需要開家庭會議討論後續的照顧問題。
就我個人的理解,直腸癌第一期開完刀追蹤即可;第二期醫師會依病人狀況,放療、手術後有的須做預防性化療(我的預估整個療程約6~9 個月);第三期放療、手術、化療(我的預估整個療程約9-12 個月);第四期放療、手術、化療及標靶、若有遠端器官轉移,治療期限無法預估,因人而異。
現在很多需做化療的病患,會選擇在門診化療注射室,用居家化療攜帶式輸注器,則不需住院,也不影響生活作息。所以,詳細詢問醫師治療計畫,整個治療期約需多久時間?才能安排治療期間的照護問題,病人與家屬都要坦誠溝通,找出最好的模式。
我因為是護理老師,而生病的是先生,治療期限無法預估(第四期),我毅然決然辦理留職停薪、提早退休,決定要成為24 小時全職的照護者,我想在他(病人)治療期間能陪伴在旁,運用我所學的專業來照顧他,這樣我的生命才能無憾、才能心安。
▍成為「照顧者」的準備
當親人罹癌時,家庭成員可能都會成為照顧者,最好都要有所準備,彼此幫忙、有人替手是很重要的。
照顧者該有什麼準備呢?
1. 要對疾病有初步了解
他(病人)癌症病灶長在哪裡?多大?是第幾期?需不需要化療?開刀?藥物會有什麼副作用?生活上如何照顧?回家後什麼情況要返回醫院?有問題時可以找誰或單位尋求協助?
2. 準備一本筆記本
專門記錄疾病變化、醫師的吩咐、想要問醫師的問題,可以做為照顧者之間的交班,照顧病患能更有連續性。
3. 心態上的調整
他(病人)目前是癌症第幾期會影響後續的治療狀況。要把癌症當成長期慢性病來看,不能輕忽。如果需要化學治療或標靶治療,他身體不適,會影響情緒,就別跟他一般見識。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溝通,其實陪在他旁邊他就能心安。尊重他的感受,因為受苦的不是我們,要相信他。
4. 樂於學習照護技能
其實一些基本的照護技能並不難,不要排斥學習,相信自己會越做越好。
5. 解決問題的熱忱
現實生活中就是不斷在解決問題中度過,不要害怕面對問題,面對問題才知道關鍵點在哪?能有效率解決問題。逃避問題不是問題不存在,而是把問題越變越複雜。
例如:病情告知。他(病人)的身體生病了一定要讓本人知道狀況,他才能配合治療,才能和醫師討論治療方向。他自己所做的決定,才不會後悔遺憾。身為家屬的才不會為做錯決定而自責。千萬別處在「早知道就⋯⋯」的痛苦中。你要知道,病人及家屬間一起溝通清楚所做下的決定,就是當時最好的選擇,千萬別再自責及後悔。

6. 主動找尋相關資料
能在網路上找資料是很好,但網路資料並不一定適合他(病人),要把有疑問的地方寫起來,詢問相關醫療人員。或許醫師很忙,沒時間回答,可以找護理人員、癌症個案管理師、實習醫師、有醫療背景的朋友詢問。小道消息、偏方、草藥等我是不會去嘗試的。
7. 能有適當的休息時間
如果需要在住院期間照顧他(病人),要有睡眠不足的體認,利用白天多休息,或有人可以接替,才能適度釋放照顧壓力。
8. 不苛責、不勉強、不要求
讓他(病人)保有基本的自主能力,別讓他覺得生病像對不起全家人一樣,就得拋棄自我。
9. 跟他(病人)一起面對挑戰
越後期的癌症治療面臨越多挑戰,只要是想清楚後做的決定,就給予支持,接受治療後的結果。只要不後悔、不遺憾,全家人都同意,就接納決定。
繼續閱讀:
1. 給家庭照顧者的自我照顧:溫暖的練習,從「家屋」開始
2. 普遍過勞的家庭照顧者,我們可以這樣幫助他:鼓勵、經濟支持
更多《「健」癒心靈、「裕」見安寧 》的文章:
《「健」癒心靈、「裕」見安寧:陪伴癌夫圓滿人生的歷程》
作者/尹亞蘭
本文經麗文文化出版社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
―
麗文文化事業機構最早為1976年成立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逐步擴展有巨流圖書、麗文文化、藍海文化等出版社,長年關注社會脈動、關心文化及教育發展,出版方向以社會、社工、社福、心理諮商、環境、教育、文化…等為主,除了邀請國內學者專家著作,亦與國內各學術單位、機關團體…等合作出版以及翻譯出版國外優良書籍。 巨流圖書除了得到行政院“老字號,金招牌” 圖書事業特別獎外,亦獲優良圖書金鼎獎、台灣嘉新兆福優良著作獎、國立編譯館獎勵人權教育出版品編著獎…等多項獎項肯定。 機構另外在全台21間大學校內設立直營門市,為學校教職員、學生提供各項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