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親人離世, 陪伴你走出悲傷:21本療癒書籍,帶來勇氣與力量(上)
當親人離世, 陪伴你走出悲傷:21本療癒書籍,帶來勇氣與力量(上)
愛長照為你選了21本療癒書籍,當你感到悲傷、失落或是不知該向誰傾訴時,給自己泡一杯喜歡的熱飲,選一本想看的書,讓它陪伴你靜靜度過複雜難解的情緒,重新獲得勇氣~
小虎文
2018/01/15
瀏覽數 58,636

文/小虎文
學校沒教過的悲傷輔導,卻是人生畢業典禮後,每個人都須面對的課題。
「不只是失親者的親友,還有失親者本人都該學習如何『面對死亡』以及『度過悲傷』」長期陪伴與療癒失親者的-葉蘭喪偶家庭成長協會理事長郭秀敏說,華人避諱談論死亡、迴避負面情緒,以致容易壓抑自己。
如果你身邊有親友,或是我們自己,正在歷經悲傷,或逐漸需要接受失去,還在失落的記憶迷宮裡徘徊,我們也許能藉由以下21本與悲傷輔導、心靈療癒有關的書籍,讓沈重的感受最終化為輕盈的翅膀,飛向藍天。
先前我們整理過親子共讀的繪本:《用愛說再見-讓兒童了解死亡的必讀11本繪本》、《爺爺奶奶失去記憶卻不會失去愛-請讀給孩子聽的5本失智症繪本》,本篇分享的二十本好書,則是由家庭關係的其他身份:子女、配偶、親友、陪伴者,以及專業工作者的角度,給予故事的分享與實際療癒身心的作法。
1.《成年孤兒》

作者:亞歷山大.李維
譯者:洪明月
出版社:寶瓶文化
內容簡介:
直到父母過世,我們才真正成年。那是生命中最深沉難解的痛。成年喪親,其實是極普遍的現象,那種失去歸屬的感覺,需要受重視、受疼惜,卻往往被社會避而不談,更被我們自己刻意視而不見。可是,如何為失親之痛找到出口,面對身邊關係的轉變,並重新定位自我,每一個人都必須學習。
內容試閱:
● 如何面對自己失親後的哀傷...原來,也需要學習-《成年孤兒》
● 我不再是誰的小孩了:失親之後,陪自己走過悲傷旅程-《成年孤兒》
2. 《與悲傷共渡-走出親人遽逝的喪慟》

作者:Kenneth J. Doka/編著
譯者:許玉來等
出版社:心理
內容簡介:
本書針對創傷性死亡對遺族、倖存者的巨大影響,提出多方面的討論。對警察、救難人員的身心影響,男性悲傷,學校、政府、媒體、葬儀人員的協助角色也有特別提醒與案例說明。最可貴的是收錄了兩篇遺族與悲傷共渡的復原歷程,發人深省。
3. 《打破沉默─幫助孩子走出悲傷》

作者:琳達‧高曼
譯者:陳重仁
編者:許素華
出版社:張老師文化
內容簡介:
孩子都是快樂且無憂無慮的嗎?事實上,大多數的小孩是悲傷的。很多孩子在經歷過自然災害、人為破壞暴力行為所引起的死亡傷害後,他們變得震驚、麻木且恐懼而封閉自己,無法學習、感覺與溝通。
如何幫助與孩子一同面對死亡的課題,打破沈寂—因害怕、恐懼以及難過所造成的沈默?以安全及愛的方式治癒他們的傷痛。
4. 《走出悲傷》

作者:雷.吉安達牧師
出版社:橄欖
內容簡介:
選讀這本書,就像選擇一條「發現之路」,它將引領你穿過所處的悲傷曠野,進入一段內心之旅。
對某些人而言,「發現」只是一條帶領他們走出叢林的路徑;但有些人會在旅程中發現深層的意義,並看到一些他們從未看過的事情;還有些人會堅強地走完這段路程,你也可以,只要你有勇氣出發。你手上的這本書,是教導、安慰並指引你走出悲傷的指南。
5. 《於是,我可以說再見:悲傷療癒心靈地圖》

作者:蘇絢慧
出版社:寶瓶文化
內容簡介:
「大家都要我快快走出悲傷,但沒有人瞭解我內心的煎熬,我根本活不下去……」
「怎麼辦?喪親之後,我覺得好痛苦、好難受,我是不是有問題?」
「我的親人因為喪偶而失落了好一陣子,我要怎麼幫他度過悲傷?」如果悲傷突然降臨……
失去摯愛的你,一切生活失了控,甚至求助親友拉你一把也無濟於事,彷彿你的人生就此斷裂、了無生趣……只有你自己「走過」,才能夠改變你的生命這段悲傷日子。

