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使用cookie等資訊來優化您的體驗,繼續瀏覽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欲瞭解詳細內容,請詳閱
隱私權保護政策
×
搜尋
照服員會員
熟齡來閱讀
熟齡活動區
長照達人
限時活動區
找服務
政府長照2.0
出院準備
品牌合作
登入
首頁
熟齡來閱讀
病症知識
找對醫師,...
X
文章
試用體驗
愛長照Line
聽首音樂
FB社團
找對醫師,3步驟揪出失智!去醫院掛這幾科就對了
幸福熟齡
116064 人瀏覽
洗完手忘記關水龍頭、講過的事情不記得、出了門就搞不清方向…當你發現年邁的爸媽出現不尋常行為,腦中閃過「糟糕!他會不會失智了?」的念頭,卻又不知道該看哪一科嗎?
文/林芷揚
除了記憶力衰退和認知功能障礙,
失智症
隨著病程從初期、中期、晚期一步步進展,將陸續出現不同症狀,需要不同專業的醫師協助。
第一次就醫時,若長輩的主要症狀是典型的記憶力衰退,此時只要是受過失智症相關訓練的醫師,都有能力判斷是否為失智,因此以一般科別來說,看精神科或神經內科都可以。
不過,失智症的種類很多,最常見的是
阿茲海默症
,約佔60%,其次是
血管性失智症
,約佔20%,分別有不同的特性;而精神科較擅長處理精神行為症狀,神經內科則對神經血管系統更專精,因此根據病情的不同,適合的科別也不太一樣。
▍精神科、神經內科專長不同
從神經科的角度來看,台北榮民總醫院失智治療及研究中心主任王培寧表示,由於神經退化性疾病很多,有時不一定是阿茲海默症;
假如長輩記憶力不佳,走路也有問題,可能是
中風
、
帕金森氏症
、常壓性水腦症或其他神經性疾病,此時建議看神經內科確認病因。
▲台北榮民總醫院失智治療及研究中心主任王培寧。
(攝影/林芷揚)
從精神科的角度來說,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陳抱寰表示,如果是中度的阿茲海默症,約一半患者可能出現精神行為症狀,精神科對這方面的藥物與非藥物治療就很有經驗。但若確診是血管性失智症,就會轉介給神經內科。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陳抱寰。
(攝影/林芷揚)
當病人到了失智症晚期,將會喪失生活自理能力,
吞嚥
等運動功能也明顯衰退,可能會需要使用
鼻胃管
;另外也可能因長期臥床導致容易
泌尿道感染
,此時病人最需要的是妥善的生理照護與內科合併症治療。因此,相較於精神科,神經內科或內科醫師的角色就會更重要。
▍失智團隊整合專業、互相轉介
值得注意的是,每間醫院的制度不同,有些醫院還會設立
記憶門診
、失智症特別門診或失智症中心,整合各科專業。比如,台北榮總就設有失智治療及研究中心,由神經科、精神科、高齡醫學科組成專業團隊,根據病人的需求互相轉介。
舉例來說,若病人服用多種高齡藥物需要整合,會轉介給高齡醫學科;若患者有嚴重精神症狀,則會請精神科處理。
那麼,第一次帶父母就醫,看診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診斷第一步:問診
王培寧提醒,
家人平時就要記錄異常行為,像是迷路、搞錯時間等,並舉出具體例子
,不能只告訴醫師「我媽記憶力不好」,醫師還需要知道是如何不好、在哪些事情的表現不好、何時發生、發生多久等。
同樣是記憶力的問題,但「看到人想不起名字,過幾分鐘後才想起來」的情況就和「上午才說過的話,下午就否認自己講過」是完全不一樣的,必須明確描述讓醫師了解。
王培寧補充,家屬還要說明長輩平日服用哪些藥物、有哪些慢性疾病、生活作息如何、有無重大打擊(如:喪偶)等,以便醫師診斷。倘若患者的失智與情緒有關,優先治療情緒問題,失智就有機會改善。
診斷第二步:認知功能檢查
醫師問診之後,如判斷有可能為失智症,下一步會請患者接受認知功能檢查。陳抱寰說明,臨床上診斷失智症常用的檢查工具是「簡易心智量表」(MMSE)與「臨床失智評估量表」(CDR),前者是直接檢查病人的認知功能,後者則是評估患者的生活功能。
醫師會將這兩個檢查結果相互對照,判斷是哪一種類型的失智症,也可作為失智症嚴重度的分級依據。
診斷第三步:腦部影像與抽血檢查
確診失智症後,醫師會進一步找出病因,主要會幫病人做腦部影像檢查、抽血檢查,前者以電腦斷層掃描(CT)為主,可觀察腦部神經結構,包含有無退化、中風、腫瘤、水腦等情形。假如病情特殊,則可能針對特定部位再做磁振造影(MRI)檢查。
抽血檢查則能確認失智原因是否與梅毒、
甲狀腺疾病
、缺乏葉酸或維生素B12等情形有關
,
相較於神經退化的阿茲海默失智症無法復原,這些病因治療之後可能改善失智症狀。
陳抱寰表示,若檢查發現腦部有許多血管病變,血管性失智症的機會就很高;若沒什麼血管問題,抽血也沒有異常,通常就是阿茲海默症。不過,也有些患者屬於混合型的失智症,確切結果有賴醫師判斷。
本文經幸福熟齡授權轉載。
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1.
面對高齡人生,未來我會失智嗎?
2.
【新北失智照顧】家人疑似失智,要到哪間醫院篩檢?「新北市失智症共照網」29個行政區資源一次告訴你
幸福熟齡
點此了解幸福熟齡>>
乳癌人數年年創新高 注意!可能是塑膠製品惹禍
藥物也會害人跌倒!銀髮族「保命防跌」要注意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關鍵字
失智症
阿茲海默症
幸福熟齡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更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
service@ilong-termcare.com
最多人關心
1
這樣的正向自我暗示最好不要做,真的會...
2
喉嚨乾癢難耐嗎?三種能讓呼吸順暢的中...
3
發現時經常已晚期的攝護腺癌
4
關節健康怎麼顧?三大關鍵維持靈活防退化
5
【朱國鳳專欄】102歲老爸,要把75...
關於愛長照
|
聯絡我們
|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
會員登入
電子信箱
確認密碼
保持登入狀況
忘記密碼
取消
確 定
會員註冊
*
電子信箱
*
暱 稱
*
輸入密碼
*
確認密碼
我已詳細閱讀並接受
愛長照服務條款
及
隱私條款
取消
確 定
忘記密碼/重寄認證信
請輸入您的註冊電子信箱
系統將重新寄送「忘記密碼」信件
至您的電子信箱中
取消
確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