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國鳳專欄】越來越老的臺灣,需要一座「都江堰」,靠自癒力延緩失能、失智(上)

    17759 人瀏覽
    在「長照2.0」缺錢、也缺人的嚴苛挑戰之下,勢必要將「戰線」提早拉到上游。在老人還處於「健康期」與「亞健康期」時,就要預防進一步的衰弱。也就是透過一座「都江堰」,將絕大部分的銀髮洪流導引到「健康與亞健康」的方向,儘量減少流向衰弱、甚至失能/失智的比例。

     

    107年4月間,當臺灣的老年人口突破14%時,內政部發出一則新聞稿:《臺灣正式邁入高齡社會》。

     

    新聞稿的最後提到,「面對人口結構的明顯改變…行政院已於106年1月1日實施「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從這份新聞稿可以窺知,政府認為,已經為進入高齡社會的台灣預做準備,也就是所謂的「長照2.0」。

     

    但是我認為,越來越老的臺灣,不能只靠「長照2.0」,更需要一座「都江堰」吧。

     


    ▍ 「都江堰」決戰上游,銀髮洪流需要分流導引

     

    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秦國的蜀郡太守李冰,在四川岷江上游興建「都江堰」。這座千古留名的水利工程,最吸引我的設計之一,是位於江心的:「魚嘴分水堤」。

     

    它可以將岷江水一分為二,在不影響江水暢流的原則下,將江水因勢利導為內江與外江,內江與外江的流量,會因季節而有所調節。

     

    譬如春旱季節,外江水少、內江水多,千里沃野可以獲得充足的灌溉用水;在夏澇時節,外江水多、內江水少,岷江中下游又可以免受洪泛肆虐,因此成就「天府之國」的糧倉地位。

     

    長照2.0

    (圖片來源:pixabay)

     

    臺灣日漸壯大的「銀髮洪流」,就是需要這麼一座可以在上游導引分流的「都江堰」。

     

    因為人體老化過程,可以分成下列階段:

    健康期→亞健康期→衰弱期→輕度失能/失智期→中度失能/失智期→重度失能/失智期。

     

    「長照2.0」目前主要是服務失能失智的長者,「決戰」重心已經到了「中下游」。但是臺灣的「銀髮洪流」只會日益壯大,失能/失智人數只會日益增多,在「長照2.0」缺錢、也缺人的嚴苛挑戰之下,勢必要將「戰線」提早拉到上游。

     

    在老人還處於「健康期」與「亞健康期」時,就要預防進一步的衰弱。也就是透過一座「都江堰」,將絕大部分的銀髮洪流導引到「健康與亞健康」的方向,儘量減少流向衰弱、甚至失能/失智的比例。

     

    決戰在上游,預防於未病都需要一座可以導引分流的「都江堰」。最近我找到一座由民間發起的「都江堰」:「揚生六O館」,這是由「揚生慈善基金會」支持成立的一座「自癒力實踐館」。

     

    揚生慈善基金會

    (圖片來源:揚生慈善基金會FB

     


    ▍ 自癒力與生俱來,只是備受不良習慣打擊

     

    揚生慈善基金會執行長許華倚介紹「揚生六O館」的理念,就是認為預防於未病,延長留在健康期與亞健康期的時光,要靠人體與生俱來的「自癒力」。

     

    自癒力,就像是一位常駐在自己身體的優秀醫生;自癒力,可以讓我們長期保持在健康與亞健康狀態;自癒力,它一直都在,只是我們已經遺忘多年。

     

    兩千多年前,被譽為「西醫之父」的古希臘醫者:「希波克拉提斯」,就曾提出「疾病的治癒,是透過自癒力,醫生只是從旁協助而已」。

     

    細想想也是,人類的遠祖:智人,早在15萬年前就已在東非大陸走跳。十幾萬年來,直到「醫生」這個角色出現之前,人類主要倚靠的,不是草藥、就是自己,也就是所謂的「自癒力」。

     

    皮膚破了,沒有特別處理,過兩天也就自然癒合;骨頭斷了,只要幾個月不去動它,竟然能自動接合;偶而的小病小痛,睡一覺起來不藥而癒。這些都是人體裡的「自癒力」,在默默的為我們進行療癒與修復。

     

    這位隱藏版醫生,免掛號、免排隊,還全天候待命。但讓人疑惑的是,既然有這麼一位與生俱來的優秀醫生,人類老後為何仍然會有一堆慢性病上身?