(圖片來源:Photo by Sergey Shmidt on Unsplash)
6. 《說再見的23個練習》

作者: 堀繪里香
譯者: 賴庭筠
出版社:采實文化
內容簡介:
23個忘卻悲傷的練習,療癒面對死亡時的孤獨感。也許還是會害怕、也許依然會流淚、也許停止不了思念,但一定有超越悲傷與寂寞之外,更重要的事物在等著我們。透過23個練習,我們可以看見故人生命最後的結晶。
7. 《我還沒準備說再見:突然失去摯愛後,你可以這樣療癒自己》

作者:布蕾克.諾爾、帕蜜拉.D.布萊爾
譯者:馬勵
出版社:橡樹林
內容簡介:
面對心愛的人驟逝,悲傷無助之餘,我們還可以有其他選擇嗎?
本書兩位作者都曾經歷過喪親的痛楚,她們在這段悲不可抑的漫漫長路上摸索,試圖尋找活下去的勇氣及力量。而今,她們以過來人的經驗,帶著同理心與悲憫心,對哀痛逾恆的喪親者伸出援手,扶持他們走過這段人生黑暗期。
8. 《他走了,不是你的錯:破除自殺迷思,讓他們的親友放下憤怒、內疚與哀傷》

作者:蕊塔.羅賓森
譯者:胡洲賢
出版社:麥田
內容簡介:
這是為自殺者的親友而寫的一本書,它能夠幫他們放下憤怒、內疚與哀傷。如果你曾因某人自殺而失去他、你認識的人曾試圖傷害自己、你曾認真考慮過自殺,或者你是諮詢師、精神科醫護人員,那麼這是一本必備的好書。「如果我沒有那樣說,如果我沒有那麼做⋯⋯」他就不會自殺了嗎?
有人必須為一個人的自殺負某種程度的責任,這或許就是最大的迷思!
沒有人會直接導致另一個人結束自己的生命。
9. 《道別之後 After Goodbye》

作者:泰迪‧曼坦
譯者:李淑珺、賴璟慧
出版社:張老師文化
內容簡介:
本書是討論生命和死亡的書,也是悲傷療癒和梳理情緒的最佳指南。 死亡的確令人感到沮喪與無助,但是回憶卻能讓人不忘記生命中曾留下的美好。持續著那些美麗的回憶,我們因此有了力量治療那些因自己的所愛離世所帶來的悲痛。
10. 《以愛之名說再見:失去丈夫後重啟人生的方法》

作者:主婦之友社
譯者:李毓昭
出版社:太雅出版社
內容簡介:
當妻子失去相伴一生的愛侶,懊悔、自責、憤懣都是必然產生的情緒;寂寞、厭世、想與人群疏離、食飲無欲也是很可能的狀態。
本書以真實案例,搭配溫柔的敘事筆法、客觀的情感分析,要讓失去丈夫的你了解痛苦情緒的來源、給你走出悲傷的心靈力量與改善生活的實際建議;也要給看見友人面臨喪偶之痛、思索如何陪伴他們的你,一個正面積極的支持方法、細膩的回應方式,同情地理解並安撫他們難過的內心。
內容試閱:
● 如何面對自己失親後的哀傷...原來,也需要學習-《以愛之名說再見》
● 我不再是誰的小孩了:失親之後,陪自己走過悲傷旅程-《以愛之名說再見》
第11~21本,請看這裡>>
當親人離世, 陪伴你走出悲傷:20本療癒書籍,帶來勇氣與力量(下)
繼續閱讀:
1. 允許自己悲傷,不要急著要「好起來」:在失親的陷落中自我疼惜
2. 面對哀悼與悲傷,不如外人想得那麼簡單:不需壓抑、遺忘或逃避
小虎文

點此了解小虎文>>
• 死亡帶給我的禮物:好好去愛、盡興地活
• 哭泣無罪!用「悲傷五階段」好好地和親人告別
―
- #悲傷輔導
- #小虎文
- #親人過世
- #失親
- #成年孤兒
- #以愛之名說再見
- #與悲傷共渡
- #道別之後
- #說再見的23個練習
- #我還沒準備說再見
- #打破沉默─幫助孩子走出悲傷
- #他走了,不是你的錯
- #於是,我可以說再見
- #走出悲傷
分享
文字
100%
120%
140%
Related Articles
延伸閱讀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