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族的用藥安全:藥物與食物交互作用的影響-《樂齡休閒學》

銀髮族的用藥安全:藥物與食物交互作用的影響-《樂齡休閒學》

幾乎每一種營養素都會受到藥物的影響,尤其是鈣、葉酸、維生素A與B6,由於平時攝取量較低,藥物的影響更顯重要。藥物的藥理特性或副作用,可能會影響食物的攝取,須瞭解其作用方式,才能達到治療效果,並避免食物與營養素攝取不足。

麗文文化事業機構

2018/09/15

瀏覽數 29,143


 
文/丁文祺、鄭建民、郭常勝
 


▍藥物與食物的交互作用
 
藥物與營養素在人體內可能產生交互作用,特別是老年人因生理機能退化、脂肪組織增加,可能增加脂溶性藥物(如鎮靜劑、安眠劑)的蓄積。人體器官功能退化,使得藥物反應的變異性大增,容易影響藥物的效用。
 
由於老年人本身可能患有多種慢性疾病,需長期服用多種藥物來治療,如對藥物使用的資訊不足,用藥順從性通常較差。若有進行特殊的營養治療,如限制蛋白質、鈉、鉀及磷之飲食,或原本就有營養素攝取不足的現象,就容易產生藥物與食物的交互作用。
 
弱酸性的藥物在酸性環境時,如在胃(胃酸)中有較佳之吸收率,弱鹼性的藥物主要吸收在小腸部位,鹼性或中性的環境裡吸收率較好。藥物為達到作用目標,因此會設計成各種劑型,如持續釋放錠、腸溶錠、舌下錠等,皆需遵照指示服用,不可任意磨碎,以免影響療效。
 
食物因含有脂質、醣類、蛋白質及其他營養素,可能與藥物產生功能性的交互作用,干擾藥物在胃腸道的吸收,影響身體的可利用率。
 
 藥物
(圖片來源:pexels)
 

▍藥物影響營養素的吸收
 
(一)關節炎常用的阿斯匹靈(aspirin):會刺激胃黏膜,易形成
胃潰瘍,以及有抗凝血作用,造成缺鐵性貧血,另外,阿斯匹靈還會抑制維生素C由血液送至身體各組織器官,導致體內維生素C的缺乏,並干擾葉酸的利用。
 
(二)降血膽固醇藥(cholestyramine):會結合膽酸排出,降低脂肪與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此藥物也會與內在因子結合,抑制維生素B12的吸收。
 
(三)治療痛風的秋水仙素(colchicine):會抑制蔗糖酶、乳糖酶、麥芽糖酶等雙醣酶之分泌。
 
(四)治療反胃、嘔吐之制酸劑(antacid):會提升胃內的 pH 值,抑制鈣、鐵吸收,其中氫氧化鋁易與磷結合,造成低磷酸血症,會使骨頭釋出磷,造成軟骨症。
 
(五)治療肺結核藥(isoniazid):易使維生素B6 流失。
 
(六)輕瀉劑(laxative):雖能解除
便秘,但也加速食物通過腸道,降低營養素的吸收率。
 
(七)治療高血壓的利尿劑(diuretic):造成鈉、鉀、鎂、鋅過度排出,卻降低尿酸的排出速率。
 
(八)抗生素(antibiotic):過度使用會殺死腸道的有益菌,影響維生素K、B12 的吸收。
 
藥物
(圖片來源:pixta)
 

▍藥物對飲食的影響
 
幾乎每一種營養素都會受到藥物的影響,尤其是鈣、葉酸、維生素A與B6,由於平時攝取量較低,藥物的影響更顯重要。藥物的藥理特性或副作用,可能會影響食物的攝取,須瞭解其作用方式,才能達到治療效果,並避免食物與營養素攝取不足。
 


(一)降低食慾
 
中樞神經興奮劑安非他命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會抑制食慾,進而減輕體重。其他如抗高血壓藥captopril、抗黴菌劑metronidazole、治療心衰竭的毛地黃及口服降血糖藥如metformin等,皆會降低食慾。
 


(二)增加食慾
 
抗組織胺藥cyproheptadine、抗精神病藥chlorpromazine、抗焦慮劑diazepam、三環抗憂鬱藥amitriptyline等藥物會促進食慾,甚至進食過度,導致體重明顯增加。其他如
類固醇的藥物,會增加肌肉質量,增加體重。sulfonylurea類的口服降血糖藥如tolbutamide、chlorpropamide、acetohexamide等,會刺激胰臟分泌胰島素,進而增加食慾和體重。
 


(三)味覺改變
 
許多藥物會改變對食物甜、苦、鹹味的感受度,甚至產生金屬味等,造成味覺障礙,其作用機轉可能是改變中樞神經系統神經傳導物質的作用。例如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青黴胺是一種金屬螯合劑,會與鋅螯合造成鋅缺乏,使得味覺異常。其他如抗癌藥methotrexate、doxorubicin等,以及鎮靜劑與Aspirin也會改變味覺的敏感度。
 


