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入身體、偷走健康的賊 濕氣是怎麼來的?-《去濕排毒加強版》

侵入身體、偷走健康的賊 濕氣是怎麼來的?-《去濕排毒加強版》

由於濕氣是逐漸累積而來的,當病人身體出現問題而前來就醫時,代表受濕氣影響已有一段時日,所以在治療濕氣相關疾病時,通常顯得相對困難。

今周刊-生活i健康

2021/03/08

瀏覽數 15,813


文/姚淑儀
圖/達志影像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天人合一、天人相應」的觀念,並認為風、寒、暑、濕、燥、火等「六氣」,為自然界四季氣候的正常變化,如,春天的風、夏天的暑氣與火氣、長夏的濕、秋燥與冬寒。
 
大葉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張世良指出,六氣有利於萬物生長,人體的生理,也與四季六氣的變化相適應;然而,當六氣過多或不及時,人體適應不良,就會導致疾病,「六氣」便成了「六邪」甚至「六淫」。
 

▍年紀愈長,濕邪危害愈明顯
 
「濕」為六氣之一,如果一個人處於濕氣過重的環境中,或飲食不節,喜愛攝取寒涼食物,長久下來,會逐漸使體內臟腑器官因負荷過重而功能失調,以致濕邪凝聚於體內,無法正常排出體外,形成疾病。
 
濕的形成因素,又分為「外濕」與「內濕」。張世良表示,「外濕」源於環境,外部的濕氣是一種物理性的刺激,濕氣過重會使人體的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等功能紊亂、無法適應,讓濕邪入侵或停留在體內。
 
由於台灣屬於海島型氣候,天氣較為潮濕,相對濕度有時高達80%以上,尤其到了梅雨季或夏季,濕度更高。長期處在潮濕的環境中,容易讓濕邪入侵、內停人體,產生許多過敏性疾病,如皮膚病、氣喘過敏性鼻炎風濕性關節炎等。
 

關節炎
(圖片來源:photo AC)

 
「內濕」則與飲食有關。平時若攝取過多寒涼飲食,例如瓜果類,容易損傷脾之陽氣。脾為人體中負責「運化水濕」的臟腑器官,脾將體內水氣吸收後運至腎,再由腎負責排出體外;如果脾與腎沒有辦法發揮正常排濕功能,便會在腸胃道中留下過多濕氣,形成腹瀉
 
「濕邪對人體的影響是逐漸累積而來的,」張世良說,許多人在年輕氣盛或身體健康時,無法明顯感受濕邪傷害,然而若不防微杜漸,在疾病未發之前便將濕氣排出體外,且養成良好的居家生活與飲食習慣,時間一久再加上身體逐漸老化,至終還是得還「濕氣」的債。



▍濕與寒、熱結合,引發痠痛、口臭、便祕
 
濕氣在體內累積久了會出現什麼現象呢?《黃帝內經》說:「因於濕,首如裹」,意思是濕氣過重時,會使身體出現重濁感,就像頭部被布包裹著一樣不舒服;濕邪,屬於一種陰邪,陰邪易使氣血阻滯,所以這時筋骨也會出現明顯的痠痛感,這是由於氣血不通暢所致,與發炎所產生的疼痛感不同。
 
而這些還只是功能性失調,長年累月下來,可能就會產生疾病了。張世良表示,濕氣會使神經血管的供應能力下降,逐漸引發關節相關疾病,如風濕關節炎;濕氣過重也會使人體免疫調節功能變差,導致呼吸器官相關疾病叢生,如過敏性鼻炎、氣喘等;此外,也因為體內濕氣過多,腸胃來不及吸收多餘水分,而出現非細菌性感染的腹瀉。
 
張世良指出,濕氣對五臟六腑的影響是漸進的,由於肺與脾胃容易受外邪侵犯,所以初期對肺與脾胃的影響較重,但久了可能就會傷及腎。他表示,六淫邪氣並非只有一種單獨致病,若濕分別與寒、熱結合,同時攻擊人體,就會形成「寒濕」或「濕熱」。
 
濕邪使氣血循環受阻,若再加上寒凝,氣血循環便更加阻滯不通,容易造成筋骨痠痛、腸胃功能低下、消化不良、食欲不佳、大便稀軟不成形等現象;濕讓人有重濁感,而熱則可理解為一種發炎反應,濕熱合邪,會使人產生口乾、口苦、口臭便祕或急性腹瀉等現象。
 

便祕
(圖片來源:photo AC)

▍脾胃健康是長壽的基礎
 
還有一種濕,稱為「痰濕」。外邪入侵後,身體與之對抗,產生發炎反應,而發炎後所製造的廢物,因體內臟腑功能失調,無法將之排出體外,便在體內形成痰濕。
 
「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張世良說,脾若功能失調,痰便生成,並將痰儲存於肺部,也就是口裡所咳出的痰,但體內還有更多無形的痰,會使腸胃時常發出聲音,並使過多水液停留在關節腔裡,形成關節炎。
 
由於濕氣是逐漸累積而來的,當病人身體出現問題而前來就醫時,代表受濕氣影響已有一段時日,所以在治療濕氣相關疾病時,通常顯得相對困難。因此,中醫所說的「治未病」,就是要在疾病未生之前提早預防,從改善居住環境與日常飲食習慣著手,降低疾病形成的機率。
 
張世良指出,脾胃居於中焦,是吸收營養、將養分供應至全身的關鍵,若因濕氣過重而影響脾胃功能,身體的營養吸收度也會跟著變差「就算補充再好的營養品,身體也無法吸收。」養好脾胃是長壽的基礎,祛除體內濕氣,恢復脾胃消化吸收的能力,才能重拾健康,讓疾病不再上門。
 
 
繼續閱讀:
 
1. 代謝停滯,難怪濕氣排不出!中醫推薦3穴位養脾化濕
 
2. 熱水泡腳賽過吃人參!加入薑汁和OO更能發汗袪濕
 

更多《去濕排毒加強版》的文章:
 

 


今周刊 生活i健康:去濕排毒加強版
本文經今周刊出版社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

今周刊-生活i健康

今周刊-生活i健康

出版媒體

《生活i健康》特刊為《今周刊》針對大眾健康議題所出版的專刊,內容包括身心靈涵養、中西醫學各種疾病介紹等,是一本「易讀、易懂」的健康生活刊物,旨在化艱澀醫療知識更平易近人、貼近生活,讓民眾也能「輕鬆讀健康」!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