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大事化小」還是「鑽牛角尖」的人呢?看看你是否習慣理性思考-《 沮喪吧,沒關係的。》
你是「大事化小」還是「鑽牛角尖」的人呢?看看你是否習慣理性思考-《 沮喪吧,沒關係的。》
事實上,當不如意的事情發生當下,我們有以下兩種思考模式。一是「理性的思考模式」,另一種則恰恰相反,我們稱之為「非理性的思考模式」。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10/27
瀏覽數 30,793

文/KAORI、YUKARI
大家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驗?當遇到不利的情境,或發生不愉快的事,便會一直掛在心頭上揮之不去,讓你痛苦萬分。其實啊,這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從未遇到煩心事」的人,至少我就不曾見過。
遭遇不如意的事,會情緒低落, 這是再正常不過的自然反應。況且,不如人意的挫折打擊,有時候更能激勵我們成長。只是,長時間困在負面情緒裡,完全無能為力且走不出來,這就太折磨人了。

事實上,當不如意的事情發生當下,我們有以下兩種思考模式。一是「理性的思考模式」,另一種則恰恰相反,我們稱之為「非理性的思考模式」。

為什麼稱為「理性的思考模式」呢?因為它是通情達理的、務實的、靈活有彈性的,是有益於自己的幸福,並且有助於達成目標的思考模式。
相反的,那些不通情理的、不切實際的、僵化頑固的,會破壞自己的幸福並且阻礙目標達成的思考模式,我們稱之為「非理性的思考模式」。
你的「內心鏡片」究竟採用哪一種思考模式來處理情報,結果將會有天壤之別。

坦白說,我就曾經因為採取了「非理性的思考模式」,而讓自己陷入萬劫不復的痛苦深淵。事情得從我二十多歲的時候說起,差不多就在我經營擦鞋店一年左右的時候......那天,店裡來了一位客人......

我先為客人解開鞋帶,用去污劑去除灰塵髒污,再細細塗上鞋油......一切都進行得十分順利,直到最後一道擦拭程序......我努力想要把鞋面磨得晶亮,卻弄巧成拙,磨出了斑駁的色差。眼看婚禮的時間迫在眼前,已經不允許我從頭來過補救失誤......

我對這位客人滿懷歉意。客人雖然不計較,大方原諒了我的失誤,我卻不能接受自己犯的錯。我因為不能滿足顧客的委託而自責不已,心情沮喪得不得了。

我一遍又一遍的責備自己。漸漸的,我在工作上頻頻犯下小失誤,這讓我更加沒有自信......如此下來,日子在不知不覺間陷入了惡性循環。

直到有一天,我再也無法勝任自己的擦鞋工作......不得已,只好拉下擦鞋店的鐵門暫停營業。
人客啊。就如我剛才提到的,我會變得如此悲慘,就是因為自己的「內心鏡片」採用了「非理性的思考模式」來處理情緒。
對於自己「不能完成顧客的委託」,我是這樣想的: 「啊,看我都做了什麼好事......連顧客小小的需求都無法滿足,我還有什麼資格開擦鞋店......」這就是所謂「非理性的思考模式」。

「無法滿足顧客需求的我,沒有資格開擦鞋店。」
人客啊,你評評理。不能滿足顧客需求的人,難道就真的沒有資格開擦鞋店嗎?

世界上可有哪一條法律這麼說:「偶爾不能滿足顧客的要求,就不准開擦鞋店。」既然沒有這條規定,這樣的認知就顯得不切實際了。如果只因為偶爾不能滿足顧客的需求,就認定自己「沒資格開擦鞋店」,這樣的思考也未免太絕對而死板了。

如此「非理性的思考模式」,只是讓我陷入煎熬。

假使當時的我先接受了「自己讓顧客失望」的既成事實,然後再以合乎情理的、務實的、有彈性的,而且是有益於自己的幸福,並且有助於達成目標的方向來思考的話......
比方說像這樣:「這次我真的讓客人失望了......好,我一定要記取這次教訓,努力克服技術問題,不讓同樣的失誤再次發生!」

然而,我之所以無法採取這樣的「理性思考模式」,是有原因的。事實上,我的「內心鏡片」上,卡著許多「執迷掛念」。

繼續閱讀:
1. 最「正面」的方式之一:擁抱自己的負面情緒
2. 別急著趕走情緒,用「漸進式」的方式接受各種自己
更多《沮喪吧,沒關係的。》的文章:

《沮喪吧,沒關係的。:致 被困在壞情緒裡不能脫身的你》作者/KAORI、YUKARI
本文經新自然主義出版社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
分享
文字
100%
120%
140%
Related Articles
延伸閱讀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