(四)口乾、吞嚥困難
 
有些藥物會造成口乾、吞嚥的困難,以致影響食慾,例如抗膽鹼激性藥物atropine、抗組織胺、抗憂鬱劑、抗驚厥藥、治療
心血管疾病帕金森氏症等物藥。
 


(五)噁心、嘔吐
 
有多種的口服藥會引起噁心、嘔吐,甚至腹瀉的副作用,例如治療
痛風的秋水仙素,及化學治療藥物(抗癌藥),嚴重時,可給予止吐劑及促腸蠕動劑。因某些藥物會引起味覺和嗅覺的改變及胃腸道不適,故使用藥物前,先瞭解藥物的特性,可採不同的烹調方式調理食物,達到色香味美的效果,增加病人進食的慾望。
 
嘔吐
(圖片來源:pixta)
 

(六)藥物減少營養素吸收
 
部分的藥物會直接造成營養素吸收不良,例如酒精濫用會導致維生素B1和葉酸缺乏,引起周邊神經炎和貧血;瀉劑會引起脂肪痢,導致營養素嚴重的吸收不良。間接引起營養素吸收不良的藥物,例如:抗生素neomycin會改變腸道絨毛功能、造成膽鹽沉澱、減少膽酸的吸收、抑制胰液作用,易造成脂肪痢及維生素A、D、E、K的吸收不良。
 
 

▍飲料對藥物的影響
 
食物的成分或食品添加物,也會改變體內酵素的作用,影響藥物的代謝及血中藥物的濃度。
 
(一)酸性飲料:含有檸檬酸的果汁或飲料,會影響對酸不安定的藥物治療效果,如紅黴素,或使溶解度較低的弱酸性藥物,如磺胺藥物,在泌尿系統內沉澱引發結石。
 
(二)乳製品:如牛奶、優酪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電解質,易與四環素結合成不溶性的鹽類,降低藥物的吸收率。
 
(三)咖啡、茶、可樂:含有嘌呤類生物鹼(caffeine、theophylline等),它會興奮中樞神經、呼吸系統、心肌、及利尿。咖啡因會增加胃酸分泌,降緩腸蠕動,影響藥物吸收,並拮抗抗焦慮劑Benzodiazepine類的作用。茶中含有鞣酸,與鐵結合後會降低藥物的效用,所以這些飲料皆不宜與藥物併服。
 
(四)葡萄柚汁: 含有類黃酮配醣體會抑制鈣離子阻斷劑(如felodipine)、免疫抑制劑(cyclosporine)及抗組織胺藥(terfenadine)的酵素代謝作用,致使血中藥物濃度增加,引起心律不整或與其他藥物交互作用的不良反應。
 
飲料
(圖片來源:pexels)
 
(五)酒精:因廣泛做為飲料的原料,所以發生食物-藥物的交互作用是很常見的。短期間快速的飲酒會抑制藥物的代謝,而促進藥物的作用;慢性酗酒者,因酒精消化吸收進入微粒體氧化酵素系統,會加速藥物的代謝。例如:抗癲癇藥在快速飲酒者體內因競爭相同的肝臟氧化系統,會減少抗癲癇藥的清除率。
 
(六)水:適量的水分對藥效是有幫助,也可避免藥物對食道造成傷害,改善藥物引起口乾、脫水的情形。
為避免食物與藥物的交互作用,應以開水服藥,並遵守藥品飯前或飯後服用之指示,適當的間隔服藥的時間,停用不必要的藥品,小心監測藥物的
不良反應。
 
(七)碳烤食物:因含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其為一強力的酵素誘導劑,會影響多種藥物代謝,例如會促進支氣管擴張劑的代謝。
 
 

✔課後練習
 
1. 請分別說明阿斯匹靈、降血膽固醇藥及治療反胃、嘔吐之制酸劑會影響哪些營養素的吸收與作用?
2. 請說明為何酸性飲料、咖啡、茶、可樂、葡萄柚汁及酒精飲料不宜與藥物一併服用?
 

 

參考文獻
高美丁等編著(2014)。膳食療養學。臺中市:華格那出版有限公司。
張振崗等編著(2015)。實用營養學。臺中市:華格那出版有限公司。
章樂綺等編著(2015)。實用膳食療養學。臺北市:華杏出版機構。
黃惠煐等編著(2015)。生命期營養。臺中市:華格那出版有限公司。

 



繼續閱讀:
 
1. 銀髮族「藥」注意! 藥物之間也會產生交互作用
 
2.
吃藥不能配飲料?當心傷身失藥效
 

更多《樂齡休閒學》的文章:

     


《樂齡休閒學》作者/丁文祺、鄭建民、郭常勝
本文經麗文文化出版社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
請按此了解
麗文文化事業機構

麗文文化事業機構

麗文文化事業機構最早為1976年成立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逐步擴展有巨流圖書、麗文文化、藍海文化等出版社,長年關注社會脈動、關心文化及教育發展,出版方向以社會、社工、社福、心理諮商、環境、教育、文化…等為主,除了邀請國內學者專家著作,亦與國內各學術單位、機關團體…等合作出版以及翻譯出版國外優良書籍。 巨流圖書除了得到行政院“老字號,金招牌” 圖書事業特別獎外,亦獲優良圖書金鼎獎、台灣嘉新兆福優良著作獎、國立編譯館獎勵人權教育出版品編著獎…等多項獎項肯定。 機構另外在全台21間大學校內設立直營門市,為學校教職員、學生提供各項服務。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