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過一個沒有「應該」的自在生活-《擁抱脆弱,你會更堅強》
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過一個沒有「應該」的自在生活-《擁抱脆弱,你會更堅強》
自我中心心理學其實就是這樣一種很簡單的觀念。「以他人為中心」而被他人行為所限制,進而將自己囚禁在思考迷宮的人,從來都不會知道原來重視自己、實現自己的小願望,是可以讓處理事物的過程變得更加順遂的。
時報文化
2017/06/28
瀏覽數 19,976

有句諺語說:「石上坐三年」,意指即使是冰冷的石頭,只要你能持續坐上三年,就連石頭也會變溫暖。這是比喻人如果可以保持堅忍不拔的心態,就絕對能實現自己的願望。
(圖片來源:pixta)
但自我中心心理學並不建議大家像這樣忍耐,反倒是鼓勵大家「不要忍耐」。
正如之前所舉過的例子提到:「我很慶幸學會照顧自己『心煩意亂』的心情」、「我很慶幸自己能在不想回簡訊時,『愉快地』決定不回簡訊。」
像這樣,在各種場合下憑著自身的感受與意願做出決定,這種想法就是愛自己。
「我很慶幸現在會重視自己的感受」、「我很慶幸現在能為了自己而果斷地作出決定」、「我很慶幸現在能承認並接納自己的感受」,如果你能像上述這樣,逐漸專注在「重視自己」的環節上,不出三年,你一定能從跳脫出身陷心煩意亂的泥沼。
▍ 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
如果採行「以自己為中心」的行事原則,你會覺得所有事物的進行過程都得很簡單。
就像托爾斯泰所說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如果你採行「以自己為中心」的原則,你會發現所謂的幸福其實很簡單。
相反地,對於只是追逐字面意義的人來說,幸福這個詞彙就像疾行而去的列車一樣,只會「咻」地一聲從腦海裡消逝。
因為追逐字面意義的人只能藉由閱讀和思考的方式進行理解。要是你只想用頭腦得出答案,你就會持續進行複雜的思考,進而讓自己陷入混亂當中。
(圖片來源:pixta)
如果你能用「因為我不想回簡訊,所以我就不回覆」的想法,實現自己內心中的小願望,經過一段時間的沈澱後,你自然就會產生「想要」回簡訊的慾望。
但如果你「以他人為中心」,想著:「要是我不立即回簡訊,就會對不起對方」或「對方會怎麼想呢」,你就會陷入不停苦思的困境中,甚至會越來越無法瞭解他人的想法。
自我中心心理學其實就是這樣一種很簡單的觀念。「以他人為中心」而被他人行為所限制,進而將自己囚禁在思考迷宮的人,從來都不會知道原來重視自己、實現自己的小願望,是可以讓處理事物的過程變得更加順遂的。
照顧別人之前,請先好好照顧自己:
- 你和自己的關係好嗎?是否用「放棄情緒」來自我保護呢?
- 拿回情緒主導權,從練習呼吸開始
- 擁抱脆弱,你會變得更堅強
- 你發現「心」受傷了嗎?情緒不會自動走開,除非你正視它的存在
- 提不起勁時,請立即實現「小願望」

《擁抱脆弱,你會更堅強》作者/石原加受子
本文經時報出版社同意後轉載,更多本書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