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髮族的健康管理和年輕人不一樣!血糖、血壓控制鬆一些,壽命才會長一點

    46076 人瀏覽
    年輕族群很重視肥胖管理,但是肥胖的話題在老人族群就不是那麼重要,很多家有老人的民眾,看到罹患糖尿病的爸爸媽媽想要多吃一點飯,就會馬上制止:「糖尿病不能吃太多!要維持體重!」


    「要運動、要控制熱量控制體重、要控制慢性病.....」

    大家都知道為了健康要進行自我健康管理,年輕人要管理,中年人也要注意,銀髮族也要注意,但是,控制的標準都一樣嗎?
     
    健康管理
    (圖片來源:libreshot)
     
    高雄榮總高齡整合照護科主任周明岳表示,和年輕人一樣,銀髮族的健康照顧上,最重要的也是慢性疾病的管理。

    不過疾病控制的目標和年輕人不一樣,各種指數要控制在多少範圍內有不同的定義。
     


    ▍  年輕人的健康管理要減重,銀髮族「重保肉」
     
    年輕人的健康管理,通常著重要維持減重、要瘦身、要飲食均衡,而運動和飲食的指引也是常以要求消耗熱量達到體重控制為主。

    周明岳表示,年輕族群健康控制標準通常比較嚴格,因為年輕族群的各個器官未來還要使用至少三、四十年的時間,嚴格控制是為了預防發生併發症影響身體組織及器官。

    而銀髮族控制疾病的各項指數,是為了維持健康狀況,所以並不需要那麼嚴格。
     
    以體重來說,年輕族群很重視肥胖管理,但是肥胖的話題在老人族群就不是那麼重要,很多家有老人的民眾,看到罹患糖尿病的爸爸媽媽想要多吃一點飯,就會馬上制止:「糖尿病不能吃太多!要維持體重!」
     
    不過周明岳說,
    比起肥胖,老人更要擔心的是肌肉缺少症,所以重點不是肥胖管理,而在「肌肉量」的管理。

    重要閱讀:「老倒縮」並不正常!只吃清粥小菜、陽春麵 小心罹患「肌少症」

    糖尿病的老人雖然不要吃太多澱粉,但是要確認他們有吃到足夠的蛋白質。
     
    他說,年輕族群需要減重,除了希望更健康以外,在體態上也要維持,不只生理上要健康,體態維持更好也能讓心理上更愉悅。

    老人的體重管理只需要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就好,各種飲食和運動,都是希望能夠預防
    肌少症、增加肌力。
     
    老人飲食
     
     

    ▍  血壓血糖控制鬆一點 更健康
     
    至於在血壓方面,銀髮族還有「老老人」的血壓控制目標,也有很大的不同。

    周明岳說,以前的血壓控制研究的對象,都是以年輕人和中年人為主,過去沒有考量到現代人類的壽命這麼長,所以要求血壓的控制要在一百四十毫米汞柱以下,如果患有糖尿病,血壓更最好要控制在一百三十毫米汞柱以下。
     
    但是在十多年前的研究開始發現,銀髮族的血壓控制太嚴格,不僅無助降低死亡率,反而死得更快。

    探究原因後發現,嚴格控制血壓可能會造成老人頭暈、跌倒,年輕人跌倒可能只是受個小傷,老年人跌倒可能會因為
    骨質疏鬆而引起骨折或致命。

    的控制太嚴格更血糖的控制太嚴格更的控制太嚴格更可能會使老人因為發生低血糖,若沒有人及時發現,低血糖昏迷甚至可能致命。
     

     


    ▍  65歲到75歲的血壓、血糖控制有所不同

    所以在六十五歲以上到七十五歲的銀髮族來說,歐洲和美國的醫學會看法略有不同,歐洲認為銀髮族應該控制在一百四十毫米汞柱,而美國則認為控制在一百五十毫米汞柱以下就好,但若是八十歲以上的老老人族群,歐洲和美國醫學會的看法都一樣,血壓只要控制在一百五十毫米汞柱以下即可。
     
    您可能會發現,怎麼沒有提到舒張壓的數值?

    因為隨著人體老了,血管也會漸漸硬化,甚至有愈老舒張壓愈低的情況,所以目前在銀髮族及老老人的血壓控制上,通常只討論到收縮壓的數值,但是年輕族群的血壓控制仍要注意舒張壓。
     
    (圖片來源:pixabay)
     
    而在血糖控制方面,年輕族群的糖化血色素要求應該控制在7%以下,但是研究證實,老年糖尿病族群的血糖控制在7%以下會有低血糖的風險。

    所以在美國糖尿病指引中,銀髮族糖尿病患建議血糖控制在7%到7.4%以內,重症或臥床者可以放寬到8%到8.5%,而飯後血糖年輕族群要求控制在每百毫升血液一百到一百二十毫克以內,銀髮族則建議只要保持在一百五十毫克以內就好。
     
     

    ▍  銀髮族要健康 肌力、心理狀態都要評估
     
    除了慢性疾病的控制以外,老人最怕
    跌倒,還有認知功能的障礙。

    周明岳提醒,
    的控制太嚴格更還有包括的控制太嚴格更老人的憂鬱症,的控制太嚴格更這些都是容易使老人失能的問題,為了了解老人的身體狀況,並給予最適切的健康建議,目前各大醫院都有針對老年人設計的高齡門診,建議老人最好能像做健康檢查一樣,到高齡門診進行健康評估。
     
    包括檢查在行動上是否有肌少症、動作協調或平衡等問題,如果有這些障礙,就要為老人進行一些肌力訓練、平衡感的訓練等「防跌」復健。

    並且也要評估有沒有
    憂鬱症的風險、失智症等認知上的障礙或是風險,及早進行治療及控制,才能讓銀髮族更健康。
     
    老年憂鬱症
    (圖片來源:photo AC)
     
     

    資深醫藥記者|丁彥伶

    點此了解丁彥伶>>
     
     
    ―――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
 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service@ilong-termcare.com
  • 愛長照定位:解決照顧者疑惑的社群、整合長照專業者的論壇、關心長期照顧者的媒體
  • 愛長照宗旨:希望,互助,愛心,陪伴
    • 愛長照訂閱電子報
    • 追蹤愛長照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