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管家淘心話】奶奶病榻體悟照顧的真實 奕妏奠基社工師路、投入守護照顧者
【照顧管家淘心話】奶奶病榻體悟照顧的真實 奕妏奠基社工師路、投入守護照顧者
奕妏一邊準備考試,一邊留意奶奶的狀況、方便因應醫師巡房、護理人員交代的事情,給予即刻的回應和調整。那段日子,成為奕妏生命裡最深刻的照顧回憶。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5/10/16
瀏覽數 1,533
▍ 從生命線志工到照顧管家,讓溫柔成為力量
在陪伴奶奶的照顧經驗之外,奕妏也曾在生命線擔任志工,一年多的時間裡,接聽過無數求助電話,傾聽著陌生卻真切的聲音。這些經歷讓她深刻理解到:在脆弱的時刻,有一個人願意耐心聽自己說話,是多麼重要的支持。
其中一通電話至今仍令她難忘。那是一位照顧者,邊哭邊打來電話,站在十三樓的圍牆邊,訴說著多年照顧失智、中風母親的艱辛:資源銜接不順利、媽媽不配合治療等種種不容易。
「我想著,究竟是遭遇到哪些事情,才會讓照顧者走到這一步?」奕妏說。那一刻,她不只想安撫情緒,更想成為能真正陪伴與協助的角色。這份心念,也成為她加入照顧管家團隊的重要契機。
這段經歷同時也成為奕妏擔任照顧管家的養分,聲音的穩定與柔和,能在照顧者的混亂處境中,帶來安定感,再加上社工師專業的養成,擅長盤點與整合資源,這也是照顧者喜愛、信任奕妏的原因。

▲圖說:在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實習期間,認真地向督導與團隊報告個案服務進展。(圖片來源:奕妏提供)
▍ 從防備到信任,關於「關係」的力量
在照顧管家的服務經驗中,奕妏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女兒,她獨自照顧著失智的爸爸,但爸爸抗拒就醫,且媽媽也對醫療不信任,導致爸爸始終沒有就醫治療,長期面對爸爸的躁動、幻覺等現象。
奕妏欣慰地提到:「其實這位女兒,在第一次的線上討論時,我感受到她對我的防備,而我朝著理解她的困境、提出改善方式,讓女兒的服務感受是良好的,後面幾次女兒甚至邀請媽媽一起參與討論。」
後來,爸爸順利就醫、進行失智症的檢查,也開始服用藥物控制、緩解症狀,甚至透過引導可以短暫的外出活動。
這項經驗讓奕妏感受到照顧管家與個案的關係,變得如此具象,這份陪伴與專業能帶給照顧者安心,且許多的資訊不僅是說明,而是能真正在照顧上產生些變化。
▍ 如同蠟燭的陪伴,星雲計畫照亮照顧者的路
談起星雲計畫,奕妏認為它與其他服務最大的不同,是能夠同時討論照顧的多個面向。一般照顧者若要接觸不同資源,往往需要分頭找到不同的窗口,才能拼湊出全貌;而在星雲計畫裡,跨專業的管家團隊能一次性協助照顧者釐清需求、整合方案,減少摸索的孤單與困惑。
「我覺得照顧管家就像是蠟燭」奕妏逗趣地說著自己的形容,因為在寒冷的時候,蠟燭可以帶來溫暖;在黑暗的空間中,蠟燭可以照亮前方,甚至有股特殊的香味,可以安定照顧者的心神。
奕妏也想送給照顧者一段祝福:「照顧是複雜的,也是沒有對錯的,每一個階段的照顧選擇都是有意義、當下可以做的,就是最好選擇;雖然結果難以完全掌控,但這不會抹去我們付出的價值。」
如果你正在照顧家人,想有人陪你一起思考、傾聽你的心情,歡迎申請【星雲計畫】免費線上諮詢服務,與照顧管家攜手,找到更適合的照顧方向。
繼續閱讀:
1. 一個人的長跑:獨生子女在父母照顧中,如何走得更久更穩?