     

    自癒力

    (圖片來源:istock)

     

    因為同樣也是與生俱來的慣性,讓「自癒力醫生」備受打擊。

     

    也就是:向輕鬆安逸靠攏的習慣;向美食、偏食靠攏的習慣;向不良生活型態靠攏的習慣,這些都會讓自癒力越來越弱。

     

    當「自癒力醫生」都自身難保時,慢性病三高癌症當然會一個接一個的上了身。因此我們只有向各種危害「自癒力」的習慣說不,重新喚起與生俱來的「自癒力」,才能讓自己儘量保持在健康狀態,延緩變弱、變失能/失智的時間。

     



    ▍ 自癒力必須實踐「3+1」,並且缺一不可

     

    我相信很多人還是會有疑惑,「我已經很注重養生啦,但是三高指數仍然居高不下?」、「我每天都有運動啊,但是慢性病還是找上我?」。

     

    許華倚表示,請回自癒力醫生,需要多管齊下。每天都有運動,但是飲食不均衡;每天吃得很養生,但是日夜顛倒,自癒力仍然難以發威。

     

    強化自癒力,必須要靠3+1,就是「健康飲食」、「適量運動」、「良好習慣」+人際關係。

     

    就像是打麻將,「三缺一」也打不起來,一定要3+1全部到位,4個面向都要面面俱到,「自癒力醫生」才會重新開張。

     

    生活習慣

    (圖片來源:pixta)

     

    看到這裡,是不是感覺有點「八股」?有點老生常談?但是許華倚舉了幾個真實案例。

     

    A阿嬤上公共廁所,最怕蹲式馬桶,因為蹲下去、站不起來。但是遵照「3+1」的指導後,就算沒有坐式馬桶,A阿嬤也不用擔心如廁問題了。

     

    B阿公原本穿脫褲子,都要找床、找椅子,因為平衡感很弱。現在可以單腳站立,輕鬆更換褲子。

     

    C阿嬤注重養生,但是以為蔬菜=水果,吃很多水果來替代蔬菜,血糖指數一直居高不下。直到上過3+1的完整課程,有了正確的飲食知識,只是調整飲食習慣,增加蔬菜、減少水果,C阿嬤的高血糖就成功的降了下來。

     

    D阿嬤喪偶不久,始終鬱鬱寡歡,在朋友介紹下,來到「揚生六O館」上課。剛開始仍然是無精打采、自我封閉。幾個月後,不僅會主動打招呼,碰到新會員報到,還會熱情分享經驗。

     

    如果老化是不可避免,健康老化就是社會要全力追求的目標。比我們老得更早、老得更嚴重的日本,很早就意識到銀髮洪流是「國安危機」,必須要架構起完整的因應系統,也就是:自助、互助(鄰里網絡)、共助(介護保險)、公助(社會救濟)。
     

    自癒力

    (圖片來源:pixta)

     

    日本專家都認為,四大防線、最重要的是第一線:「自助」。自癒力,就是在第一線上發揮作用。只有認真的「召喚」回與生俱來的自癒力,就算臺灣繼續由「高齡社會」快速奔向「超高齡社會」,長照危機也才不至於繼續惡化成國安危機。

     

    如何實踐自癒力?請看下篇>>
     

    越來越老的臺灣,需要一座「都江堰」,靠「自癒力」延緩失能、失智(下)

     




    繼續閱讀:

    1. 【生機飲食專家】歐陽英:睡眠好,才有自癒力!一夜好眠五要訣:金針湯、酸棗仁、寫心事


    2. 微電影:身體裡的醫生──自癒力



    專欄作家|朱國鳳
    朱國鳳
    點此了解朱國鳳>>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更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service@ilong-termcare.com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
 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service@ilong-termcare.com
  • 愛長照定位:解決照顧者疑惑的社群、整合長照專業者的論壇、關心長期照顧者的媒體
  • 愛長照宗旨:希望,互助,愛心,陪伴
    • 愛長照訂閱電子報
    • 追蹤愛長照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