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5人就有1人血脂超標 你是高血脂症的好發族群嗎?

每5人就有1人血脂超標 你是高血脂症的好發族群嗎?

高血脂症成因分為原發性與次發性,前者指的是家族遺傳,後者則為飲食、生活習慣或疾病、藥物等所致。

今周刊-生活i健康

2019/12/29

瀏覽數 13,337


文/陳婉箐、圖/達志影像

根據2014 ∼ 2017 年間國民健康署的統計資料,18 歲以上成年人每5 人就有1 人有高血脂,成因包括基因遺傳,以及後天的飲食、生活習慣或疾病、服用特定藥物等。
 
高血脂症是指血液中膽固醇三酸甘油酯過高,為心血管疾病的主因之一。

著有多本降血脂專書的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觀察,多年來,台灣男性高血脂比率較女性高,不過近幾年已降至1 / 4 左右,有愈來愈注重健康的趨勢;女性則未有顯著改變,維持在1 / 5 左右。不分性別的是,高血脂比率隨年齡增加,集中在50 歲以上,女性主要是停經後少了雌激素保護,使得好膽固醇降低、壞膽固醇增加。
 

▍高血脂症9 大成因

高血脂症成因分為原發性與次發性,前者指的是家族遺傳,後者則為飲食、生活習慣或疾病、藥物等所致,好發族群包括:

1.家族遺傳

某些基因異常,使得膽固醇、三酸甘油酯較高,例如高膽固醇血症、家族性混合型血脂異常、家族性高三酸甘油酯血症。
 
2.攝取過多飽和脂肪

血中膽固醇70% 是身體自行合成,30% 從食物攝取,其中,飽和脂肪是造成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的元凶,主要來源有紅肉(牛、豬、羊等)、肥肉、動物內臟、蛋黃、奶製品、食用油(豬油、奶油、棕櫚油、椰子油、烤酥油)等。 

3.體重過重

肥胖可能是吃進過多飽和脂肪所致,加上體重過重代謝慢,會對血脂產生雙重影響,常合併有高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低的情形。 

4.缺乏運動

運動不足易使脂肪囤積,導致肥胖而影響代謝。要改善代謝以有氧溫和的運動為佳,每次運動達30分鐘以上,能有效降低總膽固醇,增加好膽固醇。 

5.飲酒過量

酒精會讓三酸甘油酯升高,且喝酒常搭配高熱量的下酒菜,會增加總膽固醇。 

6.抽菸

香菸中的尼古丁會傷害血管壁,使壞膽固醇更易附著,造成動脈硬化。同時,抽菸也會降低好膽固醇,升高三酸甘油酯。 

7.壓力大

壓力大時,交感神經處於興奮狀態,造成血管收縮、血壓升高,長期下來,膽固醇值也會上升。且壓力會使自由基增加,提高壞膽固醇氧化程度,更多脂質黏附血管壁,使血管愈來愈窄。 

8.疾病併發症

甲狀腺機能不足,膽固醇會上升,又以更年期後女性居多。糖尿病患因血糖利用效率不佳,常動用到脂肪,也會影響血脂代謝。腎病症候群病人會排出大量蛋白質,肝臟須拚命製造蛋白質,便產生代謝血脂紊亂,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都高。而阻塞性肝病,肝臟排除膽汁受阻,膽固醇會偏高,黃疸明顯。 

9.特殊藥物

高血壓用藥如利尿劑,會使膽固醇、三酸甘油酯上升;乙型阻斷劑則會讓三酸甘油酯上升,可透過換藥來改善。 

何一成強調, 了解高血脂成因,對治療很重要,如果是其他疾病引起,通常治療主要病症,血脂就會降低。民眾應定期檢查,以提早發現血脂異常,進而防範心血管疾病發生。

高血脂

本文摘自今周刊-生活i健康特刊《清血脂防中風》

 
繼續閱讀:
 
1. 膽固醇過高怎麼辦?每日50克燕麥 跟高血脂說BYE BYE
 
2. 長期高血脂易脂肪肝!調理食補有撇步

今周刊-生活i健康

今周刊-生活i健康

出版媒體

《生活i健康》特刊為《今周刊》針對大眾健康議題所出版的專刊,內容包括身心靈涵養、中西醫學各種疾病介紹等,是一本「易讀、易懂」的健康生活刊物,旨在化艱澀醫療知識更平易近人、貼近生活,讓民眾也能「輕鬆讀健康」!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