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破200降不了…日醫師這樣治,糖化血色素大降7.8%

血糖破200降不了…日醫師這樣治,糖化血色素大降7.8%

西田亙認為, 牙周病是一種慢性發炎,這與肥胖的脂肪細胞一樣,都會釋出「細胞激素」,讓胰島素功能受限,產生胰島素阻抗,自然會造成糖尿病。

早安健康

2019/09/16

瀏覽數 18,441


 
文/早安健康編輯部
 

牙周病糖尿病之間有什麼關連?事實上兩者有著相互影響、惡性循環的關係,但往好處來說,治療其中一項另一項往往也能改善,雙管齊下更是有奇效。
 
日本糖尿病專科醫師西田亙,曾經治療過一個反覆糖尿病的嚴重案例,某次患者糖化血色素飆到 10.5% 住院治療,同時也治療了他的牙周病。令人驚訝的事來了:患者剛入院時一天要打四次
胰島素,血糖還是 200 以上降不了,當他結束了牙周病的療程,糖尿病情也跟著改善,到出院前牙周病、糖尿病彼此惡性循環兩天完全不用再注射,口服藥只剩一種。出院後一個月再量糖化血色素, 已經大幅降到 7.8%。
 
西田亙認為, 牙周病是一種
慢性發炎,這與肥胖的脂肪細胞一樣,都會釋出「細胞激素」,讓胰島素功能受限,產生胰島素阻抗,自然會造成糖尿病。
 

 
糖尿病破壞牙齦組織再從另一方面來看,糖尿病如果控制不當, 末梢血管與神經都會受損。日本牙醫學博士波多野尚樹就說, 牙齦裡有許多微血管,糖尿病使牙齦循環變差,氧氣與養分供給不足,導致牙齦會失去正常功能,免疫能力會下降,此時口腔中的細菌就會趁機做大、繁殖,牙齦從最上端開始發炎,接著剝離成為牙周囊袋。
 
發炎範圍再往下延伸的話,牙周韌帶中的膠原蛋白纖維遭到破壞,微血管就會開始滲血。糖尿病讓血糖濃度升高,大腦會從身體各處抽調水分去平衡血管的滲透壓,導致唾液減少。少了唾液沖刷與滅菌功能,口內細菌也會大幅增加。
 
另一方面, 波多野尚樹指出,牙齦的神經病變也會使免疫能力下降。另有研究指出,身體持續處於
高血糖狀態,蛋白質開始糖化,也會連帶使牙齦的抵抗力減弱。
 
若是改善牙周病變,讓牙齦細胞回復正常運作,減少細胞激素,也能回到正常吸收血糖做為養分的過程,血糖也能因此下降。
 


▍正確使用牙線
 
台北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鄭信忠特別示範如何準備好牙線,以及面對前排與後排牙縫,該如何使用牙線:
 
1. 先取一段牙線,長度不拘, 大約 40 公分,差不多雙手在胸前的距離。

 
牙線
 
2. 將牙線纏繞幾圈在兩手中指上。兩手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皆可。
 

 
3. 纏繞後的牙線長度,大約是雙手拇指相對、兩中指拉緊的長度。
 

 
4. 面對前排較容易清潔的牙縫,將牙線用右手食指抵住,左手拇指抵住,兩指之間約有一公分長度的牙線。接著將食指伸入牙齒內側,拇指留在牙齒外側,就能清潔牙縫。
 

 
5. 至於後排不易清潔的牙縫,改以兩手食指抵住牙線,再伸進口腔清潔。
 

 
原文經早安健康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此為《早安健康》9月號《從齒變健康》部分內容,完整內容請洽《早安健康》9月號
 

繼續閱讀:

 
1.
【口腔保健】牙周病易讓糖尿病惡化?做好口腔清潔讓慢性病走開
 
2.
長輩來學超簡單的「健口操」維持一口好牙、強化口腔機能
早安健康

早安健康

健康資訊網站

《早安健康》相信,健康的方式不只是治療疾病,更多的是快樂的心境、好好生活,做得到的健康,才會在每一天產生新力量。我們相信,尊敬大自然、呼應身體的訊息,才能找到正確的療禦方式。 世界上最好的治療,都是不花錢的。睡覺、大笑、動一動、曬太陽。健康,無價! 《早安健康》的英文 Everyday Health,睡眠、刷牙、洗臉、抬頭挺胸收小腹、吃在地當令食物,建立在天天的生活裡,才會是隨手就可做到的健康。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