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並非胡思亂想,心理師的溫暖與接納,讓你感覺被理解 -《好想找人說說話:與臨床心理師的話療之旅》

你並非胡思亂想,心理師的溫暖與接納,讓你感覺被理解 -《好想找人說說話:與臨床心理師的話療之旅》

臨床心理師是醫院裡的職業聽話人,除了病患最需要的傾聽之外,還有更多的專業技巧可以協助,心理治療的目的在於培養一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在問題再度來臨前把自己準備好。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2/19

瀏覽數 16,970



作者/南琦

 

接受心理治療的人,並不會因為接受一連串心理晤談而「痊癒」。心理治療的目的在於培養一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在問題再度來臨前把自己準備好。它不是萬靈丹,結果常常不完美,卻無損於本身的價值。

 

絕大部分的心理治療學派都有共通點,那就是「溫暖」與「接納」。雖然當事人治療後可能還是感覺變化不大,但仍能明顯感覺比沒有談過好,因為有機會做情緒的釋放,有機會吐吐苦水,有機會審視自己的疾病與情緒。

 

這年頭願意傾聽的人實在太少,許多人忙著說話,朋友對朋友、父母對小孩、主管對部屬;對於有心理疾病的人而言,願意傾聽自己說話的人又更少了。當個案想說話時常會被排斥或冷漠對待:「你又在胡思亂想了」、「多運動就會好」、「這是你自己的問題,要靠自己解決」,甚至是「不要再裝病了」這種傷人的話。



 

一位女性病患曾無奈地告訴我,先生對她說:「妳有憂鬱症?妳這樣也叫有病的話,我不早就該進醫院了?」但心理的疾病不會寫在臉上、身上,願意用心理解的人才看得見。

 

臨床心理師是醫院裡的職業聽話人,除了病患最需要的傾聽之外,還有更多的專業技巧可以協助,雖然精神科的效率可能是全醫院最差的(療程極為漫長),但只要你在午後、在深夜,某個沉思的時刻,想起心理師提醒的某些話語,心中有一絲絲覺察與思考,那麼心理治療就不算白費。

 

諮商

(圖片來源:pixta) 

 

推薦閱讀:

 

1. 最「正面」的方式之一:擁抱自己的負面情緒-《用願力召喚奇蹟》
 

2. 你有「忙碌上癮症」嗎?原來放空,需要學習-《用願力召喚奇蹟》

 

 

更多《好想找人說說話:與臨床心理師的話療之旅》的文章

 

• 繭居、孤獨死、精神疾病...社會問題來自生命困境的累積-《好想找人說說話:與臨床心理師的話療之旅》

 

• 別人沒有資格評論你的壓力,不讓壓力成為自殺的未爆彈-《好想找人說說話:與臨床心理師的話療之旅》

 

• 覺得生病時,不用什麼問題都獨自面對,不用什麼都「靠自己」-《好想找人說說話:與臨床心理師的話療之旅》

 

 

作者/南琦

 

本文經遠流出版社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更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service@ilong-termcare.com



愛長照編輯團隊

愛長照編輯團隊

照護小秘書

樂活養生、心靈加油站、長期照護、病症知識、社會資源......長照所需要的一切,愛長照編輯會努力整理資訊給大家!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