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澤久子:請不必顧慮人情義理,放下你的人際壓力-《人不管幾歲,都值得好好活下去》

吉澤久子:請不必顧慮人情義理,放下你的人際壓力-《人不管幾歲,都值得好好活下去》

現在我不再如此操勞了,獨自一人隨心所欲地過日子,就不會積存疲勞。雖然在年紀增長的過程中會失去許多東西,但是有些負擔也會一件件地卸除,而從中得到同樣珍貴的喜悅。

熟年優雅學院/太雅出版社

2018/07/29

瀏覽數 21,059


 

作者/吉澤久子

 

至今為止我之所以能夠保持精神奕奕,或許是凡事都不會太在意的緣故。在人際關係方面,我從來不曾煩惱到必須找人排解,一旦無意與對方接觸,不管對方是親戚還是什麼人,我都會盡量迴避。

 

我不和討厭的人來往,但只要心存好感,無論是誰都能和樂相處,保持自然本性。

 

勉強自己去招惹無謂的麻煩,不是很吃虧嗎?如此只會耗損自己的精力。由於職業性質,先夫無須聽命於主管,也向來不大喜歡拘泥形式,我們家老早就沒有中元節或年終送禮的習慣,賀年卡也是在六十歲時停止寄送。即使是婚喪喜慶,近來我也多半選擇不出席。

 

也許年紀大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獲得年輕人難以得到的寬容。無論是健忘還是有所疏失,都會讓人覺得「因為年紀大了」,或是「那麼大的歲數,會這樣也是在所難免」,而在某種程度上寬待諒察。

 

 

隨著年紀增長,可以泰然自若地不顧人情義理,對我來說彷彿卸下一塊重石。因此之故,我完全沒有壓力。

 

我沒有什麼煩惱,覺得飲食美味可口,經常活動身體,而且睡眠充足。為了維持健康,我唯一的祕訣是,覺得身體有點異樣就立刻上床休息。

 

為了遊玩或取得工作上的樂趣,年輕時縱使有稍許的不適也會硬撐。我還是家庭主婦時,經常在忙完家務時,還接著熬夜寫稿子,極盡逞強之能事,也因此經常感冒。

 

人際壓力

(圖片來源:pixta)

 

現在我不再如此操勞了,獨自一人隨心所欲地過日子,就不會積存疲勞。雖然在年紀增長的過程中會失去許多東西,但是有些負擔也會一件件地卸除,而從中得到同樣珍貴的喜悅。

 

雖然身體衰老,但心情更加輕鬆愉快,健康狀況反而比年輕時還要好。

 




繼續閱讀:

 

1. 記得過去,卻記不住當下?老化所導致的身心變化
 

2. 上了年紀的人,個性會變得圓滑嗎?還是變得更加鮮明呢?

 


更多《人不管幾歲,都值得好好活下去》的文章:
 



https://lh4.googleusercontent.com/NpWj_hsCvBsYj7ViT4PQlzX3pmLGRG6Cp5-icUDp8H3Mv5uVssQObM6bRdmnH-2ItnhzZxQ1fDVc__DVF9kHl8b0LYCYG2bBsEQbjkt1wuTFwpM8yVTeiTG6G_ZtlKRTDH-vh86s

《人不管幾歲,都值得好好活下去》作者/吉澤久子
本文經太雅出版社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
請按此了解

 

熟年優雅學院/太雅出版社

熟年優雅學院/太雅出版社

出版媒體

〈熟年優雅學院〉Aging Gracefully:太雅出版社在海外旅遊之外,於 2014 年創辦她。目前有三個相關書系:「說故事」、「生活風格」、「心靈練習本」。 最有特色的是「說故事」系列,出版過日本津端修一、坂本健一、吉澤久子等熟年典範故事,故事性豐富又充滿了濃厚的情感。創辦人張芳玲也在此系列寫作《遇見未來的自己》(2015 年 12 月上市)。 我們創辦的出發點,是看見今天的台灣中年人就是未來的台灣老人。台灣預計在 2025 年時,超過 65 歲的人占總人口的 20%,正式邁入「超高齡化社會」。 於是太雅出版決定把最好的文化創意投資在中年人身上,針對 40~60 歲之間的族群,談優雅進入熟年,著眼在中年人現在該覺醒的諸多事情,例如:身心靈照顧、人生夢想、親情經營、人際關係、生活風格、中年財務。 今天的中年人是社會的支柱,未來要成為新品種的老人,成為台灣發揮創意、培育下一代、菁英傳承、具備成熟與勇敢的要角。 當社會福利與企業商機全轉向「銀髮」時,中年人需要自立自強,鼓勵你支持〈熟年優雅學院〉,把你的有形無形預算給台灣社會的中年人! 加入我們:歡迎請上〈熟年優雅學院〉部落格,點選「加入我們」,填寫資料即可。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