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透過手術治打鼾嗎?7個常見的手術類型分析給你聽-《完全根治耳鼻喉疾病》
想透過手術治打鼾嗎?7個常見的手術類型分析給你聽-《完全根治耳鼻喉疾病》
雖然透過儀器和手術都可以改善或是杜絕打鼾及OSA,但我認為根本之道,還是要透過睡眠衛生行為矯治法以及減重才行。特別是肥胖患者,建議先試試自然營養療法處方。
新自然主義
2019/02/16
瀏覽數 150,385

文/劉博仁
想要治療打鼾以及睡眠呼吸中止症(OSA),主要的治療方式不外乎以下幾種:
- 非手術:包括睡眠衛生行為矯治法、減重、藥物、連續正壓呼吸器(CPAP)、口內裝置等。
- 手術:針對上呼吸道的阻塞病變實施手術。
▍打鼾確實可以透過手術加以改善
許多打鼾問題或是OSA,確實可以透過手術來改善,一般較常做的手術,主要是以下幾種:
1. 鼻部手術:包括內視鏡微創手術,目的是矯正鼻中膈彎曲、修剪下鼻甲、切除鼻息肉、清除鼻竇炎病變,讓鼻腔呼吸順暢,改善鼻因性打鼾。
2. 鼻咽腺樣增殖體及顎扁桃體切除手術:這是小朋友嚴重打鼾或是合併OSA常做的手術,基本上效果很好。
3. 懸雍垂顎咽整型術(UPPP):這是較傳統的手術,需住院及全身麻醉,主要是針對成人打鼾以及OSA患者。方法是將肥大的扁桃體切除,並適當修剪懸雍垂及一些軟顎組織,術後口咽腔之空間會放大,手術完疼痛約持續十至十四天。

(圖片來源:pexels)
4. 雷射懸雍垂軟顎整型術(LAUP):以二氧化碳雷射或其他雷射,將肥厚的軟顎組織適當修剪,以減少其體積,進而減少打鼾,術後疼痛持續約七天。
5. 射頻(無線電波)軟顎或下鼻甲體積縮減術:所謂射頻手術(RF),乃是利用特殊金屬針頭,將低溫電波熱能傳至軟顎或鼻甲,藉著離子振盪產生的低熱能,造成黏膜組織中的蛋白質凝固,日後軟顎及下鼻甲體積縮小,進而改善打鼾,術後幾乎不太疼痛,但是可能要重複做二至三次。
6. 軟顎植入物手術(Pillar Implant, PI):軟顎植入物本身的材質,是廣泛應用在外科縫線及心臟人工瓣膜製作的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此植入物可支撐軟顎,並降低軟顎的擺動和塌陷,以改善打鼾,但是價格昂貴,約台幣四萬元,而且效果不是人人都好,所以患者必須仔細評估。
7. 舌骨手術:主要是將舌骨往前移位之手術,目的是避免睡眠時舌根向後塌陷,此類手術複雜,必須與醫師仔細討論其併發症、持續性。
▍要手術還是戴輔助器,得多打聽
只不過,打鼾手術一定能成功嗎?就我來看,要看你所說的「成功」指的是什麼?如果單純以打鼾來說,只要枕邊人說成功,就是成功。

(圖片來源:pixta)
但若是針對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來說,手術成功是指AHI減少50%,而且術後AHI降到二十以下。此外,手術還要面對一些可能復發以及併發症問題。各種手術的復發率不同,有些手術會產生少數併發症,例如UPPP,可能會有吞嚥異物感,或是吃東西會嗆到鼻腔後端。
因此,大多數內科醫師會建議針對中度以及重度OSA患者,配戴連續正壓呼吸器(CPAP),而不要貿然接受手術。到底要不要開刀,其實也是許多醫師的論戰焦點,如果你正在考慮接受手術,那麼建議一定要多打聽。
雖然透過儀器和手術都可以改善或是杜絕打鼾及OSA,但我認為根本之道,還是要透過睡眠衛生行為矯治法以及減重才行。特別是肥胖患者,建議先試試自然營養療法處方。
▍連續正壓呼吸器(CPAP)如何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
連續正壓呼吸器(CPAP)的作用原理是讓你在睡眠時,先戴上適合自己臉鼻形的密封式鼻面罩或是口鼻面罩,此面罩連著一條蛇形管,另一端接到呼吸器本身,在設定壓力參數後,可以提供上呼吸道一正壓,當你在吸氣時,此正壓空氣會將塌陷的咽喉氣道重新撐開,這樣不但可以改善打鼾,連帶也改善呼吸中止引起的低血氧症。
也就是讓你在睡夢中不用再缺氧了,所以CPAP可以降低OSA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改善白天打瞌睡的現象。

▲打鼾的患者通常都是被枕邊人壓來就醫的
不過CPAP也有其缺點,包括:
- 耐受性差:因為睡覺時要帶著鼻罩,所以許多患者會相當排斥。根據統計,有30%至40%的患者無法接受CPAP,寧願冒著心血管疾病風險,也不願意配戴。
- 價格昂貴:這是自費機器,健保不給付,機器分為定壓型、自動型、雙氣壓型,一般價格從三至十萬不等,許多經濟條件不好的患者配戴不起。
- 身體副作用:包括鼻腔乾燥、臉部皮膚溼疹、眼睛痠痛、胃脹氣、頭痛等。可以請技術員調整壓力,或是加裝加溫潮溼瓶等,或請醫師開些藥膏塗抹鼻孔處即可改善。
不過,AHI大於四十的OSA患者,如果配戴CPAP超過六個月後,檢測PSG,發現AHI仍然維持四十以上,就可以請領輕度身心障礙手冊,之後可向區公所申請CPAP輔具補助二萬元,這算是政府德政。
我跟患者解說時都會強調,在政府財務如此吃緊的情況下,仍要補助這類呼吸器,就是希望不要看到這些患者因為OSA長期睡眠缺氧,而造成心臟病、腦中風、猝死、癌症等併發症。
※上述補助資源,政府已於2019年取消。
繼續閱讀:
1. 呼吸治療是什麼?長照家庭也有可能需要
2. 佔據死亡人口¾!原來十大死因原來都與「缺氧」有關
更多《完全根治耳鼻喉疾病》的文章:

《完全根治耳鼻喉疾病:眩暈、耳鳴、鼻過敏、咳嗽、打鼾》
作者/劉博仁
本文經新自然主義出版社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
分享
文字
100%
120%
140%
Related Articles
延伸閱讀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