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書 伊佳奇的《趁你還記得》讀書心得

失智症書 伊佳奇的《趁你還記得》讀書心得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這句口號大家都知道,但失智症不易察覺,往往出現神經行為狀況才就醫,此時病程已經到了中度失智症的階段。 最令人頭痛的精神行為症狀(BPSD),我個人覺得本書最精彩的地方,就是作者分享他解決這些問題的經驗

翻轉醫療

2017/07/31

瀏覽數 43,031



文/幸福醫療服務 周本正 藥師


這是華人世界第一本由失智症家屬伊佳奇寫的書,和一般由醫師寫的視角很不一樣。因為照顧無法重來,所以想把他12年來摸索出來的照顧心得,嘉惠更多失智症家庭。
 
尹佳奇
▲ 《趁你還記得》作者/尹佳奇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這句口號大家都知道,但失智症不易察覺,往往出現神經行為狀況才就醫,此時病程已經到了中度失智症的階段。所以只要出現任一項失智症十大警訊,就應該尋求醫師的協助:


1. 記憶力衰退到影響日常生活
2. 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物
3. 說話表達出現問題
4. 喪失對時間、地點的概念

5. 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
6. 抽象思考出現困難
7. 東西擺放錯亂
8.
行為與情緒出現改變
9. 個性改變
10. 喪失活動及開創力
 

或是以下AD-8量表(有兩項改變就要儘早就醫)
 
失智症量表


 
▍  及早就醫的好處:
 
1. 以藥物試圖延緩失智症惡化
2. 對其他疾病進行整合性診療
3. 向醫師請教照顧方式
4. 以醫師權威讓病人乖乖聽話
5. 及早安裝扶手和
無障礙規劃,讓患者早點適應環境
6. 及早做財務規劃(失智症確診後餘命為8~12年)

  
失智症整合照顧以家庭為核心,且要依不同病程幫患者規劃不同活動。失智症輕度階段,還可以學習新事物,但學習能力可能不如從前。中度以參與互動為主,重度利用多重感官刺激與溝通。不過都必須符合長者的興趣、能力和生活史。
 
最令人頭痛的
精神行為症狀(BPSD),我個人覺得本書最精彩的地方,就是作者分享他解決這些問題的經驗,這部分就請大家買書來看囉。
 
精神行為症狀

 
▍  非藥物療法:

要發揮非藥物療法的效果,就要將它與日常生活結合。
 

從長輩起床到睡覺,所有活動都可以蘊含非藥物療法活動,且過程重於結果,須符合長者的興趣和喜好來規劃。
 
若只有在醫療機構或是學堂兩週兩次、每次半天,這樣是不夠的。

 
非藥物療法

原文經翻轉醫療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1.  失智症的關鍵表徵:是否喪失了「活動獨立性」

2. 「媽媽,我沒有不要你!」將失智母親送到安養院,是我最好的選擇

3. 避免失智長者變成被騙的肥羊 4 種方法幫助守護財產



  翻轉醫療
關於翻轉醫療

「翻轉醫療」是長照第一線專業人士跨領域學習平臺,透過圖文筆耕、訓練課程和民眾講座,培養具有互聯網思維的長期照護通才。
 
官網:
http://www.flippingmed.com/
LINE_ID官方帳號: @fm360
 
翻轉醫療的其他文章:
 
翻轉醫療

翻轉醫療

長照學習平臺

長期照護是一門跨多專業的綜合學問:醫師、護理師、治療師、藥師、營養師、心理諮商師、社工、照服員等等。 不但每樣專業都需要大量時間養成,且要有足夠的跨領域專業知識,才有辦法第一時間提供患者和家屬全方位的解決方案。 「翻轉醫療」是長照第一線專業人士跨領域學習平台,透過圖文筆耕、訓練課程和民眾講座,培養具有互聯網思維的長期照護通才。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